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5181发布日期:2021-03-27 04:4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属于座椅靠背调节领域。


背景技术:

2.对于汽车座椅靠背的放倒操作有多种方式,多采用调角器的靠背,已有技术可以实现通过调节调角器手柄,实现调角器解锁,从而实现靠背放倒。但现在的调角器手柄,一般都是为本座椅的乘员设计的,其操作方式一般仅有一种:乘员拉起手柄,靠背解锁。而随着汽车使用场景的多样化,新提出了其他乘员解锁前排乘员座椅靠背的需求,而要满足不同人在不同位置的方便解锁操作,现有技术无法满足要求,亟需一种新的双向解锁结构,来实现更灵活的解锁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实现汽车座椅靠背的双向解锁。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包括调角器机构和解锁手轮,所述调角器机构包括:调角器、解锁臂、限位销及传递齿轮;其中,所述解锁臂通过旋转轴安装在调角器上,所述解锁臂绕旋转轴转动,并由安装在调角器上的限位销限位;所述解锁臂为一端设有齿板另一端设有解锁臂销的一体结构,所述解锁臂的齿板端与传递齿轮啮合;所述传递齿轮的齿轮轴固接在调角器上;
6.所述解锁手轮为圆柱盖体结构,其内部设有旋转轴轴套、手轮内齿及推动板。
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轴套套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并绕旋转轴转动,由限位销限位。
8.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手轮盖体内缘上设有手轮内齿与推动板,所述手轮内齿与推动板对向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手轮内齿与所述传递齿轮啮合,带动传递齿轮旋转;所述推动板在行程内与解锁臂销接触,推动解锁臂销作弧线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手轮圆柱体外表面设有防滑凹槽,增大手握摩擦力。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发明通过推动板旋转推动解锁臂销带动解锁臂顺时针旋转,实现顺时针解锁;又由手轮内齿通过传递齿轮传动,使解锁臂顺时针旋转,实现逆时针解锁。汽车座椅靠背的双向调节解锁通过同一解锁手轮实现,结构设计紧凑,操作易于理解,可以避免误操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所述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轴测图1;
14.图2为所述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轴测图2;
15.图3为所述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剖视图。
16.其中,1、调角器;2、解锁手轮;3、旋转轴;4、解锁臂;5、解锁臂销;6、限位销;7、传递齿轮;31、旋转轴轴套;51、推动板;71、手轮内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提供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力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18.参见图1、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包括调角器机构及解锁手轮2;调角器机构包括:调角器1、解锁臂4、限位销6及传递齿轮7;其中,解锁臂4通过旋转轴3设置在调角器1上,解锁臂4可绕旋转轴3转动,并由设置在调角器1上的限位销6进行限位;解锁臂4为一端设有齿板另一端设有解锁臂销5的一体结构,解锁臂4的齿板端与传递齿轮7啮合;所述传递齿轮7的齿轮轴固接在调角器1上;解锁手轮2为圆柱盖体结构,其内部设有旋转轴轴套31、手轮内齿71及推动板51;其中,旋转轴轴套31与旋转轴3轴连接,解锁手轮2可绕旋转轴3转动;手轮内齿71与推动板51对向设置在解锁手轮2盖体内;手轮内齿71可与传递齿轮7啮合,可带动传递齿轮7旋转;推动板51在行程内可与解锁臂销5接触,推动解锁臂销5弧线运动;解锁手轮2圆柱体外表面设有防滑凹槽,增大摩擦,方便人手握旋转。
19.由现有技术可知,解锁臂4顺时针旋转时可以实现调角器1解锁。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顺逆双向解锁工作过程如下:
20.当顺时针旋转解锁手轮2时,解锁手轮2内的推动板51旋转,推动解锁臂销5带动解锁臂4顺时针旋转,并由限位销6进行限位,实现顺时针调角器1解锁;
21.初始状态下,手轮内齿71与传递齿轮7不接触,当逆时针旋转解锁手轮2时,手轮内齿71与传递齿轮7啮合,带动传递齿轮7逆时针旋转,传递齿轮7带动解锁臂4顺时针旋转,并由限位销6进行限位,实现逆时针调角器1解锁。
22.本发明无论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都可以实现靠背解锁,避免用户不知道向哪一方向才能解锁引起困惑,也方便不同位置的乘员进行操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