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7725发布日期:2021-05-11 14:4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的可折叠车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



背景技术:

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卫生间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

由于我国房车是有国外引进的,其发展起步较晚:我国房车起步于2000年,2007年我国房车拥有量为1550辆,2010年达到4000多辆,截止到2011年8月,我国房车拥有量约为5000辆,近四五年我国房车拥有量年均增幅超过40%。但相对于我国7000多万的汽车保有量,房车市场处于萌动阶段,其比重不足万分之一。

因此房车在我国可以说是属于是空白市场,在这一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房车在配置时,在其箱体内配置的居家设施是根据箱式的结构、箱式的大小进行设备配套的,而由于房车基础功能是可进行移动的,需要能够搭载在底架上的箱体,因此这就对其空间(既长、宽、高)有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又需要容纳较多的居家设施、还要预留适当的活动空间,这就又对空间提出要求,要求空间要尽量的大;因此,两种要求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只能是尽量压缩居住空间、活动空间来确保居家设施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而基于上述问题,对于车厢的拓展便显得极为重要,车厢拓展既车厢可通过变形、折叠等方式使其内部可用空间增大的一种手段,而在众多的车厢拓展形式中,又大致分为侧面拓展和顶部拓展两种形式,对于车厢的顶部拓展,其一般拓展的仅仅为起居室的拓展,该种形式的拓展,一般是对具有而成空间的起居室的拓展;对于车厢的侧面拓展,其拓展的一般是对活动区的拓展,其中对于活动区的拓展空间要比起居室拓展的空间要大,因此目前对于横向拓展空间的车厢研究相对较多一些,但是尽管研究较多,但是绝大部分拓展结构存在拓展步骤繁琐、结构复杂、故障率高;而且关键是形式太过单一,对于多种多样的房车,能够实施的拓展方式少之又少;最后,就是造价问题,因为拓展就涉及到密封问题、结构问题,因此往往可拓展的房车成本往往要高的多,而且制造起来比较困难,市场上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该车厢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房车的空间拓展,该结构操作简单,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丰富了房车车厢的拓展形式;本申请中空间的拓展尤为简单,实施技术难度低,成本低,直接降低了拓展型房车的门槛。

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包括车厢,拓展布,立架;所述车厢侧壁设有向下翻折而打开的侧板,侧板打开后作为拓展空间的底部;

在车厢的敞口、侧板边沿连接有拓展布;拓展布将侧板、侧向围连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所述侧板设有立架,立架与侧板垂直。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车厢通过铰接轴连接。

进一步,在侧板上外壁设有用于连接支腿的工装孔,侧板打开后,支腿安装在工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拓展布具有防雨、隔热、保温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拓展布分为三层,包括最外层的防水层、中间的夹层、以及里衬层。

优选地,所述立架与侧板铰接连接,侧板展开后,立架翻折立起至与侧板垂直的状态,将拓展布撑起,形成拓展空间;侧板关闭后,立架翻折为与侧板平行的状态。

进一步,立架为梯形的门形框架结构,其中上小下宽。

进一步,所述立架上的底部向下翻转的铰接有限位支脚,限位支脚通过连杆连接,相应的,在侧板上相应位置处设有限位卡槽、折叠卡槽。

优选地,所述侧板位于车厢的左侧、右侧或后侧的任意一侧或两侧。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车厢之间设有用于锁止侧板的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

第一、本申请中,拓展空间采用拓展布(软质可折叠)与车厢既侧板连接,在需要拓展时,只需要将侧板下翻至属于水平状态,然后将立架翻折立起,即可达到撑起拓展布的目的,该种拓展结构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极大的简化了结构,而且拓展操作也简化了不少,只需两步即可完成拓展。

第二、本申请中,立架的设置,是本申请中的关键,其可以将拓展布撑起,形成一个独立空间,立架在不使用时,其是镶嵌在侧板内的,这样极大的节省了空间与提升美观性。

第三、本申请中,限位支脚的作用对立架其限位制成作用,当立架处于立式状态时,其对立架可进行位置上的锁定,使其保持立式状态不变,当需要折叠时,将限位支脚从限位卡槽内拉出,然后折叠立架即可完成收纳。

第四、本申请中,限位支脚还可通过与液压杆连接,通过电控实现对拓展布的撑起,结构简单好用,经测试,在手动情况下,完全避免了故障率问题,在电动状态下,唯一的故障率就是液压杆本身存在的故障率,整体结构运行比较流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装拓展布后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与立架连接(立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与立架折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后侧拓展示意图。

图中,车厢1,侧板1-1,限位支脚1-2,连杆1-3,限位卡槽1-4,折叠卡槽1-5,拓展布2,立架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实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实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是本专利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四周”、“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考图1-5所示,本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包括车厢1,拓展布2,立架3,其中车厢1搭载在车架上,在车厢1的一侧预留有;结构如下:在车厢1侧壁设有侧板1-1,侧板1-1与车厢1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车厢1下方,侧板1-1通过下翻而打开;因打开后的侧板1-1是作为了拓展空间的地板,需要具有一定的承力强度,因此当侧板1-1打开至与车厢1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后,在侧板1-1下方加装有支腿;

在车厢1的侧壁、侧板1-1边沿连接有拓展布2;拓展布2将侧板1-1、侧向围连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拓展布2为一个类似梯形结构,上小下大,该种形式的拓展布2无论是打开还是折叠,都是比较容易的。

其中,当将侧板1-1打开后,拓展布2由于质地较软,是处于塌陷状态,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个撑起或撑开,这样才能使拓展后的空间够大,不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在侧板1-1上(具体位于侧板1-1外侧边沿处)铰接有立架3,立架3既可以翻转至与侧板1-1垂直状态进行拓展布2的支撑,也可以翻转至与侧板1-1平行状态镶嵌到侧板1-1内,使得侧板1-1形成为一个平面;此外,为了更容易的撑起拓展布2,立架3设置为梯形的门形框架结构,其中上小下宽,这样在撑起拓展布2是相对容易的,相应的,拓展布2的构造也设置为上小下宽式结构。

在本申请中,考虑到立架3在立起后,需要持续保持竖立状态不变,因此需要对立架3设置一个能够锁定其位置的机构,具体机构如下:在立架3的底部可以向下翻转的铰接有限位支脚1-2,限位支脚1-2的自由端通过连杆1-3连接,相应的,在侧板1-1上相应位置处设有限位卡槽1-4、折叠卡槽1-5,既立架3位于竖直状态时,连杆1-3可以卡合在限位卡槽1-4内,确保立架3处于竖直状态无法动作,当立架3折叠后,侧连杆1-3可以位于折叠卡槽1-5内,使得立架3能够凭证的嵌入到侧板1-1上,形成一个平面,这样整体看上去更加美观,同时还能够解决该问题,本申请中的限位支架的自由端还可以水平的与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或丝杆连接,其中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或丝杆的另一端与侧板1-1铰接连接,这样就实现了电控打开立架3或折叠,更加方便,该种形式由于不具备径向应力,因此其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或丝杆连接的使用可靠性更好。

在本申请中,拓展布2要具有防雨、隔热、保温的作用,因此设置拓展布2由三层构成,最外层是防水层,避免下雨天雨水进入到车厢1内、中间是夹层,用于隔热保温、最里层是内衬层,用于对车厢1内部的装饰,起到美观整齐高端的作用。

在本申请中,侧板1-1位于车厢1的左侧、右侧或后侧的任意一侧或两侧,既既可以在车厢1的左或右侧进行拓展,也可以在车厢1的尾部进行拓展,同时还能够对车厢1的尾部以及左侧或右侧同时进行拓展,具体依据实际需求而实施。

在本申请中,考虑到侧板1-1上翻折叠后,侧板1-1需要与侧向进行锁止,否则在房车行进过程中,道路颠簸可能会造成侧板1-1被颠开,因此在侧板1-1(相当于一扇门或开扇)与车厢1之间设有用于锁止侧板1-1的锁止机构(图中未示出),如锁销、电磁锁等任意能够将开扇与进行连接的机构。

本申请在实施时,达到目的地后,只需要两步甚至一步就可以对房车实现快速拓展了,第一步是将侧板1-1下翻打开,然后在侧板1-1下方加装上支腿;第二步是将立架3立起即可,如果采用电控形式,立架3通过电控即可立起,只需认为操作一步即可,实施起来非常方便,同时由于拓展布2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密封问题上,本申请是不用担心的。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专利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