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2232发布日期:2021-02-09 21:3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后视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后视镜,通常是指汽车的智能后视镜,其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wifi或者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同时可以提供行车记录、gps定位、电子测速提醒、倒车可视、实时在线影音娱乐等功能的智能化的汽车后视镜,现在的智能后视镜有的采用汽车安全预警技术和北斗管控技术来实现智能控制。
[0003]
现有的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不具备一定的防护结构,使得当阳光折射时无法清晰的观看使用,同时容易沾染灰尘于镜面上,大大影响了后视镜自身干净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不具备一定的防护结构,使得当阳光折射时无法清晰的观看使用,同时容易沾染灰尘于镜面上,大大影响了后视镜自身干净度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包括智能后视镜本体、衔接块和导热垫,所述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前端中部设置有电子显示屏,且智能后视镜本体的顶端中部安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左侧衔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顶端外壁固定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顶端中部安置有把手,所述衔接块安置于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右侧中部,且衔接块的内壁镶嵌有转接珠,所述转接珠的右侧顶部衔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导热垫粘接于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后端外壁,且导热垫的后端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后端外壁左侧固定有限位凸起。
[0006]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减震弹簧、第二支撑杆、紧固螺丝、固定座和纳米无痕粘胶条,且第一支撑杆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外壁包裹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右侧设置有紧固螺丝,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外壁安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端外壁粘接有纳米无痕粘胶条。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直径小于第二支撑杆的内壁直径,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紧固螺丝构成固定结构。
[0008]
优选的,所述纳米无痕粘胶条紧密贴合于固定座的顶端外壁,且固定座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衔接块和转接珠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定位机构通过转接珠与衔接块构成转动结构,并且衔接块关于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外壁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0]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顶端中部与把手的底端外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盖通过导向杆与转轴构成旋转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导热垫紧密贴合于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后端外壁中部,且导热垫和散热片之间为固定连接,同时限位凸起关于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后端外壁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该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第一支撑杆可以关于第二支撑杆的内壁进行伸缩滑动,进而可以当高度调节一致时利用紧固螺丝将两者衔接固定起来,接着固定座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完成固定,利用纳米无痕粘胶条对该结构进行粘接,使得对称分布的定位机构可以对智能后视镜本体支撑和定位,保证该结构使用时更加稳定,同时纳米无痕粘胶条的粘性很强,且不会在拆装时车内顶部不会产生胶痕。
[0014]
2、该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通过转接珠和衔接块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智能后视镜本体的角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进而保证驾驶员开车时观察更加仔细和舒适,转轴和导向杆之间固定,将防护盖和导向杆关于转轴的外壁进行转动,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防护盖得以与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外表面相重合,进而可以方便驾驶员观察该智能后视镜,不会因阳光照射导致观看时刺激到眼部,并且有效防止灰尘和杂质吸附在智能后视镜本体,从而提高了电子显示屏表面的洁净度。
[0015]
3、该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通过导热垫的设置,可以将智能后视镜本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导出并传送至散热片上,利用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出去,进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进一步延长了该智能后视镜本体的实际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后视镜本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热垫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智能后视镜本体;2、电子显示屏;3、衔接块;4、转接珠;5、定位机构;501、第一支撑杆;502、减震弹簧;503、第二支撑杆;504、紧固螺丝;505、固定座;506、纳米无痕粘胶条;6、转轴;7、导向杆;8、防护盖;9、把手;10、限位凸起;11、导热垫;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包括智能后视镜本体1、电子显示屏2、衔接块3、转接珠4、定位机构5、第一支撑杆501、减震弹簧502、第二支撑杆503、紧固螺丝504、固定座505、纳米无痕粘胶条506、转轴6、导向杆7、防护盖8、把手9、限位凸起10、导热垫11和散热片12,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电子显示屏2,且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顶端中部安置有转轴6,转轴6的外壁左侧
衔接有导向杆7,且导向杆7的顶端外壁固定有防护盖8,防护盖8的顶端中部安置有把手9,衔接块3安置于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右侧中部,且衔接块3的内壁镶嵌有转接珠4,转接珠4的右侧顶部衔接有定位机构5,导热垫11粘接于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后端外壁,且导热垫11的后端设置有散热片12,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后端外壁左侧固定有限位凸起10,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支撑杆501、减震弹簧502、第二支撑杆503、紧固螺丝504、固定座505和纳米无痕粘胶条506,且第一支撑杆501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减震弹簧502,第一支撑杆501的顶端外壁包裹有第二支撑杆503,且第二支撑杆503的底端右侧设置有紧固螺丝504,第二支撑杆503的顶端外壁安置有固定座505,且固定座505的顶端外壁粘接有纳米无痕粘胶条506,第一支撑杆501的外壁直径小于第二支撑杆503的内壁直径,且第一支撑杆501和第二支撑杆503通过紧固螺丝504构成固定结构,纳米无痕粘胶条506紧密贴合于固定座505的顶端外壁,且固定座505和第二支撑杆503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第一支撑杆501可以关于第二支撑杆503的内壁进行伸缩滑动,进而可以当高度调节一致时利用紧固螺丝504将两者衔接固定起来,接着固定座505与第二支撑杆50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完成固定,利用纳米无痕粘胶条506对该结构进行粘接,使得对称分布的定位机构5可以对智能后视镜本体1支撑和定位,保证该结构使用时更加稳定,同时纳米无痕粘胶条506的粘性很强,且不会在拆装时车内顶部不会产生胶痕;
[0022]
衔接块3和转接珠4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定位机构5通过转接珠4与衔接块3构成转动结构,并且衔接块3关于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外壁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通过转接珠4和衔接块3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角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进而保证驾驶员开车时观察更加仔细和舒适,防护盖8的顶端中部与把手9的底端外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盖8通过导向杆7与转轴6构成旋转结构,由于防护盖8采用遮光材料制成,转轴6和导向杆7之间固定,将防护盖8和导向杆7关于转轴6的外壁进行转动,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防护盖8得以与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外表面相重合,进而可以方便驾驶员观察该智能后视镜,不会因阳光照射导致观看时刺激到眼部,并且有效防止灰尘和杂质吸附在智能后视镜本体1,从而提高了电子显示屏2表面的洁净度,导热垫11紧密贴合于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后端外壁中部,且导热垫11和散热片12之间为固定连接,同时限位凸起10关于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后端外壁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通过导热垫11的设置,可以将智能后视镜本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导出并传送至散热片12上,利用散热片12将热量散发出去,进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进一步延长了该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实际使用寿命。
[0023]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汽车安全预警及北斗管控的车用智能后视镜,首先第一支撑杆501可以关于第二支撑杆503的内壁进行伸缩滑动,进而可以当高度调节一致时利用紧固螺丝504将两者衔接固定起来,接着固定座505与第二支撑杆50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完成固定,利用纳米无痕粘胶条506对该结构进行粘接,使得对称分布的定位机构5可以对智能后视镜本体1支撑和定位,保证该结构使用时更加稳定,同时纳米无痕粘胶条506的粘性很强,且不会在拆装时车内顶部不会产生胶痕,接着第一支撑杆501的端部与转接珠4相固定,其中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衔接块3,通过转接珠4和衔接块3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角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进而保证驾驶员开车时观察更加仔细和舒适,接着当阳光的照射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时,通过转轴6和导向杆7之间固定,将防护盖8和导向杆7关于转轴6的外壁进行转动,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防护盖8
得以与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外表面相重合,进而可以方便驾驶员观察该智能后视镜,不会因阳光照射导致观看时刺激到眼部,并且有效防止灰尘和杂质吸附在智能后视镜本体1,从而提高了电子显示屏2表面的洁净度,同时导热垫11的设置,可以将智能后视镜本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导出并传送至散热片12上,利用散热片12将热量散发出去,进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进一步延长了该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实际使用寿命,最后限位凸起10对称分布在智能后视镜本体1的后端外壁左右两侧,进而可以避免与其他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导致外壳磨损。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