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1381发布日期:2021-05-07 19:4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厢式车、专用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帘布车市场快速的发展,整体帘布厢式车使用隐藏式的锁紧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其使用要求,其帘布外观统一美观,也得到用户的青睐,国内市场用于整体帘布厢式车的前移动框架结构的锁紧装置很多,但大多锁紧装置都存在操作繁琐、占用厢体内部空间大以及结构较重的问题,且厢体的前厢部分在受到外力变形后,前移动框架通过锁紧装置很难锁紧贴实,或容易导致锁紧处漏水现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体帘布厢式车的使用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锁紧结构,并应用到厢式车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整体帘布厢式车前移动框架结构与厢体的前厢锁紧机构为隐藏式结构,在厢体底架下部设置有锁紧把手,通过把手的转动带动厢内的锁紧压板将前移动框架与前厢锁紧,相比以往结构可大大减轻重量,且占用内部空间小,安装及更换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包括锁杆和转动手柄;

锁杆:外环面上下两端与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且锁杆的外环面前端上下两端与中部固定安装有压紧板,锁杆的外环面上端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下环面与上侧的固定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锁杆的下端外环面转动连接有支座,且支座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

转动手柄:上表面左侧与支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且转动手柄的上表面左侧中部与锁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手柄的外表面中部安装有插销。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安装于外部车厢的外侧面,且固定支座的左侧面开设有与插销的端部对应卡接的卡孔。设置的固定支座通过与插销的卡接将转动手柄的位置锁定,从而使锁杆的位置固定,避免锁杆转动而导致压紧板松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三角加固筋板,所述三角加固筋板设置于固定支座的右侧面,且三角加固筋板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设置的三角加固筋板能够对固定支座进行加固,避免固定支座由于车辆颠簸出现松动或掉落而影响锁紧结构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安装于下侧的固定板的下表面左侧后端,且第一限位板与压紧板相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能够避免压紧板打开幅度过大而导致锁杆与压紧板损坏。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安装于支座的下端面后侧,且第二限位板的前端与转动手柄的后侧面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板能够避免转动手柄转动幅度过大而影响锁紧结构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整体帘布厢式车前移动框架结构与厢体的前厢锁紧机构为隐藏式结构,能够降低锁紧装置与外部物体的碰撞几率,从而使其安全性较高。

2、该锁紧装置在厢体底架下部设置有锁紧把手,通过把手的转动带动厢内的锁紧压板将前移动框架与前厢锁紧。

3、该锁紧装置相比以往结构可大大减轻重量,且占用内部空间小,安装及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杆、2固定板、3压紧板、4定位环、5支座、6转动手柄、7插销、8固定支座、9三角加固筋板、10第一限位板、11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包括锁杆1和转动手柄6;

锁杆1:外环面上下两端与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且锁杆1的外环面前端上下两端与中部固定安装有压紧板3,锁杆1的外环面上端设置有固定环4,且固定环4的下环面与上侧的固定板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锁杆1的下端外环面转动连接有支座5,且支座5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限位板10,第一限位板10安装于下侧的固定板2的下表面左侧后端,且第一限位板10与压紧板3相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10能够避免压紧板3打开幅度过大而导致锁杆1与压紧板3损坏。

转动手柄6:上表面左侧与支座5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且转动手柄6的上表面左侧中部与锁杆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手柄6的外表面中部安装有插销7。还包括固定支座8,固定支座8安装于外部车厢的外侧面,且固定支座8的左侧面开设有与插销7的端部对应卡接的卡孔。设置的固定支座8通过与插销7的卡接将转动手柄6的位置锁定,从而使锁杆1的位置固定,避免锁杆1转动而导致压紧板3松动。还包括三角加固筋板9,三角加固筋板9设置于固定支座8的右侧面,且三角加固筋板9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设置的三角加固筋板9能够对固定支座8进行加固,避免固定支座8由于车辆颠簸出现松动或掉落而影响锁紧结构的正常使用。还包括第二限位板11,第二限位板11安装于支座5的下端面后侧,且第二限位板11的前端与转动手柄6的后侧面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板11能够避免转动手柄6转动幅度过大而影响锁紧结构的使用。

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手柄6使锁杆1转动,锁杆1的转动带动压紧板3进行转动,当压紧板3压紧车厢帘布端部时,通过插销7与固定支座8的卡接将转动手柄6的位置锁定,从而将锁杆1与压紧板3的位置进行锁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杆(1)和转动手柄(6);

锁杆(1):外环面上下两端与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且锁杆(1)的外环面前端上下两端与中部固定安装有压紧板(3),锁杆(1)的外环面上端设置有固定环(4),且固定环(4)的下环面与上侧的固定板(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锁杆(1)的下端外环面转动连接有支座(5),且支座(5)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

转动手柄(6):上表面左侧与支座(5)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且转动手柄(6)的上表面左侧中部与锁杆(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手柄(6)的外表面中部安装有插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座(8),所述固定支座(8)安装于外部车厢的外侧面,且固定支座(8)的左侧面开设有与插销(7)的端部对应卡接的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角加固筋板(9),所述三角加固筋板(9)设置于固定支座(8)的右侧面,且三角加固筋板(9)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板(10),所述第一限位板(10)安装于下侧的固定板(2)的下表面左侧后端,且第一限位板(10)与压紧板(3)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板(11),所述第二限位板(11)安装于支座(5)的下端面后侧,且第二限位板(11)的前端与转动手柄(6)的后侧面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帘布厢式车用前锁紧结构,包括锁杆和转动手柄;锁杆:外环面上下两端与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且锁杆的外环面前端上下两端与中部固定安装有压紧板,锁杆的外环面上端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下环面与上侧的固定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锁杆的下端外环面转动连接有支座,且支座的后侧面与外部车厢的表面固定连接;整体帘布厢式车前移动框架结构与厢体的前厢锁紧机构为隐藏式结构,在厢体底架下部设置有锁紧把手,通过把手的转动带动厢内的锁紧压板将前移动框架与前厢锁紧,相比以往结构可大大减轻重量,且占用内部空间小,安装及更换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雷;王鑫强;艾飞鸽;汝蒙亚;朱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2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