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客车动力配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1427发布日期:2021-02-27 00:0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电动客车动力配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客车动力配电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能源紧缺、石油涨价、城市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调整汽车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刻不容缓。
[0003]
随着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展,电动汽车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动力控制系统(pcu)是电动汽车的整车核心零部件系统,担负着控制、运算、信号转换处理、故障诊断、通信和驱动等多项功能,其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和行驶工况,实时进行合理的动力分配并协调各部件间的能量流动,以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0004]
在一般新能源车辆,尤其是乘用车,最基本的能量链应当包含:动力电池单元,动力配电单元(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主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其他附件等。
[0005]
动力电池单元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单元主要实现能量的输出及控制,内部包含有:成组的电池电芯(battery),作为最基本的储能单元;电池管理系统从板(lecu):(localelectrical control unit),实现单体电池数据采集;电池模块管理单元 (bmu):(batterymanagement unit),实现soc(state of charger:荷电状态)估算,热管理控制等;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对输出电压、电流的采集和转化输出,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电源分配模块(edm:electrical distribution module),输出接触器的控制,预充电管理;电池均衡模块(mbb:monitorbalance board),自动实现电池单体间的均衡。
[0006]
传统的动力配电单元(pdu)实现能量的分配和保护,主要包含:高压接触器、保险丝、高压连接器等,主要实现高压电源的分配和保护,但是由于动力配电单元(pdu)功能简单,因此一般不包含控制功能,内部包含的接触器的控制由整车控制器完成。一般情况下,动力配电单元(pdu)和整车控制器系统是独立的,而且功能上互有侧重。
[0007]
目前,动力配电单元(pdu)主要是由总正继电器、总负继电器、预充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控制高压系统的充放电,现有的动力配电单元(pdu)的pdu主回路通断由一个总正继电器进行控制,总正继电器失效会导致整个动力系统故障,而且控制源单一,安全性差;且
[0008]
pdu需匹配不同的动力部件,如电机控制器等。动力部件通用性功能在pdu集成度低,pdu兼容性低,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部件通用性功能在pdu集成度低,pdu兼容性低,通用性不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纯电动客车动力配电单元,通过在动力配电单元pdu主回路增加一个主正继电器,增加动力配电单元的安全性,通过在动力配电单元pdu中增加绝缘监测功能,将绝缘监测模块独立的安装在pdu中,避免动力部件与绝缘监测模块不匹配风险,提高动力配电单元pdu的兼容性。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
一种纯电动客车动力配电单元,包括电池包、接插件、绝缘监测模块、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故障维修模块、充电接触器模块和主负接触器模块,所述接插件包括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和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所述电池包与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与故障维修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故障维修模块另一端既与充电接触器模块相连,又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另一端与主负接触器模块相连。
[0012]
本方案通过在动力配电单元pdu中增加绝缘监测功能,将绝缘监测模块独立的安装在pdu中,避免动力部件与绝缘监测模块不匹配风险,提高动力配电单元pdu的兼容性。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包包括预充回路,所述预充回路包括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r1和总正继电器,所述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相连,另一端与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的正极相连,所述总正继电器的线圈plym脚和jt1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相连,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与预充电阻r1的串联电路并联在总正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的两端,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plym脚和jt1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相连。
[0014]
作为优选,所述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包括主正接触器,所述主正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预充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熔断丝f2后与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相连,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线圈so4d脚和plzf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连接。电源管理系统(bms)通过控制主正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动力配电单元pdu主回路的通断,增加pdu工作的控制源。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一路与电源负极相连,一路与主负接触器模块相连,另一路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相连。电流传感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采集和转化输出。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监测模块包括绝缘监测仪,所述绝缘监测仪的4脚接地,2脚、5脚和6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相连,1脚和7脚均与主负接触器模块相连,8脚与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相连。绝缘监测仪实时监测整车动力系统的绝缘值,并将其结果送到电源管理系统(bms)中。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接触器模块包括充电接触器,所述充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故障维修模块相连,另一端与熔断器f1的一端相连,所述充电接触器的线圈so4d脚和plzf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连接,所述熔断器f1的另一端与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相连。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为直流充电接口。
[0018]
作为优选,所述主负接触器模块包括主负接触器,所述主负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电流传感器相连,另一端既与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相连,又与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相连,还与绝缘监测仪的7脚相连,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线圈so4d脚和plzf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连接,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线圈so4d脚还与绝缘监测仪的1脚相连。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故障维修模块包括维修开关dlq3,所述维修开关dlq3内置熔断器f3与信号开关s1,所述熔断器f3一端既经过熔断丝f2后与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相连,又与充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相连,所述熔断器f3的另一端通过信号开关s1后与电源正极相连。
[0020]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包括蓄电池。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动力配电单元pdu主回路增加一个主正继电器,增加动力配电单元的安全性;2.通过在动力配电单元pdu中增加绝缘监测功能,将绝缘监测模块独立的安装在pdu中,避免动力部件与绝缘监测模块不匹配风险,提高动力配电单元pdu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框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0024]
图中:1.电池包,101.预充继电器,102.总正继电器,2.接插件,201.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202.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203.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4.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205.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3.绝缘监测模块,301.绝缘监测仪,4.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401.主正接触器,5.电流采样模块,501.电流传感器,6.故障维修模块,7.充电接触器模块,701.充电接触器,8.主负接触器模块,801.主负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6]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纯电动客车动力配电单元,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包1、接插件2、绝缘监测模块3、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4、电流采样模块5、故障维修模块6、充电接触器模块7和主负接触器模块8,接插件包括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205、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201、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204、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202和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电池包1与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4的一端相连,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4的另一端与故障维修模块6的一端相连,故障维修模块6另一端既与充电接触器模块4相连,又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流采样模块5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另一端与主负接触器模块8相连。
[0027]
动力配电单元pdu实现能量的分配、保护和控制,与电源管理系统bms联动合作,如图2所示,电池包1包括预充回路,预充回路包括预充继电器101、预充电阻r1和总正继电器102,总正继电器102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205相连,另一端与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202的正极相连,总正继电器102的线圈plym脚和jt1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相连,预充继电器101的常开触点开关与预充电阻r1的串联电路并联在总正继电器102的常开触点开关的两端,预充继电器101的线圈plym脚和jt1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相连。
[0028]
现有的动力配电单元(pdu)的pdu主回路通断由一个总正继电器进行控制,总正继电器失效会导致整个动力系统故障,而且控制源单一,安全性差,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原有pdu的基础上增加主正继电器,如图2所示,pdu主回路通断控制模块4包括主正接触器401,主正接触器401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预充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熔断丝f2后与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204相连,主正接触器的线圈so4d脚和plzf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连接。电源管理系统(bms)通过控制主正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动力配电单元pdu主回路的通断,增加pdu工作的控制源。
[0029]
电流采样模块5包括电流传感器501,电流传感器501一路与电源负极相连,一路与
主负接触器模块8相连,另一路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相连。电流传感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采集和转化输出。
[0030]
由于现有的pdu需匹配不同的动力部件,如电机控制器等。动力部件通用性功能在pdu集成度低,pdu兼容性低,通用性不强,因此在pdu中增加绝缘监测模块,使得pdu具有绝缘监测功能,将绝缘监测模块独立地安装在pdu中,避免动力部件与绝缘监测模块不匹配风险,提高pdu的兼容性,如图2所示,绝缘监测模块3包括绝缘监测仪301,绝缘监测仪301的4脚接地,2脚、5脚和6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相连,1脚和7脚均与主负接触器模块8相连,8脚与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204相连,绝缘监测仪实时监测整车动力系统的绝缘值,并将其结果送到电源管理系统(bms)中。
[0031]
充电接触器模块4包括充电接触器701,充电接触器701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故障维修模块6相连,另一端与熔断器f1的一端相连,充电接触器701的线圈so4d脚和plzf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连接,熔断器f1的另一端与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201相连。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为直流充电接口。
[0032]
主负接触器模块8包括主负接触器801,主负接触器801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与电流传感器501相连,另一端既与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205相连,又与第二充电接口接插件201相连,还与绝缘监测仪301的7脚相连,主负接触器801的线圈so4d脚和plzf脚均与bmu连接器控制接插件203连接,主负接触器801的线圈so4d脚还与绝缘监测仪301的1脚相连。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205包括蓄电池。
[0033]
故障维修模块6包括维修开关dlq3,维修开关dlq3内置熔断器f3与信号开关s1,熔断器f3一端既经过熔断丝f2后与高压采样接口接插件204相连,又与充电接触器701的常开触点开关一端相连,熔断器f3的另一端通过信号开关s1后与电源正极相连。
[0034]
如图2所示,该纯电动客车动力配电单元的工作过程为:车辆充电时,首先预充继电器101闭合,完成预充,主正接触器401闭合,充电电流经过熔断器f1、熔断丝f2、充电接触器701和主正接触器401输出至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202工作,工作电流经电流传感器501、主负继电器801以及导线后进入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202,经dcdc高压接口接插件202输出电压给第一充电接口接插件205中的蓄电池充电,绝缘监测仪301实时监测整车动力单元的绝缘值,避免动力部件与绝缘监测模块不匹配风险,提高pdu的兼容性。
[0035]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力配电单元pdu主回路增加一个主正继电器,增加动力配电单元的安全性;并通过在动力配电单元pdu中增加绝缘监测功能,将绝缘监测模块独立的安装在pdu中,避免动力部件与绝缘监测模块不匹配风险,提高动力配电单元pdu的兼容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