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滑动车载中控屏组件与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7760发布日期:2021-05-25 12:2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滑动车载中控屏组件与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中控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滑动车载中控屏组件与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日常出行中,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汽车中控屏是人们在开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种辅助设备,目前汽车座椅中控屏的形式一般分为内嵌到仪表板内部,或悬浮于仪表板上端两种形式。

但是这两种形式的中控屏的位置均不可调节,导致副驾驶上的乘员若想要看到中控屏时,需要侧着身体观看,导致使用不便。

现有的中控大屏解决了副驾驶乘员难以看到中控屏的缺点;但是在晚上行车时,由于中控大屏较大,会有些晃眼,从而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也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可滑动车载中控屏组件与汽车,旨在减少中控屏的晃眼程度的条件下,便于观看中控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控屏组件,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内设置有内磁环组,所述导管外设置有与所述内磁环组相互吸引的中控屏,所述内磁环组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所述导管移动,以使所述中控屏随着所述内磁环组的移动而移动。

可选地,所述中控屏包括中控屏本体和外磁环组,所述中控屏本体与所述外磁环组连接,所述外磁环组套设在所述导管外,并与所述内磁环组相互吸引。

可选地,所述导管的端部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气泵用于向所述导管内泵气以推动所述内磁环组。

可选地,所述气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气阀开关,所述气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导管的进气与出气。

可选地,所述导管的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将所述外磁环组限位于所述导管上。

可选地,所述导管的两端内均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将所述内磁环组限位于所述导管上。

可选地,所述内磁环组上周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内磁环组与所述导管之间,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导管的内壁相抵触。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中控屏组件。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中控屏组件中,由于导管内设置有内磁环组,内磁环组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着导管的长度方向移动;又由于导管外的中控屏与内磁环组相互吸引,所以在内磁环组沿着导管移动的同时,中控屏在内磁环组的吸引力作用下,可以沿着导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中控屏的位置可以改变。在驾驶位或副驾驶位的乘员需要观看中控屏播放的内容时,只需要使内磁环组在导管内滑动,即可移动中控屏的位置,不必改变姿势观看中控屏,给乘车人员带来便利;且中控屏较小,不会在夜晚晃眼,从而不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也提高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中控屏移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导管、内磁环组与外磁环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管;11、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2、气管;21、第一气管;22、第二气管;3、内磁环组;31、密封圈;4、气泵;5、中控屏;51、中控屏本体;52、外磁环组;6、气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1与图2,一种中控屏组件,包括导管1(参照图2-b),导管1内设置有内磁环组3,导管1外设置有与内磁环组3相互吸引的中控屏5,内磁环组3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导管1移动,以使中控屏5随着内磁环组3的移动而移动。

使用时,参照图1,以a侧为驾驶位、b侧为副驾驶位举例。当驾驶位的人员需要观看中控屏5上的播放内容时,将内磁环组3朝靠近a侧的方向移动,由于内磁环组3与中控屏5相互吸引,则中控屏5朝靠近a侧的方向移动,在中控屏5移动至驾驶位的人员便于观看的位置时,不再驱动内磁环组3移动;当副驾驶位的人员需要观看中控屏5上的播放内容时,将内磁环组3朝靠近b侧的方向移动,则中控屏5朝靠近b侧的方向移动,在中控屏5移动至副驾驶位的人员便于观看的位置时,不再驱动内磁环组3移动。

通过中控屏5的滑动,可以实现中控屏5的位置调节,当驾驶位的人员与副驾驶位的人员需要观看中控屏5上播放的内容时,只需移动中控屏5即可,不必通过调整坐姿来观看中控屏5播放的内容,给乘车人员带来便利。

示例地,参照图1与图2中的图2-e,中控屏5包括中控屏本体51和外磁环组52(参照图2-c与图2-d),中控屏本体51与外磁环组52连接,外磁环组52套设在导管1外,并与内磁环组3相互吸引。

内磁环组3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时,会带动外磁环组52移动,从而使得中控屏本体51移动;当内磁环组3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外磁环组52与内磁环组3相互吸引,则外磁环组52会立刻停止运动,不会再滑动。又由于内磁环组3位于导管1内,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外力撞击导致内磁环组3滑动),在内磁环组3未受到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将内磁环组3与外磁环组52相互吸引,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外磁环组52的影响,提高中控屏本体51的稳定性。

示例地,参照图1,导管1的端部通过气管2与气泵4连接,气泵4用于向导管1内泵气以推动内磁环组3;气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气阀开关6,气阀开关6用于控制导管1的进气与出气。

其中,气管2包括第一气管21与第二气管22,第一气管21连接于气泵4与导管1的一端之间,第二气管22连接于气泵4与导管1的另一端之间,两个气阀开关6分别设置于第一气管21与第二气管22上,气阀开关6可以为换向阀。

当驾驶位人员需观看中控屏5播放的内容时,打开第一气管21上的气阀开关6,气阀开关6导通第一气管21与导管1,则气泵4向导管1内泵气,泵入气管2内的气体推动内磁环组3朝靠近a侧的方向移动,则中控屏5朝靠近驾驶位的方向移动,在中控屏5移动至驾驶位的人员便于观看的位置后,关闭第一气管21上的气阀开关6,气阀开关6将气管2与外界空气导通,则气管2内的压缩气体泄入至外界空气中;当副驾驶位人员需观看中控屏5播放的内容时,打开第二气管22上的气阀开关6,气阀开关6导通第二气管22与导管1,则气泵4向导管1内泵气,泵入气管2内的气体推动内磁环组3朝靠近b侧的方向移动,则中控屏5朝靠近副驾驶位的方向移动,在中控屏5移动至副驾驶位的人员便于观看的位置后,关闭第二气管22上的气阀开关6,气阀开关6将气管2与外界空气导通,则气管2内的压缩气体泄入外界空气中。

通过气阀开关6的设置,可以改变气路,从而实现气管2的进气与出气;且在这个过程中,在移动中控屏5时,通过气泵4即可实现控制,不必人工移动,实现了中控屏5移动的智能化;另外通过气动控制中控屏5移动,可以使得该中控屏组件运行声音较小,提高了用户体验。

示例地,中控屏本体51沿着导管1移动时,若不对其进行阻挡,则可能会从导管1上脱离,由于中控屏本体51移动时,是通过内磁环组3与外磁环组52来实现移动,所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中控屏本体51进行限位。

方式一

参照图3中的3-a,在导管1的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第一限位部11用于将外磁环组52限位于导管1上。第一限位部11可以为周向设置于导管1两端表面的第一限位环,由于第一限位环凸出于导管1的表面,即可阻挡外磁环组52脱离导管1;第一限位部11也可以为设置于导管1两端表面的第一限位块,由于第一限位块凸出于导管1的表面,同样可以对外磁环组52起到阻挡作用。在此对第一限位部11的形状不做限制。

方式二

参照图3中的3-b,在导管1的两端内均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12用于将内磁环组3限位于导管1上。由于需要向气管2内泵气,因此第二限位部12不能完全堵塞导管1,使得气体可以通过第二限位部12,以进入导管1内部。第二限位部12可以为周向设置于导管1内壁上的第二限位环,也可以为设置于导管1内壁上的第二限位块。且不论为第二限位环还是第二限位块,均不能完全堵塞导管1,避免其影响到气泵4向导管1内泵气。

示例地,参照图2中的图2-a,内磁环组3上周向设置有密封圈31,密封圈31位于内磁环组3与导管1之间,密封圈31与导管1的内壁相抵触。由于内磁环组3是通过压缩气体的推动,才能在导管1内移动,所以通过密封圈311的设置,可以提高内磁环组3与导管1之间的密封性,减少气体从内磁环组3与导管1的缝隙之间泄出。

另外,内磁环组3在导管1内滑动时,为避免内磁环组3转动,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对内磁环组3进行限位。

方式一

将密封圈31设置为橡胶圈。通过橡胶圈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内磁环组3与导管1之间的密封性,也可以增加内磁环组3与导管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内磁环组3在导管1内转动的几率。

方式二

将内磁环组3的横截面设置为非圆形形状(例如椭圆、矩形或三角形等等),且将导管1空腔的横截面的形状设置为非圆形形状,导管1空腔的横截面大于内磁环组3的横截面,以供内磁环组3在导管1内移动。通过将内磁环组3与导管1空腔的横截面设置为非圆形的形状,可以对导管1进行限位,防止其在导管1内转动。

示例地,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中控屏组件。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汽车,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中控屏5的位置,在驾驶位或副驾驶位的乘员需要观看中控屏5播放的内容时,只需要使内磁环组3在导管1内滑动,即可移动中控屏5的位置,不必改变姿势观看中控屏5,给乘车人员带来便利;且中控屏5较小,不会在夜晚晃眼,从而不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也提高了行车安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