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5629发布日期:2021-08-17 13:3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花纹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轮胎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车辆上唯一与路面接触的零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保证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同时作为耗损件,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行成本,同时轮胎作为汽车与道路之间的圆形弹性连接体,是汽车的行走结构。首先,轮胎它向地面传递汽车的驶动、牵引、加速、转向和刹车的作用力,如:驱动力、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等功能;其次,轮胎必需能使汽车在各种气候、路面和速度下行驶自如、操纵稳定和高速安全的功能;再次,轮胎必需起到缓冲震动、减少噪音,乘坐舒适的功能。而轮胎花纹结构是轮胎体现这些功能的主要表达形式。

传统的轮胎花纹千变万化,但是防滑性能欠缺,当路面有水时,目前所用轮胎的花纹沟槽不利水的排出,而在轮胎下形成水垫,降低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

长时间驾驶汽车轮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在驾驶过程中轮胎会与汽车本身产生共振,降低了安全系数。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防滑排水性能好、减少轮胎共振和生热的轮胎花纹结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优化方案,一种轮胎花纹结构,包括第一排水纵槽、第二排水纵槽和第一胎肩花纹块,还包括横槽;

所述的横槽与第一排水纵槽和第二排水纵槽连通设置;

所述的横槽设有多个;

所述的横槽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胎肩花纹块上;

所述的横槽为波浪形结构;

所述的横槽靠近第一排水纵槽的一端的端口小于的横槽远离第一排水纵槽的一端的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槽两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分别为∠b’和∠b;

所述的∠b’和∠b为1°~10°。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央肋骨花纹块、第一胎肩花纹块和第二胎肩花纹块;

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沿轮胎的外圆周向分布;

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对称分布于中央肋骨花纹块的两侧;

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的远离中央肋骨花纹块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a;

所述的∠a为5°~10°;

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的靠近中央肋骨花纹块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a’;

所述的∠a’为5°~10°。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设置于第一胎肩花纹块和第二胎肩花纹块之间;

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沿轮胎的外圆周向分布;

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对称分布于中央肋骨花纹块的两侧;

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的远离中央肋骨花纹块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c’;

所述的∠c’为5°~15°;

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的靠近中央肋骨花纹块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c;

所述的∠c为5°~10°。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胎肩花纹块上设有多个减噪槽;

所述的减噪槽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减噪槽远离第二排水纵槽的一端延伸至轮胎的外侧侧壁上;

所述的减噪槽靠近第二排水纵槽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一侧;

所述的减噪槽的两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分别为∠f’和∠f;

所述的∠f’和∠f为1°~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噪槽包括第一减噪槽、第二减噪槽和第三减噪槽;

所述的第一减噪槽的中线与所述的第二减噪槽的中线倾斜设置;

所述的第二减噪槽的中线和第三减噪槽的中线倾斜设置;

所述的第一减噪槽的中线与第三减噪槽的中线平行设置;

所述的第一减噪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减噪槽的宽度;

所述的第二减噪槽的宽度大于第三减噪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相邻的横槽之间设有填充花纹a;

所述的填充花纹a设有多个;

所述的填充花纹a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

所述填充花纹a设置于横槽的两端;

所述的填充花纹a与所述的轮胎的外圆的周向倾斜设置;

所述的填充花纹a内设有减震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胎肩花纹块上设有多个填充花纹b;

所述的填充花纹b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填充花纹b设置于第二排水纵槽和第三排水纵槽之间;

所述的填充花纹b内设有减震钢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横槽将轮胎面上的水流入第二排水纵槽中,同时第一排水纵槽、第二排水纵槽和第三排水纵槽可将轮胎上的水排出,防止形成水垫;

而且横槽将轮胎面分割成的花纹结构能够有效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车辆的地面抓着力;

花纹块稳定条能在车辆高速变道或者是过弯时,胎肩宽大的花纹块和花纹块稳定条设计令花纹块蠕动轻微,从而确保车辆稳定性给驾驶者带来精准的驾驶感觉;

填充花纹和填充花纹上的减震钢片可以有效的降低轮胎转动时产生的热量,同时也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减噪槽的变节距序列设计,分散道路噪音,降低振动,提高驾驶舒适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轮胎花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轮胎花纹结构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一种轮胎花纹结构的b-b'截面示意图;

图4是一种轮胎花纹结构的c-c'截面示意图;

图5是一种轮胎花纹结构的f-f'截面示意图;

图中,

1-中央肋骨花纹块,2-第一排水纵槽,3-第一胎肩花纹块,4-第二胎肩花纹块,5-第三排水纵槽,6-第二排水纵槽,31-横槽,32-填充花纹a,41-减噪槽,42-填充花纹b,43-花纹块稳定条,411-第一减噪槽,412-第二减噪槽,413-第三减噪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轮胎花纹结构,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轮胎花纹结构,包括中央肋骨花纹块1、第一胎肩花纹块3和第二胎肩花纹块4,所述的中央肋骨花纹块1的外表面上刻有轮胎尺寸标识,所述的第一胎肩花纹块3和第二胎肩花纹块4依次对称分布于中央肋骨花纹块1的两侧,所述的中央肋骨花纹块1、第一胎肩花纹块3和第二胎肩花纹块4沿轮胎的外圆周向分布。

所述的中央肋骨花纹块1和第一胎肩花纹块3之间设有第一排水纵槽2,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沿轮胎的外圆周向分布,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对称分布于中央肋骨花纹块1的两侧,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的远离中央肋骨花纹块1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a,所述的∠a为5°~10°;

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的靠近中央肋骨花纹块1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a’,所述的∠a’为5°~10°;

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的深度fd1为1mm~20mm,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的上表面宽度fw1为10mm~20mm;

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的槽底与两侧侧壁之间设有r角r2,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的∠a、∠a’、fd1和fw1的确定,从而确保了槽底r2角的弧度,避免沟底应力集中。

所述的第一胎肩花纹块3和第二胎肩花纹块4之间设有第二排水纵槽6,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沿轮胎的外圆周向分布,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对称分布于中央肋骨花纹块1的两侧,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的远离中央肋骨花纹块1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c’,所述的∠c’为5°~15°;

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的靠近中央肋骨花纹块1一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为∠c,所述的∠c为5°~10°;

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的深度fd3为1mm~20mm,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的上表面宽度fw3为10mm~20mm;

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的槽底与两侧侧壁之间分别设有r角r3和r4,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的∠c、∠c’、fd3和fw3确定,从而确保了沟底r3和r4角的弧度,避免沟底应力集中。

所述的第一胎肩花纹块3上设有有多个横槽31,所述的横槽31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横槽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排水纵槽2和第二排水纵槽6联通设置,所述的横槽31为波浪形结构,所述的横槽31靠近第一排水纵槽2的一端的端口小于所述的横槽31远离第一排水纵槽2的一端的端口。

所述的横槽31的两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分别为∠b’和∠b,所述的∠b’和∠b为1°~10°;所述的横槽31的深度fd2为1mm~20mm,所述的横槽31的上表面宽度fw2为1mm~10mm;

所述的横槽31的槽底与两侧侧壁之间设有r角r2,所述的横槽31的∠b、∠b’、fd2和fw2确定,从而确保了沟底r2角的弧度,避免沟底应力集中。

所述的两个相邻的横槽31之间设有填充花纹a32,所述的填充花纹a32设有多个,所述的填充花纹a32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横槽31的两端口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填充花纹a32,所述的填充花纹a32与所述的轮胎的外圆的周向倾斜设置,所述的填充花纹a32内设有减震钢片,所述的减震钢片可以有效的降低轮胎转动时产生的热量,同时也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共振。

所述的第二胎肩花纹块4上设有多个减噪槽41,所述的减噪槽41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减噪槽41远离第二排水纵槽6的一端延伸至轮胎的外侧侧壁上,所述的减噪槽41靠近第二排水纵槽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一侧;

所述的减噪槽41包括第一减噪槽411、第二减噪槽412和第三减噪槽413,所述的第一减噪槽411的中线与所述的第二减噪槽412的中线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二减噪槽412的中线和第三减噪槽413的中线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减噪槽411的中线与第三减噪槽413的中线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减噪槽411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减噪槽412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减噪槽412的宽度大于第三减噪槽413的宽度。

所述的减噪槽41的两侧槽壁与法线的夹角分别为∠f’和∠f,所述的∠f’和∠f为1°~10°;所述的减噪槽41的深度fd4为1mm~20mm,所述的减噪槽41的上表面宽度fw4为1mm~10mm;

所述的减噪槽41的槽底与两侧侧壁之间设有r角r5,所述的减噪槽41的∠f、∠f’、fd4和fw4确定,从而确保了沟底r5角的弧度,避免沟底应力集中。

所述的第二胎肩花纹块4上设有第三排水纵槽5,所述的第三排水纵槽5沿轮胎的外圆周向设置,所述的第三排水纵槽5的宽度小于所述的第二排水纵槽6和第一排水纵槽2的宽度,所述的第三排水纵槽5靠近第二排水纵槽6一侧设置;

所述的第二胎肩花纹块4上设有多个填充花纹b42,所述的填充花纹b42沿轮胎的外圆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填充花纹b42设置于第二排水纵槽6和第三排水纵槽5之间,所述的填充花纹b42内设有减震钢片,所述的减震钢片可以有效的降低轮胎转动时产生的热量,同时也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共振;

所述的第二胎肩花纹块4上设有多个花纹块稳定条43,所述的花纹块稳定条43设置于所述的填充花纹b42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减噪槽42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轮胎在雨天或湿滑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纵槽2、第二排水纵槽6和第三排水纵槽5排出轮胎表面,防止形成水垫,横槽31同时将轮胎面上的水流入第二排水纵槽6中,而且横槽31将轮胎面分割成的花纹结构能够有效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车辆的地面抓着力,花纹块稳定条43能在车辆高速变道或者是过弯时,胎肩宽大的花纹块和花纹块稳定条设计令花纹块蠕动轻微,从而确保车辆稳定性给驾驶者带来精准的驾驶感觉;

填充花纹b42和填充花纹a31上的减震钢片可以有效的降低轮胎转动时产生的热量,同时也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减噪槽41的变节距序列设计,分散道路噪音,降低振动,提高驾驶舒适性。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