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95581发布日期:2021-04-30 13:3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气调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空气调节包括外循环调节与内循环调节,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内循环—阻隔污浊气体内外循环外循环状态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也就是说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风扇打出的风来自车外,即使不开风机,车辆行驶中仍然有气流吸入到车内,补充车内的新鲜空气。有时觉得关了风扇还是有风,就是因为车主设置了外循环。在城里行车遇到拥堵的情形时,车内会充满尾气味,这就是由于使用外循环造成的;而内循环状态是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不开风机就没有气流循环,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形成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内循环主要是及时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比如行使中通过烟雾、扬尘、异味区域或车辆密集紧凑行驶时,阻挡前车排出的有害尾气。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保温,且可使车内空气升温与降温的速度更快。

一般人体的体感最舒适的相对湿度为45%-65%rh,当空气湿度低于40%rh的时候,细菌和病毒轻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而人体呼吸道黏膜轻易脱水、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轻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呼吸道,引发气管炎和哮喘,人体表皮细胞也轻易脱水,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皲裂,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不适等也会随之而来,当环境湿度低于35%rh时,24小时后流感病毒的存活率仍在10%以上;当环境湿度高于50%rh时,10小时后病毒全部死亡。流感与湿度有密切关系,但湿度过高时,因为湿度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量少,人体排泄的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无法畅快地散发,因此,人体就会感到闷热,皮肤感觉潮湿黏糊,同时呼吸困难,导致人不得不张嘴喘气,也容易导致心情也开始变得烦闷,影响驾驶安全,健康的湿度可抑制病毒、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还可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力,现有的汽车空气调节控制技术对车内湿度的检测控制方面并不敏感,无法很好的控制车内湿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内人员的的驾驶和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空气调节控制技术对车内湿度的检测控制方面并不敏感,无法很好的控制车内湿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内人员的的驾驶和乘坐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汽车中控台、空调控制模块、外部湿度传感器、内部湿度传感器、内外循环控制模块,车内加湿器,车载空调,微型风机,所述控制方法步骤为:

s1、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且车门关闭时,汽车中控台通过两侧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的湿度变化,同时通过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体外部的湿度,使汽车中控台同时获取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

s2、汽车中控台可根据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变化,自行判断是否通过内外循环控制模块改变车体的内外循环模式,并通过中控台的提示灯对驾驶人做出提示,也可在提示后,通过驾驶人的选择,保持或改变内外循环模式;

s3、当汽车中控台通过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体内部的相对湿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阈值区间时,汽车中控台通过根据不同的内外循环模式,利用空调控制模块控制的车载空调与车内加湿器进行祛湿或加湿工作;

s4、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在车门打开时,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与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和相对应的微型风机的工作均在汽车中控台的控制下关闭,防止出现误判;

s5、当车体处于熄火状态且车门关闭后,汽车中控台检测到空调控制模块依然处于启动状态时,汽车中控台自动开启内循环,同时汽车中控台控制外部湿度传感器与内部湿度传感器开启,并开启相对应的微型风机,进行湿度的检测与调控;

s6、当汽车中控台接收不到外部湿度传感器或内部湿度传感器湿度数据,或者汽车中控台在进行祛湿或加湿工作后,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依然未发生变化或只发生极小的变化的情况下,汽车中控台通过指示灯进行报警,提示驾驶人湿度控制出现问题。

优选的,所述外部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探头位置均设置有微型风机。

优选的,所述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均集成在汽车中控台内。

优选的,所述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外循环闭气阀、外循环风扇、内循环抽气风扇电控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中控台设定的相对湿度阈值区间为40%-65%rh。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内部湿度传感器和外部湿度传感器对车体内外湿度的检测,配合汽车中控台的控制,可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对车体内部的湿度进行实时调控,提高了驾驶与乘坐的舒适性,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2、本发明可通过对车门开关的检测,自动开启和关闭内部湿度传感器和外部湿度传感器,防止汽车中控台由于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因环境的变化导致的误判,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加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3、本发明的内部湿度传感器和外部湿度传感器均设置有微型风机,可及时更新内部湿度传感器和外部湿度传感器在探头处的空气,防止空气流动不足导致检测数据出现滞后性,使调控不准确,浪费车内电力资源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汽车中控台、空调控制模块、外部湿度传感器、内部湿度传感器、内外循环控制模块,车内加湿器,车载空调,微型风机,控制方法步骤为:

s1、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且车门关闭时,汽车中控台通过两侧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的湿度变化,同时通过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体外部的湿度,使汽车中控台同时获取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

s2、当空调控制模块为自动模式时,汽车中控台可根据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变化,自行判断是否通过内外循环控制模块改变车体的内外循环模式,并通过中控台的提示灯对驾驶人做出提示;

s3、当汽车处于内循环模式时,汽车中控台通过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体内部的相对湿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阈值区间,且车体外部的相对湿度较低或较高时时,汽车中控台通过内外循环控制模块直接开启外循环模式,通过引入外部空气的方式降低或提高车内的湿度;

s4、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在车门打开时,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与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和相对应的微型风机的工作均在汽车中控台的控制下关闭防止出现误判;

s5、当车体处于熄火状态且车门关闭后,汽车中控台检测到空调控制模块依然处于启动状态时,汽车中控台自动开启内循环,同时汽车中控台控制外部湿度传感器与内部湿度传感器开启,并开启相对应的微型风机,进行湿度的检测与调控;

s6、当汽车中控台接收不到外部湿度传感器或内部湿度传感器湿度数据,或者汽车中控台在进行祛湿或加湿工作后,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依然未发生变化或只发生极小的变化的情况下,汽车中控台通过指示灯进行报警,提示驾驶人湿度控制出现问题。

外部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探头位置均设置有微型风机,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空调控制模块均集成在汽车中控台内,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外循环闭气阀、外循环风扇、内循环抽气风扇电控连接,汽车中控台设定的相对湿度阈值区间为40%-65%rh。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汽车中控台、空调控制模块、外部湿度传感器、内部湿度传感器、内外循环控制模块,车内加湿器,车载空调,微型风机,控制方法步骤为:

s1、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且车门关闭时,汽车中控台通过两侧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的湿度变化,同时通过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体外部的湿度,使汽车中控台同时获取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

s2、当空调控制模块为手动模式时,汽车中控台可根据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变化,判断车体是否需要改变内外循环模式,在通过中控台的提示灯对驾驶人做出提示后,可通过驾驶人的选择,保持或改变内外循环模式;

s3、在驾驶人的选择保持内循环模式,且当汽车中控台通过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体内部的相对湿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阈值区间时,利用空调控制模块控制的车载空调开启自带的除湿模式或者开启车内加湿器进行祛湿或加湿工作;

s4、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在车门打开时,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与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和相对应的微型风机的工作均在汽车中控台的控制下关闭防止出现误判;

s5、当车体处于熄火状态且车门关闭后,汽车中控台检测到空调控制模块依然处于启动状态时,汽车中控台自动开启内循环,同时汽车中控台控制外部湿度传感器与内部湿度传感器开启,并开启相对应的微型风机,进行湿度的检测与调控;

s6、当汽车中控台接收不到外部湿度传感器或内部湿度传感器湿度数据,或者汽车中控台在进行祛湿或加湿工作后,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依然未发生变化或只发生极小的变化的情况下,汽车中控台通过指示灯进行报警,提示驾驶人湿度控制出现问题。

外部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探头位置均设置有微型风机,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空调控制模块均集成在汽车中控台内,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外循环闭气阀、外循环风扇、内循环抽气风扇电控连接,汽车中控台设定的相对湿度阈值区间为40%-65%rh,处于人体舒适区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车内检测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汽车中控台、空调控制模块、外部湿度传感器、内部湿度传感器、内外循环控制模块,车内加湿器,车载空调,微型风机,控制方法步骤为:

s1、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且车门关闭时,汽车中控台通过两侧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的湿度变化,同时通过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检测车体外部的湿度,使汽车中控台同时获取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

s2、空调控制模块为手动模式时,汽车中控台可根据车体内外的湿度数据变化,判断车体是否需要改变内外循环模式,在通过中控台的提示灯对驾驶人做出提示后,可通过驾驶人的选择,保持或改变内外循环模式;

s3、在驾驶人的选择开启外循环模式,且当汽车中控台通过内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体内部的相对湿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阈值区间,同时外循环空气湿度不达标时,无法大范围改变车内湿度时,汽车中控台利用空调控制模块控制的车载空调自带的除湿模式或启动车内加湿器对祛湿或加湿工作进行补充;

s4、当车体处于启动状态,在车门打开时,车门内侧的底部设置的内部湿度传感器与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的外部湿度传感器和相对应的微型风机的工作均在汽车中控台的控制下关闭防止出现误判;

s5、当车体处于熄火状态且车门关闭后,汽车中控台检测到空调控制模块依然处于启动状态时,汽车中控台自动开启内循环,同时汽车中控台控制外部湿度传感器与内部湿度传感器开启,并开启相对应的微型风机,进行湿度的检测与调控;

s6、当汽车中控台接收不到外部湿度传感器或内部湿度传感器湿度数据,或者汽车中控台在进行祛湿或加湿工作后,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依然未发生变化或只发生极小的变化的情况下,汽车中控台通过指示灯进行报警,提示驾驶人湿度控制出现问题。

外部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探头位置均设置有微型风机,可及时更新内部湿度传感器和外部湿度传感器在探头处的空气,防止空气流动不足导致检测数据出现滞后性,使调控不准确,浪费车内电力资源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空调控制模块均集成在汽车中控台内,内外循环控制模块与外循环闭气阀、外循环风扇、内循环抽气风扇电控连接,汽车中控台设定的相对湿度阈值区间为40%-65%rh。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