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345发布日期:2020-05-26 18:3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的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坐垫的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中的汽车,其座椅的坐垫宽度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够调节宽度以适应驾驶员或其他乘员的不同体型之需要,例如较宽的座椅坐垫对于体型瘦小的乘员,就显得很不适用,容易造成乘坐过程中产生疲劳、不舒适等问题。对于坐垫宽度固定不变的座椅,如果只照顾到体型瘦小的乘员,就很难适应体型胖大的乘员。所以,坐垫宽度想要适应所有胖瘦体型的乘员,就没了个准则,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坐垫宽度固定不变,不能够调节宽度以适应不同体型乘员需要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轻松、方便地任意调节坐垫宽度的汽车座椅坐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在座椅支架上中部的电机与丝杆传动机构、拉索以及由上导轨与下导轨配合组成的导轨机构;丝杆与传动块配合,传动块与拉索的一端连接,拉索的另一端与上导轨连接,下导轨与座椅座盆的侧边固定连接;导轨机构设有复位机构;座椅的坐垫侧翼连接在上导轨上面;电机为双端双轴输出型式;所述丝杆传动机构、拉索以及导轨机构为相对于电机的两输出端对称各设置一套。

优选方案,复位机构由一对拉簧构成,拉簧的一端与上导轨的内侧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下导轨的外侧端连接。

优选方案,拉索套有导向管。

优选方案,上导轨由座椅侧翼的发泡包覆。

优选方案,坐垫侧翼的最大收窄量为各边20mm,无级变化;左右两侧侧翼同时往里收窄,最大收窄总量为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无级调节坐垫宽度;

2、电动操作,轻松方便;

3、可满足各种不同体型乘员的舒适度需求;

4、采用丝杆加拉索结构,增加强度;

5、能为乘员上、下车提供便利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图中仅示出单侧的结构;

附图2是本装置爆炸示意图;

附图3是本装置收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单侧的结构;

附图4是本装置收窄正视图,图中仅示出单侧的结构;

附图5是本装置初始状态时座椅坐垫外观示意图;

附图6是本装置收窄状态时座椅坐垫外观示意图。

图中,电机1;丝杆2;拉索3;上导轨4;下导轨5;传动块6;导向管7;拉簧8;坐垫侧翼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包括连接在座椅支架上中部的电机1与丝杆2传动机构、拉索3以及由上导轨4与下导轨5配合组成的导轨机构;丝杆2与传动块6配合,传动块6中设置与丝杆2配合的螺母,传动块6与拉索3的一端连接,拉索3的另一端与上导轨4连接,拉索3套有导向管7。下导轨5与座椅座盆的侧边固定连接;导轨机构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由一对拉簧8构成,拉簧8的一端与上导轨4的内侧端连接,拉簧8的另一端与下导轨5的外侧端连接,各侧都一前一后配置两件拉簧8,两件拉簧8利于牵拉力平衡,可避免滑轨发生动作卡滞。座椅的坐垫侧翼连接在上导轨4上面;电机型式选用双端双轴输出的步进电机,丝杆2传动机构、拉索3以及导轨机构为相对于电机1的两输出端对称设置。座椅座盆侧边有横梁,下导轨5通过横梁与座椅座盆侧边固定连接。上导轨4由坐垫侧翼9的发泡包覆。

坐垫侧翼9的最大收窄量为各边20mm,行程无级变化,随机锁定,双侧最大收窄总量为40mm。左右两侧侧翼同步往里收窄或借助于复位拉簧8同步往外松脱,通过开关控制电机1驱动整个导轨模块实现坐垫侧翼9的收窄运动,满足各种体型的乘员对座椅宽窄的各种不同需求。参见附图3、4,图3中的c表示上滑轨最大行程20mm。

各构件的动作次序如下,参见附图5、6,图中a表示宽度320mm,b表示宽度280mm。

收窄阶段,按下设于座椅外侧的相应的电动按钮,电机1带动丝杆2并通过丝杆螺母开始驱动传动块6,传动块6向座椅中心移动,带动拉索3首端移动,拉索3的受力传递到另一端牵动上导轨4向内侧移动。

松脱阶段,按下相应的电动按钮,丝杆电机开始驱动,传动块6开始向两侧移动,促使拉索3卸载,拉索3处于松弛状态,上导轨4在拉簧8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复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在座椅支架上中部的电机与丝杆传动机构、拉索以及由上导轨与下导轨配合组成的导轨机构;丝杆与传动块配合,传动块与拉索的一端连接,拉索的另一端与上导轨连接,下导轨与座椅座盆的侧边固定连接;导轨机构设有复位机构;座椅的坐垫侧翼连接在上导轨上面;电机为双端双轴输出型式;所述丝杆传动机构、拉索以及导轨机构为相对于电机的两输出端对称各设置一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复位机构由一对拉簧构成,拉簧的一端与上导轨的内侧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下导轨的外侧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拉索套有导向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其特征是,上导轨由座椅侧翼的发泡包覆。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坐垫侧翼的最大收窄量为各边20mm,无级变化;左右两侧侧翼同时往里收窄,最大收窄总量为4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电动调节座椅坐垫宽度的装置,包括连接在座椅支架上中部的电机与丝杆传动机构、拉索以及由上导轨与下导轨配合组成的导轨机构;丝杆与传动块配合,传动块与拉索的一端连接,拉索的另一端与上导轨连接,下导轨与座椅座盆的侧边固定连接;导轨机构设有复位机构;座椅的坐垫侧翼连接在上导轨上面;电机为双端双轴输出型式;所述丝杆传动机构、拉索以及导轨机构为相对于电机的两输出端对称各设置一套。本实用新型可轻松、方便地任意调节坐垫宽度的汽车座椅坐垫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许杰;柯立创;李展飞;徐浩;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格纳座椅(台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