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659发布日期:2020-05-26 18:33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



背景技术:

减震器从产生阻尼的材料这个角度划分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还有一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主托架是汽车减震器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为汽车提供优良的减震效果,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929263u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其具备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强的优点,当减震器受到压力作用时,弹簧发生形变做往复运动来减缓振动,弹簧上安装的滑块在卡槽内来回滑动,可以有效的防止弹簧发生过度形变引起安全事故,但是,该减震器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弹簧的弹性系数会有所降低,导致减震效果变差,减震器沿前后方向的减震效果不理想,导致汽车驾驶或者乘坐时的舒适性差,影响驾乘感受,安全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具备能对减震器进行调节,前后按方向减震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解决了长时间使用之后,弹簧的弹性系数降低,导致减震效果变差,减震器沿前后方向的减震效果差,导致汽车驾驶或者乘坐时的舒适性差,影响驾乘感受,安全性能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套管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活塞杆向上贯穿通孔并延伸至上盖的顶部,所述减震器的外侧并且位于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套管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器上套设有环形垫块,所述套管上套设有外减震弹簧,所述外减震弹簧位于环形垫块与上盖之间,所述减震器上套设有内减震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减震器的活塞筒位于套管的内部,所述活塞筒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所述活塞筒的底壁上开设有对应活塞筒的螺纹孔,所述活塞筒向下贯穿出套管并与套管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活塞筒的底端设置有下座,所述活塞筒与下座之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下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耳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上盖的外侧面向外侧延伸,且上盖底部的外侧开设有向其内侧的顶部倾斜的环形凹槽,所述上盖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减震器的活塞杆向上贯穿通孔并延伸至上盖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内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活塞筒的顶端,所述内减震弹簧的顶端与上盖的内顶壁紧密接触,所述外减震弹簧的顶端延伸至环形凹槽的内部并与环形凹槽的内顶壁紧密接触,所述外减震弹簧的底端与环形垫块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环形垫块位于套管与限位环之间,所述环形垫块的内径小于套管以及限位环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环形垫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t形滑轨,所述t形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与其相对应的连接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滑块远离减震器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倾斜延伸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板,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通过铰接座分别与连接滑块和定位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倾斜减震弹簧,所述倾斜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伸缩杆的内杆和外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钢板上表面靠近减震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连接滑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活动连接有水平减震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减震弹簧与内减震弹簧的相互配合,再加上减震器的减震,使减震的效果能达到更好,再利用减震垫进行辅助减震,使减震的效果进一步提升,由于上盖与套管以及套管与减震器之间均为螺纹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弹簧的实际弹性情况,对减震结构进行微调,即使是弹簧的弹性系数降低了一些,也能通过调节继续使用,可以有效延长弹簧的寿命,降低弹簧的使用成本,使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倾斜减震弹簧以及水平减震弹簧的设置,使前后方向的减震效果有效提升,可以有效降低碰撞的冲击力,有效降低冲击力对人体或者车体的影响,降低碰撞带来的不利影响,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减震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伸缩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上盖;3、减震器;4、螺纹环;5、减震垫;6、环形垫块;7、外减震弹簧;8、内减震弹簧;9、限位环;10、环形凹槽;11、支撑钢板;12、t形滑轨;13、连接滑块;14、伸缩杆;15、定位板;16、倾斜减震弹簧;17、限位块;18、定位块;19、水平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包括套管1,套管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上盖2,套管1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减震器3,减震器3的活塞杆向上贯穿通孔并延伸至上盖2的顶部,减震器3的外侧并且位于套管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4,螺纹环4与套管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减震垫5,减震器3上套设有环形垫块6,套管1上套设有外减震弹簧7,外减震弹簧7位于环形垫块6与上盖2之间,减震器3上套设有内减震弹簧8,套管1的顶端呈开口状,套管1的底端是封闭的。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减震器3的活塞筒位于套管1的内部,活塞筒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活塞筒的底壁上开设有对应活塞筒的螺纹孔,活塞筒向下贯穿出套管1并与套管1螺纹连接。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活塞筒的底端设置有下座,活塞筒与下座之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9,下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耳板,可以根据事情需求,设置活塞筒以及套管上的螺纹,使连接更加方便,也可以预先设置套管1的顶端是不与上盖2上的螺纹的顶端接触的。

上盖2的外侧面向外侧延伸,且上盖2底部的外侧开设有向其内侧的顶部倾斜的环形凹槽10,上盖2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减震器3的活塞杆向上贯穿通孔并延伸至上盖2的顶部。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内减震弹簧8的底端固定在活塞筒的顶端,内减震弹簧8的顶端与上盖2的内顶壁紧密接触,外减震弹簧7的顶端延伸至环形凹槽10的内部并与环形凹槽10的内顶壁紧密接触,外减震弹簧7的底端与环形垫块6的上表面紧密接触,环形垫块6不与减震器3螺纹连接,可以使环形垫块6在减震器3上活动,利用减震垫5达到减震的效果。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环形垫块6位于套管1与限位环9之间,环形垫块6的内径小于套管1以及限位环9的直径,可使环形垫块6正常移动,便于拆卸更换,同时,也影响其作为垫块对外减震弹簧7进行支撑的效果。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环形垫块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钢板11,支撑钢板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t形滑轨12,t形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与其相对应的连接滑块13。

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连接滑块13远离减震器3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倾斜延伸的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板15,伸缩杆14的两端均通过铰接座分别与连接滑块13和定位板15铰接,定位板15与汽车底盘固定连接。

实施例8与实施例7的区别为:伸缩杆14上套设有倾斜减震弹簧16,倾斜减震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17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17分别固定安装在伸缩杆14的内杆和外管上,倾斜减震弹簧16处于紧压状态,伸缩杆14处于最大伸长状态,发生碰撞时,使倾斜减震弹簧16能更快的产生弹性抗力。

实施例9与实施例8的区别为:支撑钢板11上表面靠近减震器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8,定位块18与连接滑块1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之间活动连接有水平减震弹簧19,可是水平减震弹簧19便于拆卸更换,同时也不影响其减震的效果,水平减震弹簧19处于伸长状态。

实施例10与实施例9的区别为:通过外减震弹簧7与内减震弹簧8的相互配合,再加上减震器3的减震,使减震的效果能达到更好,再利用减震垫5进行辅助减震,使减震的效果进一步提升,由于上盖2与套管1以及套管1与减震器3之间均为螺纹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弹簧的实际弹性情况,对减震结构进行微调,即使是弹簧的弹性系数降低了一些,也能通过调节继续使用,可以有效延长弹簧的寿命,降低弹簧的使用成本,使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更好;通过倾斜减震弹簧以及水平减震弹簧的设置,使前后方向的减震效果有效提升,可以有效降低碰撞的冲击力,有效降低冲击力对人体或者车体的影响,降低碰撞带来的不利影响,安全系数更高。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利用减震垫5、外减震弹簧7和内减震弹簧8达到减震的效果,再配合减震器3,使减震的效果能达到更好,利用上盖2与套管1以及套管1与减震器3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可以使该结构更加便于拆卸,更换损坏的零件,不用对该结构进行更换,成本较低,可以通过螺纹对该结构进行微调,以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可以通过倾斜减震弹簧16以及水平减震弹簧19的设置,使前后方向的减震效果有效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