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1030发布日期:2020-12-25 08:0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很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汽车保有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汽车也不再局限于一种单一的交通工具,而是逐渐成为集成多种生活功能的综合体,因此,各种车载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汽车使用者的青睐。然而,车载电子设备在汽车中存放时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电子设备中存在许多对温度较为敏感的不耐高温的电子元器件,在温度过高时这些电子元器件很容易发生损伤甚至失效。然而,在炎热的夏天,当汽车暴露在太阳下时,车内温度可高达60-70℃左右,这样极易导致车载电子设备的损坏,从而严重影响车载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针对这一问题,业内普遍的解决方案是对车载电子设备使用耐温等级更高的电子元器件,但是这样势必造成车载电子设备生产成本的大幅提升,从而不利于车载电子设备的普及。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及汽车的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其包括:

电子设备本体;

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连接,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所在的汽车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片及导热块;所述导热片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连接,所述导热块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导热片相接触,所述导热块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所在的汽车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导热块的第二部分连接。

可选地,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凸出于散热片的散热筋。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包括热敏主体,所述导热片靠近所述热敏主体且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贴合设置,所述导热片的另一部分位于电子设备本体的外部且与所述导热块的第一部分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还包括隔热箱体,所述隔热箱体具有腔壁,所述腔壁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设置于容置腔内,所述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隔热箱体内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隔热箱体的腔壁内侧贴设有隔热件。

可选地,所述导热片、导热块及散热片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灌设有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身主体及如上所述的车载电子设备,所述车身主体包括车底钣金,所述车载电子设备的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与电子设备本体连接,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部分穿过所述车底钣金并位于所述车身主体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包括隔热箱体,所述隔热箱体设置在车身主体内,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隔热箱体内,所述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隔热箱体内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片及导热块;所述导热片位于隔热箱体内且与电子设备本体连接,所述导热块的第一部分位于隔热箱体内且与导热片相接触,所述导热块的第二部分穿过所述车底钣金并位于所述车身主体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导热块与车底钣金之间设置有隔热垫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子设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导热组件,能够将电子设备本体的热量传导至汽车的外部,从而对电子设备本体进行有效保护,降低电子设备本体受到车内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的可能性,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电子设备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中导热块与车底钣金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参考图1所示,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11及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连接,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所在的汽车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导热组件,由于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与电子设备本体11连接、导热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车载电子设备所在的汽车的外部,通过导热组件将电子设备本体11的热量传导至汽车的外部,从而对电子设备本体11进行有效保护,降低电子设备本体11受到车内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的可能性,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本体11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片13及导热块14;所述导热片13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连接,所述导热块14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导热片13相接触,所述导热块14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所在的汽车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导热片13及导热块14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材质的热传导效率较高。其中,导热片13为较薄的金属片,其与电子设备本体11形成连接,因其厚度较薄、体积不大,不会为电子设备本体11造成明显的连接负担。导热块14可选地为有一定厚度的形状,例如长方体状、圆柱体状,导热片13与导热块14的一端贴合接触进行热量传导,导热块1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所在的汽车的外部,从而将热量散发出去;导热片13与导热块14之间并不需要形成固定连接,只要能够贴合接触在一起进行热量的传导即可。导热块14选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状或者圆柱体状,这样其表面积较大,能够进行有效的热量传导,并且其能够与车载电子设备所在的汽车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散热片15,所述散热片15与所述导热块14的第二部分连接。

可选地,散热片15是一个表面积较大的矩形或者正方形金属片,其整体位于汽车外部。导热块14的一端贴合接触导热片13、导热块14的另一端与散热片15形成连接。散热片15的设置能够对热量进行进一步的有效散发。导热块14与散热片15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为焊接、胶粘。

参考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15上设置有凸出于散热片15的散热筋151。

可选地,可以将散热筋151凸出设置在散热片15背向导热块14的一面,散热筋151的设置能够增大散热片15的表面积,从而增强散热片15的散热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散热片15的朝向导热块14的一面以及背向导热块14的一面均设置散热筋15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包括热敏主体,所述导热片13靠近所述热敏主体且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贴合设置;或者,所述导热片13的一部分伸入到电子设备本体11内且与所述热敏主体连接,所述导热片13的另一部分位于电子设备本体11的外部且与所述导热块14的第一部分相接触。

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例如可以是车载投影仪、车载多媒体主机、车载电脑等,热敏主体是电子设备本体11内对温度最为敏感的部位,例如车载投影仪的dlp(数字光处理器件),车载多媒体主机及车载电脑的cpu(中央处理器)。这些热敏主体的耐温范围一般为-10℃到50℃,而在炎热的夏天,汽车在露天环境中被太阳暴晒后,车内温度可高达60℃-70℃,因此会对电子设备本体11尤其是热敏主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将导热片13贴合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11上并且靠近热敏主体设置能够对热敏主体起到传导热量的保护作用;可选地,可以对电子设备本体11进行定制改造,将导热片13的一部分伸入到电子设备本体11内且与电子设备本体11的热敏主体形成连接,可选地,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导热硅胶贴合连接,而导热片13的另一部分位于电子设备本体11的外部且与导热块14进行接触。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非常有效地对电子设备本体11的热敏主体进行导热保护,将热敏主体的热量传导出去,从而有效避免其遭受高温损坏。当然,导热片13如果没有伸入到电子设备本体11内,但只要与电子设备本体11形成连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设备本体11进行热量传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还包括隔热箱体12,所述隔热箱体12具有腔壁,所述腔壁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设置于容置腔内,所述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隔热箱体12内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连接。具体地,所述导热片13位于隔热箱体12内,且所述导热块14的第一部分位于隔热箱体12内。当电子设备本体11不使用时,将其放置于专门设置的隔热箱体12中与汽车内的高温环境进行隔离,这样能够进一步保护电子设备本体11,使其免受车内高温环境的影响。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电子设备,隔热箱体12连同电子设备本体11可以放置于汽车内的扶手箱内部,实现良好的收纳效果。当然,隔热箱体12还可以放置在汽车的其他部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可选地,隔热箱体12具有容置部及盖体,盖体盖设在容置部上从而围合形成容置电子设备本体11的密闭的容置腔,电子设备本体11在隔热箱体12内不仅可以有效延缓与汽车内高温环境的热量交换,并且还可以隔绝灰尘及潮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箱体12的腔壁内侧贴设有隔热件。将隔热箱体12的腔壁内侧贴设布满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件,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车内的高温传递到隔热箱体12的内部而对电子设备本体11造成不利影响。在隔热箱体12具有容置部及盖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隔热箱体12的容置部及盖体的内侧均贴设布满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13、导热块14及散热片15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灌设有液体。可选地,例如将导热块14做成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因为导热块14的体积较大,因此比较容易做成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然后在空腔内灌满液体,例如灌满水,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其热传导效率。

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身主体及如上所述的车载电子设备1,所述车身主体包括车底钣金2,所述车载电子设备1的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与电子设备本体11连接,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部分穿过所述车底钣金2并位于所述车身主体的外部。

通过将导热组件的另一部分穿过车底钣金2暴露于车身主体的外部,进而有效地将电子设备本体11的热量传导出去。

具体地,所述车载电子设备1包括隔热箱体12,所述隔热箱体12设置在车身主体内,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设置在所述隔热箱体12内,所述导热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隔热箱体12内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11连接。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片13及导热块14;所述导热片13位于隔热箱体12内且与电子设备本体11连接,所述导热块14的第一部分位于隔热箱体12内且与导热片13相接触,所述导热块14的第二部分穿过所述车底钣金2并位于所述车身主体的外部,导热块14的第二部分与散热片15连接。散热片15可悬空设置,或采用低导热材料与车底钣金2相连。

导热块14可选地为长方体状、圆柱体状,其一端穿过车底钣金2后与车底钣金2形成了稳定的连接。

参考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块14与车底钣金2之间设置有隔热垫圈3。隔热垫圈3例如可以为橡胶材质,隔热垫圈3的设置能够避免导热块14将热量传递给车底钣金2而对车底钣金2造成不利影响。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