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991发布日期:2020-06-20 14:1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中使用的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逐渐成为主流,将产品分成几个模块,每一模块具有独立功能,具有一致的几何连接接口和一致的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且相同种类的模块在产品族中可以重用和互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相关模块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形成最终的产品。针对汽车座椅中无线充电、屏幕等需要通电的功能,如何实现电源简单安全接通,成为实现其模块化重要的一部分。

在现有技术中座椅的通电功能是通过连接外设来实现的,例如在座椅上设置usb接口增加连线扩展,如果不慎使水或其他导电体进入接口,就会导致电路短路而失效,同时也增加了触电风险。另外,现有技术的通电插口的外露外观与座椅整体并不匹配,且其连线插接步骤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汽车座椅用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通电装置不安全、不美观以及安装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包括与汽车功能模块电路连通的上部件以及与座椅电源连通的下部件,所述上部件设有一磁铁,所述下部件设有一铁块,且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设置为在工作状态下保持接触,在非工作状态下保持分离。

所述磁铁固定在一底部罩盖上,该底部罩盖连接有一第一导电环,该第一导电环内部容置所述磁铁。

所述功能模块电路具有正极和负极,其负极焊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环上,正极焊接在所述磁铁上。

所述底部罩盖为绝缘塑料件,所述第一导电环为导电铜环。

所述铁块固定在一顶部罩盖上且穿过一第三导电环,所述顶部罩盖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环,另一侧连接有一第二导电环。

所述座椅电源具有正极和负极,其负极焊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环上,正极焊接在所述第三导电环上。

所述铁块为圆柱凸台结构。

所述铁块包括一铁块主体,该铁块主体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消音块。

所述顶部罩盖为绝缘塑料件。

所述第二导电环和所述第三导电环为导电铜环。

本实用新型设置上下两个部件,利用磁力作用使得上下两个部件接触时,电源即可连通通电;当上下两个部件分离时,则电源断开,上下两个部件无电流通过。且上下两个部件均设有绝缘罩盖,在电源连通和断开时均能保证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构的核心部件体积小,能隐藏在上下两部件中,无外观风险。并且,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构的电源连通方式无需繁琐安装步骤,无外置线路,操作简单易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下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铁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部件处于独立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6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应该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功能模块电路(图未示)连通的上部件10以及与座椅电源连通的下部件20,上部件10和下部件20在使用时保持接触,在不使用时则保持分离。

如图2所示,上部件10包括上部件底部罩盖11、第一导电铜环12以及磁铁13。上部件底部罩盖11与第一导电铜环12通过卡扣固定,磁铁13容置于第一导电铜环12内部,且通过双面胶、胶水、卡接或嵌件注塑等方式固定在上部件底部罩盖11上。功能模块电路(图未示)的负极焊接在第一导电铜环12上,正极焊接在磁铁13上。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电路,例如无线充电模块电路、电子屏幕模块电路等。所述磁铁13采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类材料,也可以在其表面贴附导电性能更佳的材料,例如在其表面贴附铜片。

如图3所示,下部件20包括下部件顶部罩盖21、第二导电铜环22、第三导电铜环23以及铁块24。第二导电铜环22通过卡扣固定在下部件顶部罩盖21的一侧,第三导电铜环23卡接在下部件顶部罩盖21的另一侧。铁块24穿过第三导电铜环23而通过卡扣固定在下部件顶部罩盖21上。座椅电源(图未示)的负极焊接在第二导电铜环22上,正极焊接在第三导电铜环23上。

所述铁块24为圆柱凸台结构,是活动的连接导电体,如图4所示,其包括铁块主体25和两个对称的消音块26。消音块26可以是可压缩的柔性材料,例如pur、tpu、tpv等。

所述上部件底部罩盖11以及下部件顶部罩盖21均采用绝缘塑料件。

使用时,将上部件10直接放置在下部件20上,利用磁力使两部件接触而使上部件10通电。使用结束则将上部件10取下,克服磁力作用使两部件分离。操作简单,并且对座椅整体的外观无影响。

当上部件和下部件分离时,两部件均处于独立状态。当下部件处于独立状态时,如图5所示,下部件顶部罩盖21作为绝缘材料,阻隔第二导电铜环22所带的正向电源,铁块24也因为自身重力与第三导电铜环23分离。因此在该状态下,外露区域的部分均无正向电流,不会造成下部件短路,用户也无触电风险。

当上部件和下部件接触时,所述机构处于工作状态。如图6所示,磁铁13依靠磁力吸附铁块24,使得铁块24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例如2mm),而与磁铁13以及第三导电铜环23相接触。铁块24作为导体,将第三导电铜环上座椅的正向电源传递到磁铁13上,从而实现上部件10通电。

若水滴不慎进入所述机构,上部件底部罩盖11和下部件顶部罩盖21会将水自然分开,将整体电路的正负极分离并处于不同的水区,从而不会造成短路而使电路失效。

若导电体不慎落入所述机构,磁铁13和铁块24之间存在间隙,使得铁块24不能与整椅正极产生接触,从而使该电源连通机构处于断路状态,不会造成短路,保障了系统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导电铜环12、第二导电铜环22以及第三导电铜环23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功能模块电路连通的上部件以及与座椅电源连通的下部件,所述上部件设有一磁铁,所述下部件设有一铁块,且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设置为在工作状态下保持接触,在非工作状态下保持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固定在一底部罩盖上,该底部罩盖连接有一第一导电环,该第一导电环内部容置所述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电路具有正极和负极,其负极焊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环上,正极焊接在所述磁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罩盖为绝缘塑料件,所述第一导电环为导电铜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块固定在一顶部罩盖上且穿过一第三导电环,所述顶部罩盖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环,另一侧连接有一第二导电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电源具有正极和负极,其负极焊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环上,正极焊接在所述第三导电环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块为圆柱凸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块包括一铁块主体,该铁块主体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消音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罩盖为绝缘塑料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源连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环和所述第三导电环为导电铜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分离式电源连通机构,包括与汽车功能模块电路连通的上部件以及与座椅电源连通的下部件,所述上部件设有一磁铁,所述下部件设有一铁块,且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设置为在工作状态下保持接触,在非工作状态下保持分离。本实用新型在电源连通和断开时均能保证安全,且核心部件体积小,能隐藏在上下两部件中,无外观风险。另外,本实用新型无需繁琐安装步骤,无外置线路,操作简单易上手。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诸思宇;李昊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