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0919发布日期:2021-02-26 17:5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天窗零部件通常包括框架、遮阳帘、玻璃、挡风网等,其中,挡风网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流过挡风网的气流向上转向,以避免气流直接吹向车辆内的乘客,同时降低气流引起的噪声。现有技术中,挡风网通过3m胶粘在上下卡条上,粘接完成后用缝纫工艺将挡风网与上下卡条缝制在一起,避免挡风网脱落,制作工序较为繁琐,而且有丢落工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以能够简化挡风网的生产过程。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包括挡风网本体,还包括:
[0006]
上固定件,注塑包裹所述挡风网本体的上边沿设置;
[0007]
下固定件,注塑包裹所述挡风网本体的下边沿设置,并固设于车辆上;
[0008]
弹性件,包括扭转连接的两个支臂,且两所述支臂之一与所述上固定件固连,两所述支臂另一与所述下固定件固连;所述挡风网本体可因两所述支臂承接外力驱使相靠近而收拢,并可因两所述支臂间的弹性恢复而展开。
[0009]
进一步的,于所述挡风网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所述车辆的尾部弯折并延伸的侧挡部。
[0010]
进一步的,于所述挡风网本体上固设有配重单元。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挡风网本体上的条状件,且所述条状件被设置为沿所述挡风网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2]
进一步的,于所述车辆的天窗玻璃上固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可随所述天窗玻璃滑动而下压所述上固定件,以提供所述外力;于所述压块上设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可构成对所述上固定件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移的限制。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扭簧,且于所述车辆的天窗导轨内固设有供所述扭簧套装的扭簧安装部。
[0014]
进一步的,于所述天窗导轨上构造有滑槽,所述扭簧安装部固设于所述滑槽内;且于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构造有凹槽,并于所述扭簧安装部上固设有斜面朝下的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可卡入所述凹槽内,以构成对所述扭簧安装部于所述滑槽内脱出的限制。
[0015]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件注塑包裹与该所述上固定件连接的所述支臂设置。
[0016]
进一步的,于所述车辆上固设有天窗前框架,且于所述天窗前框架上固设有沿所
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前后布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断续布置,并于所述第一夹板的、正对所述第二夹板的侧面上固设有斜面朝上的若干第二楔形块,各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第二夹板交错布置;所述下固定件可卡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并因受到所述第二楔形块的阻挡而保持固定在所述天窗前框架上。
[0017]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通过直接在挡风网本体的上下边沿处注塑成型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可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成型的同时,完成上固定件和挡风网本体间,以及下固定件和挡风网本体间的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可简化挡风网的生产过程,同时还可使挡风网本体与上、下固定件间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
[0020]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上述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1]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的轴测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的俯视图;
[0024]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0027]
图6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天窗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图7中e-e处的剖视图;
[0030]
图9为图7中d-d处的剖视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挡风网本体,11-侧挡部,12-配重单元,2-上固定件,3-下固定件,31-中间段,32-连接段,321-挡板,322-卡板,301-安装孔,4-弹性件,41-扭簧基体,42-第一支臂,43-第二支臂,5-导轨,501-滑槽,502-凹槽,6-扭簧安装部,61-侧挡板,62-第一楔形块,7-压块,71-限位单元,8-天窗前框架,81-第一夹板,811-第二楔形块,82-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5]
实施例一
[0036]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参考图1所示,该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包
括挡风网本体1,还包括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以及弹性件4;其中,上固定件2注塑包裹挡风网本体1的上边沿设置,下固定件3注塑包裹挡风网本体1的下边沿设置,并固设于车辆上;弹性件4包括扭转连接的两个支臂,两支臂之一与上固定件2固连,两支臂另一与下固定件3固连;挡风网本体1可因两支臂承接外力驱使相靠近而收拢,并可因两支臂间的弹性恢复而展开。
[0037]
通过将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分别注塑包裹挡风网本体1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可在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成型的同时,完成上固定件2与挡风网本体1之间,以及下固定件3和挡风网本体1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可简化该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的生产过程,并可使上固定件2和挡风网本体1之间,以及下固定件3和挡风网本体1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避免挡风网本体1与上固定件2或者下固定件3脱离。
[0038]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亦对挡风网本体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在挡风网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车辆的尾部弯折并延伸的侧挡部11,使得该挡风网本体1的垂直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截面呈u形;通过在挡风网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侧挡部11,可有效防止两侧的气流直吹入车内,进一步降低风噪,提高车辆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挡风网本体1的材质可参考现有挡风网布的材质,在此不再详述。
[0039]
为了避免挡风网收拢过程中,挡风网的褶皱超出天窗玻璃,本实施例中,在挡风网本体1上固设有配重单元12;参考图1所示,该配重单元12具体包括分别固设在挡风网本体1左右两侧的条状件,且各条状件优选被设置为沿挡风网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优选的,各条状件被设置为由侧挡部11的边沿穿过侧挡部11延伸至挡风网本体1上,该条状件例如采用注塑成型的橡胶条;通过设置该配重单元12,可在挡风网本体1的收拢过程中,由配重单元12对挡风网本体1进行牵引,引导挡风网本体1的折叠方向,避免挡风网本体1的褶皱超出天窗玻璃。
[004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较优的弹性件4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为左右对称的设置在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两侧的两个,本实施例将以其中一侧的弹性件4为例对其进行介绍,另一侧的弹性件4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结构上,参考图1至图3所示,该弹性件4为扭簧,其包括由金属条螺旋缠绕形成的扭簧基体41以及金属条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分别与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连接的两支臂,为了便于描述,下述时将与上固定件2连接的支臂称为第一支臂42,将与下固定件3连接的支臂称为第二支臂43。
[0041]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上固定件2优选注塑包裹第一支臂42设置,也即上固定件2注塑成型在第一支臂42上,以可在上固定件2成型的同时,还可构成上固定件2和第一支臂42间的固定连接,以进一步简化该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的生产过程。
[0042]
第二支臂43和下固定件3间的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下固定件3被设置为包括中间段31,以及串接在中间段31两相对侧的连接段32,其中,连接段32被设置为呈台阶状;第二支臂43固定在连接段32的下台阶面上,且在中间段31的端面上构造可供有第二支臂43的端部穿装的安装孔301,并在下台阶面上沿下固定件3的长度方向间隔的设有若干挡板321,各挡板321与连接段32的上台阶间隔设置的,并在上台阶的台阶面上设有向各挡板321延伸的卡板322,且卡板322与挡板321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支臂43的直径;第二支臂43向下压装时,可驱使卡板322弹性变形而卡入卡板322和挡板321之间,卡板322可因弹性恢复而保持第二支臂43固定在下固定件3上。
[0043]
该弹性件4于车身上固定的一种结构为,在该车身的天窗导轨5上固设有供扭簧套装的扭簧安装部6。具体结构上,参考图1和图3所示,该扭簧安装部6包括安装基体,在该安装基体的侧面上固设有供上述扭簧基体41套装的安装柱,并在该安装柱上构造有中心孔,上述的扭簧安装部6还包括侧挡板61,该侧挡板61具有可固定插入上述中心孔内固定轴;上述的扭簧基体41套装在安装柱上后,侧挡板61可固定在安装基体上,从而完成扭簧基体41在该扭簧安装部6上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由扭簧基体41作为上固定件2的摆动中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为上固定件额外设置摆动轴,可进一步简化该车辆天窗结构的生产过程,并可避免摆动轴脱出的风险,同时,还能避免现有天窗上弹簧安装孔存在的漏水风险。
[0044]
扭簧安装部6在车身上的固定结构如图3所示,在天窗导轨5内固设有滑槽501,上述的扭簧安装部6夹置固定在滑槽501内;且为了避免扭簧安装部6从滑槽501内脱出,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5所示,在滑槽501的内侧壁上构造有凹槽502,并在扭簧安装部6上固设有斜面朝向下方的第一楔形块62,使得该扭簧安装件向下插入滑槽501内时,第一楔形块62可驱使滑槽501的侧壁弹性变形而滑入凹槽502内,滑槽501弹性恢复后,凹槽502的上侧壁可构成对第一楔形块62的阻挡,从而可限制第一楔形块62也即该扭簧安装部6从滑槽501内脱出,优选的,在滑槽501两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上述凹槽502,并对应的在扭簧安装部6的两相对侧上均设有上述的第一楔形块62。
[0045]
上述驱使两支臂相靠近而使挡风网本体1收拢的外力由固设在车辆的天窗玻璃上的压块7提供,具体的,压块7固定在天窗玻璃上,天窗玻璃闭合时,压块7随天窗玻璃移动而下压上固定件2,从而构成挡风网本体1的收拢;天窗玻璃开启时,压块7逐渐脱离上固定件2,上固定件2随第一支臂42的弹性恢复而向上摆动,从而构成了挡风网本体1的展开。
[0046]
本实施例对上述压块7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参考图6所示,该改进为,在压块7上固设有限位单元71,该限位单元71可构成对上固定件2沿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移的限制。具体结构上,上述的压块7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上述的限位单元71具体包括于两压块7的下表面上分别固设的、向下延伸的凸块,且各凸块挡置在上固定件2的外侧上,两压块7上的凸块可构成对该上固定件2的夹置。通过设置该限位单元71,可有效避免挡风网在展开或者收拢时发生晃动。
[0047]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固定件3在车身上较优的固定结构,具体的,在车辆上固设有天窗前框架8,该下固定件3固设在车身的天窗前框架8上,需要说的是,该天窗前框架8本身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下固定件3固定在天窗前框架8上的结构参考图7至图9所示所示,于车身的天窗前框架8上固设有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前后布置的第一夹板81和第二夹板82,第二夹板82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断续布置,于第一夹板81的、正对第二夹板82的侧面上固设有斜面朝上的若干第二楔形块811,各第二楔形块811与第二夹板82交错设置,也即各第二楔形块811分别位于相邻的练个第二夹板82之间。在下固固定件3安装时,下固定件3可越过第二楔形块811而卡入第一夹板81和第二夹板82之间,卡入第一夹板81和第二夹板82之间的下固定件向上脱出时,会受到第二楔形块811的阻挡,从而可保持固定在天窗前框架8上,通过将下固定件3按照上述结构固设在天窗前框架8上,可方便的进行下固定件3在车辆上的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楔形块811随天窗前框架8注塑成型时,优选采用x向抽芯,避免在天窗前框架8上形成向下的通孔,以避免车辆漏水。
[0048]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通过直接在挡风网本体1的上下边沿
处注塑成型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可在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成型的同时,完成上固定件2和挡风网本体1间,以及下固定件3和挡风网本体1间的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可简化挡风网的制作,同时还可使挡风网本体1与上、下固定件3间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此外,该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还可方便的安装在车辆上。
[0049]
实施例二
[0050]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
[0051]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在车辆上设置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天窗挡风网结构,便于车辆的生产成型。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