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碰撞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8053发布日期:2021-05-25 12:3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底盘碰撞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底盘碰撞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由于设计的不同,导致不同品牌型号的汽车底盘最低位置各不相同,在行车过程中,底盘最低位置经常会被路上凸起的障碍物刮碰,给底盘带来伤害。有的汽车底盘最低位置可通过增加护板的形式进行保护,但是如排气管位置的三元催化器等,由于需要进行散热,不能在此位置增加护板,常有底盘较低的家用小轿车三元催化器部位被路上的石块撞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汽车底盘碰撞预警装置,该装置可对汽车底盘脆弱部位进行碰撞预判,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汽车底盘受损,同时还不影响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底盘碰撞预警装置,包括碰撞感应装置、保护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碰撞感应装置包括底座ⅰ、调节座、碰撞杆及碰撞球;所述底座ⅰ倒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调节座与底座ⅰ活动连接;所述碰撞杆的上部伸入调节座内,并与所述调节座铰接;所述碰撞球设置在碰撞杆的下端;在所述调节座内设有碰撞感应开关;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底座ⅱ、电缸及保护块;所述底座ⅱ向下倾斜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电缸设置在底座ⅱ内,且推杆与所述底座ⅱ的内壁平行,并伸出所述底座ⅱ;所述保护块设置在电缸推杆的端部;所述碰撞感应装置、保护装置及汽车底盘最低处的需保护部位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碰撞感应开关及电缸均连控制系统。

所述碰撞球可预先碰撞障碍物,随后通过所述碰撞杆触碰碰撞感应开关,最后控制所述电缸带动保护块伸出,对所述需保护部位进行保护;所述调节座可调节伸出底座的长度,以匹配所述需保护部位的高度;所述碰撞球碰到障碍物后碰撞杆绕铰接部位向前摆动,上部触碰到碰撞感应开关;所述保护块用以保护需保护部位,减轻碰撞带来的伤害;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电缸的推杆收缩,将所述保护块带入底座ⅱ内,不影响所述需保护部位的散热;以车头位置为前方,所述碰撞感应装置设置在保护装置前,且二者相距较远;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需保护部位前,且二者相距较近;所述控制系统可以为汽车的车机系统,也可以为独立系统,为独立系统时可采用单片机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调节座与底座ⅰ套接,并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调节座可在底座ⅰ内伸缩调节长度后,由所述固定螺栓加以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碰撞杆与调节座的铰接部位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可将发生碰撞并倾斜后的碰撞杆带回原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碰撞球的最低位置与需保护部位的最低位置平齐。如此设计可模拟需保护部位的碰撞,如所述碰撞球发生碰撞,则说明此时路面上的障碍物会碰撞所述需保护部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电缸的底部与汽车底盘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可以使电缸在保护块发生碰撞后位置偏移,并立即回位,而不会使所述电缸因碰撞损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保护块的最低位置比需保护部位低,并向所述需保护部位方向倾斜。如此设计可更好的保护所述需保护部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保护块朝向需保护部位的一侧为软质材料,另一侧外部包裹有铁皮。所述软质材料可以为软质泡沫或者软质塑料;所述铁皮起到保护保护块碰撞面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碰撞预警装置的使用方法:

汽车在行驶时,如遇到路面存在较高障碍物,此时障碍物先碰到碰撞球,使得碰撞杆绕与调节座的铰接部位转动;碰撞杆的上部摆动后触碰碰撞感应开关;此时控制系统接收到相应的电信号,立即控制电缸的推杆带动保护块伸出,挡在需保护部位前;随后障碍物碰到保护块,而不会直接刮碰到需保护部位;如碰撞球不再发生碰撞,则电缸将保护块带回,确保需保护部位的散热正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碰撞感应装置及保护装置的配合,可以事先模拟需保护部位的碰撞,并及时对需保护部位进行保护,防止汽车底盘低处脆弱的部位被路上的障碍物撞坏。

2.本实用新型在一般状态下保护块向上收回,不会影响汽车底盘如三元催化器等部件的散热。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并具备高度调节功能,可任意适应不同汽车底盘及需保护位置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碰撞感应装置,2-保护装置,3-底座ⅰ,4-调节座,5-碰撞杆,6-碰撞球,7-碰撞感应开关,8-固定螺栓,9-底座ⅱ,10-电缸,11-保护块,12-需保护部位,13-铁皮,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底盘碰撞预警装置,包括碰撞感应装置1、保护装置2及控制系统;所述碰撞感应装置1包括底座ⅰ3、调节座4、碰撞杆5及碰撞球6;所述底座ⅰ3倒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调节座4与底座ⅰ3活动连接;所述碰撞杆5的上部伸入调节座4内,并与所述调节座4铰接;所述碰撞球6设置在碰撞杆5的下端;在所述调节座4内设有碰撞感应开关7;所述保护装置2包括底座ⅱ9、电缸10及保护块11;所述底座ⅱ9向下倾斜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电缸10设置在底座ⅱ9内,且推杆与所述底座ⅱ9的内壁平行,并伸出所述底座ⅱ9;所述保护块11设置在电缸10推杆的端部;所述碰撞感应装置1、保护装置2及汽车底盘最低处的需保护部位12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碰撞感应开关7及电缸10均连控制系统。

所述调节座4与底座ⅰ3套接,并设有固定螺栓8。

所述碰撞杆5与调节座4的铰接部位设有回位弹簧。

所述碰撞球6的最低位置与需保护部位12的最低位置平齐。

所述保护块11的最低位置比需保护部位12低,并向所述需保护部位12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汽车在行驶时,如遇到路面存在较高障碍物,此时障碍物先碰到碰撞球6,使得碰撞杆5绕与调节座4的铰接部位转动;碰撞杆5的上部摆动后触碰碰撞感应开关7;此时控制系统接收到相应的电信号,立即控制电缸10的推杆带动保护块11伸出,挡在需保护部位12前;随后障碍物碰到保护块11,而不会直接刮碰到需保护部位12;如碰撞球6不再发生碰撞,则电缸10将保护块11带回,确保需保护部位12的散热正常。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电缸10的底部与汽车底盘之间连接有弹簧14。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保护块11朝向需保护部位12的一侧为软质材料,另一侧外部包裹有铁皮13。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电缸10的底部与汽车底盘之间连接有弹簧14。所述保护块11朝向需保护部位12的一侧为软质材料,另一侧外部包裹有铁皮13。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