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2014发布日期:2021-03-30 19:4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星空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



背景技术:

现有豪华大中型客车内饰顶结构设计单一,无法满足高档市场的客户要求,而车顶可通过后期的改装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星空车顶由一个发光源通过多根导光光纤将各个色的光传导到车顶篷上,照射出多种柔和的光照效果,跟星空中的星星一样闪亮而不耀眼。具有能耗低,使用安全,不影响原车的质保。安装星空顶不是单纯的安装灯条就可以,为了达到更加美观的效果,需要在安装的时候做个整体效果测试,设计。然后再上面打点打孔安装,全部需要一对一人工安装,且该安装后当需要更换时十分不便,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主更换星空顶样式的塑料光纤星空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包括吊顶和星光顶板,吊顶下端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侧壁一侧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内可拆式安装有星光顶板,第一凹槽内侧壁远离第一支架一侧转动连接有可将星光顶板固定于第一凹槽内或将星光顶板自第一凹槽内取出的第一限位装置,星光顶板包括顶板本体,顶板本体内设有可容置塑料光纤的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还设有发光原件,顶板本体靠近第一支架一端外侧壁可拆式安装有一端盖,顶板本体靠近限位装置一端设有可与限位装置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一容置腔下端面设有连通顶板本体下端面用于透光的第一通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星空顶,本技术方案中的星空顶客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自行更换星空顶的样式、结构形状。当使用者需要将星空顶拆卸下来时,只需将插销自第三通孔内取出并扳动第一转块,使第一转块向背离第一支架一端转动,即顶板本体便会在第一转块的顶推下滑出第一凹槽,此时使用者便可将顶板本体自第一凹槽内取出;相应的该星空顶板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将顶板本体插接有端盖的一侧沿着第三弧状导向面滑入第一支架的第三凹槽内;再将顶板本体远离第一支架一端的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一转块的第二凹槽相对齐,并将顶板本体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向第一凹槽内顶推,此时第一转块会因受到第一限位凸起的顶推力而发生转动,而第一限位凸起会沿着第一弧状导向面完全滑动至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凹槽的内侧壁相贴合;此时将插销沿第三通孔插入,并将插销插入第一盲孔内,直至插销下端的橡胶塞嵌入第三通孔喇叭状开口内,此时由于橡胶塞外侧壁与喇叭状开口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故插销不会自第三通孔内脱落。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限位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转块,第一转块靠近星光顶板一侧外侧壁设有可供第一限位凸起嵌入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入口端与第一转块设有第二凹槽的一端面之间设有方便第一限位凸起嵌入第二凹槽内的第一弧状导向面,第一转块外侧壁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凹槽内侧壁设有插入第二通孔内使第一转块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远离第一支架一端的第一转轴。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转块远离第一凹槽一侧外侧壁设有可限制第一转块进行周向转动的第二限位装置,第一转块远离第一凹槽一侧设有可供使用者掰动第一转块进行周向转动的第一扳折部,第一转块远离第二凹槽一侧的外侧壁设有方便第一转块在第一凹槽内进行周向转动的第二弧状导向面。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限位装置包括设于第一转块远离第一凹槽一端外侧壁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贯穿连通第一转块靠近第一凹槽一端外侧壁,第一凹槽内设有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第三通孔靠近第一扳折部的一端设有喇叭状开口,第三通孔内插设有插销,插销下端设有插设于喇叭状开口内的橡胶塞。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支架为“l”字形,第一支架外侧壁设有可供星光顶板嵌入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侧壁设有方便星光顶板嵌入第三凹槽的第三弧状导向面。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容置腔内远离第一限位装置一端设有发光原件,顶板本体下端面设有第一开关,位于发光原件下方的顶板本体下端面设有第四通孔,第一开关通过导线穿过第四通孔后与发光原件电连接,第一容置腔内还设有与发光原件电连接的电源,顶板本体远离第一限位装置一端外侧壁设有橡胶质的第二限位凸起,端盖靠近顶板本体一侧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设有可供第二限位凸起嵌入的第五凹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的剖视图。

图中,1、吊顶;2、星光顶板;3、第一支架;4、第一限位装置;5、第二限位装置;6、电源;11、第一凹槽;12、第一盲孔;21、顶板本体;22、塑料光纤;23、第一容置腔;24、发光原件;25、端盖;26、第一限位凸起;27、第一通孔;28、第一开关;29、第四通孔;31、第三凹槽;32、第三弧状导向面;41、第一转块;42、第二凹槽;43、第一弧状导向面;44、第二通孔;45、第一转轴;46、第一扳折部;47、第二弧状导向面;51、第三通孔;52、喇叭状开口;53、插销;54、橡胶塞;211、第二限位凸起;251、第四凹槽;252、第五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申请人通过两根及以上的“h”型支撑柱将工作台与底座固定连接,该“h”型支撑柱每根高度均不相同,将工作台与底座固定形成30度左右的形态,底座超出工作台一侧通过5组加强筋固定安装有一法兰面支撑挡板,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还设计有一用于定位产品安放的定位环,工作台上端面沿定位环内径周向设计有四个“l”型固定块,在工作台上端面的定位环外径左下侧,申请人设计有一用于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用于承受工件大部分重量,同时该支撑单元也起到了调整整个工件位置的作用;在使用该工装时,只需要将工件的一侧法兰面与工作台上端面上的定位环调整至吻合状态,再通过螺纹连接将位“l”型固定块与工件法兰面的北侧壁固定连接即可,此时该轮毂另一侧的法兰面侧壁将与法兰面支撑挡板上端面相贴合;从而该工装就起到了固定轮毂的作用,同时由于支撑单元与法兰面支撑挡板的存在使得整个轮毂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移位的现象。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包括吊顶1和星光顶板2,吊顶1下端面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侧壁一侧设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内可拆式安装有星光顶板2,第一凹槽11内侧壁远离第一支架3一侧转动连接有可将星光顶板2固定于第一凹槽11内或将星光顶板2自第一凹槽11内取出的第一限位装置4,星光顶板2包括顶板本体21,顶板本体21内设有可容置塑料光纤22的第一容置腔23,第一容置腔23内还设有发光原件24,顶板本体21靠近第一支架3一端外侧壁可拆式安装有一端盖25,顶板本体21靠近第一限位装置4一端设有可与第一限位装置4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凸起26,第一容置腔23下端面设有连通顶板本体21下端面的第一通孔27。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光纤星空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星空顶,本技术方案中的星空顶客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自行更换星空顶的样式、结构形状。当使用者需要将星空顶拆卸下来时,只需将插销自第三通孔内取出并扳动第一转块,使第一转块向背离第一支架一端转动,即顶板本体便会在第一转块的顶推下滑出第一凹槽,此时使用者便可将顶板本体自第一凹槽内取出;相应的该星空顶板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将顶板本体插接有端盖的一侧沿着第三弧状导向面滑入第一支架的第三凹槽内;再将顶板本体远离第一支架一端的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一转块的第二凹槽相对齐,并将顶板本体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向第一凹槽内顶推,此时第一转块会因受到第一限位凸起的顶推力而发生转动,而第一限位凸起会沿着第一弧状导向面完全滑动至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凹槽的内侧壁相贴合;此时将插销沿第三通孔插入,并将插销插入第一盲孔内,直至插销下端的橡胶塞嵌入第三通孔喇叭状开口内,此时由于橡胶塞外侧壁与喇叭状开口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故插销不会自第三通孔内脱落。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限位装置4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1内的第一转块41,第一转块41靠近星光顶板2一侧外侧壁设有可供第一限位凸起26嵌入的第二凹槽42,第二凹槽42的入口端与第一转块41设有第二凹槽42的一端面之间设有方便第一限位凸起26嵌入第二凹槽42内的第一弧状导向面43,第一转块41外侧壁设有第二通孔44,第一凹槽11内侧壁设有可插入第二通孔44内使第一转块41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1内侧壁的第一转轴45。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转块41远离第一凹槽11一侧外侧壁设有可限制第一转块41进行周向转动的第二限位装置5,第一转块41远离第一凹槽11一侧设有可供使用者掰动第一转块41进行周向转动的第一扳折部46,第一转块41远离第二凹槽42一侧的外侧壁设有方便第一转块41在第一凹槽11内进行周向转动的第二弧状导向面47。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限位装置5包括设于第一转块41远离第一凹槽11一端外侧壁的第三通孔51,第三通孔51贯穿连通第一转块41靠近第一凹槽11一端外侧壁,第一凹槽11内设有与第三通孔51相对应的第一盲孔12,第三通孔51靠近第一扳折部46的一端设有喇叭状开口52,第三通孔51内插设有插销53,插销53下端设有插设于喇叭状开口52内的橡胶塞54。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支架3为“l”字形,第一支架3外侧壁设有可供星光顶板2嵌入的第三凹槽31,第三凹槽31内侧壁设有方便星光顶板2嵌入第三凹槽31的第三弧状导向面32。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容置腔23内远离第一限位装置4一端设有发光原件24,顶板本体21下端面设有第一开关28,位于发光原件24下方的顶板本体21下端面设有第四通孔29,第一开关28通过导线穿过第四通孔29后与发光原件24电连接,第一容置腔23内还设有与发光原件24电连接的电源6,顶板本体21远离第一限位装置4一端外侧壁设有橡胶质的第二限位凸起211,端盖25靠近顶板本体21一侧设有第四凹槽251,第四凹槽251内设有可供第二限位凸起211嵌入的第五凹槽25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