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7051发布日期:2021-10-27 18:2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


背景技术:

2.随着家用汽车迅速普及,用户对汽车的内饰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副仪表盘下方的储物盒通常采用卷帘式滑盖。卷帘式滑盖在使用过程中,卷帘骨架硬胶在导轨槽里运动,硬胶与硬胶摩擦,硬胶不具备变形特征,卷帘操作起来手感较差。
3.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111152705a中公开了一种卷帘盖板及卷帘杯托总成及汽车。该卷帘盖板包括面板和骨架,面板为软胶,骨架为硬胶,骨架两侧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滑块,滑块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凸起,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凸起包括硬胶凸起和软胶凸起,第一骨架的滑块上设有硬胶凸起,第二骨架的滑块上设有软胶凸起,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按一定比例间隔设置。该卷帘盖板开启所需滑动力适中,滑行顺畅,并且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加工方便。
4.但是,上述卷帘盖板在打开或者关闭储物盒时,面板间容易出现缝隙,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外观可视面,容易给人一种廉价感,缺乏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了产品的档次,难以作为高档汽车的内饰。
5.综上所述,在卷帘式汽车储物盒使用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滑盖,便于储物盒的开启和关闭,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档次,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车用卷帘式储物盒,提供一种滑盖,用以节省储物盒使用时所占用的动态空间,便于储物盒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提升产品的档次。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包括包括盖片、底板和拉手安装板;
8.所述盖片在底板上呈周期性排布形成面板,所述面板具有平直段和折弯段,所述平直段作为滑盖的外观可视面呈一完整的平面结构,所述折弯段被收卷在储物盒的内部;
9.所述底板具有拉手端和收卷端,所述拉手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拉手端,所述收卷端设置有连接孔,底板的两侧边上均具有第一端槽和第二端槽,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端槽的槽口相对设置,一对第一端槽位于拉手端,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二端槽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槽沿着侧边的延伸方向呈周期性排布,所述第一端槽之间设置有一对第一凸块,每一对第二端槽之间均设置有一对第二凸块;
10.所述盖片通过第三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其中,最靠近收卷端的一个盖片通过第二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拉手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第一插接部插接在第一端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的第二插接部分别插接在第二端槽内,所述第一凸块对第一连接块形成定位,所述第二凸块对第二连
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形成定位。
11.作为优选,每一对第二凸块之间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凸块和第二端槽之间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
12.作为优选,第一凸块和第一端槽之间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卡槽。
13.作为优选,第一连接块具有第一插接部、第一卡扣部、第一过孔和第一限制槽,第一凸块卡接在第一限制槽内,一对第一过孔位于一对第一限制槽之间,第一卡扣部位于第一限制槽与第一插接部之间。
14.作为优选,拉手安装板的横截面呈l型,拉手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第一卡扣,第一卡扣卡接在第一卡扣部内。
15.作为优选,拉手安装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拉手安装部。
16.作为优选,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均具有第二插接部、第二卡扣部、第二限制槽和盖片插槽,第二凸块卡接在第二限制槽内,第二卡扣部位于第二插接部与第二限制槽之间,盖片插槽位于一对第二卡扣部之间,第三连接块的盖片插槽和第二卡扣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过孔,第三连接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端部卡扣。
17.作为优选,盖片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第二卡扣,第二卡扣卡接在第二卡扣部内,一对第二卡扣之间设置有插片,插片插接在盖片插槽内。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该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利用盖片在底板上呈周期性排布形成面板,面板具有平直段和折弯段,平直段作为滑盖的外观可视面呈一完整的平面结构,折弯段被收卷在储物盒的内部,如此采用面板收卷的方式在储物盒的表面打开或关闭,一方面有效增大了储物盒的储物空间,另一方面减小了面板切换的动态空间,当滑盖处于打开状态时,面板的折弯段能够隐藏式收卷在储物盒的内部空腔内,当滑盖处于关闭状态时,面板在储物盒的表面形成封闭,且具有完整的外观面,提升了产品的档次,适配于高档汽车的内饰配件,进而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
21.图3是底板2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第一连接块5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第二连接块6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第三连接块7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盖片4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拉手安装板3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面板1、底板2、拉手安装板3、盖片4、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6、第三连接块7、第一端槽21、第一凸块22、拉手安装孔23、第二端槽24、第二凸块25、连接孔26、第一卡槽27、第二卡槽28、第三卡槽29、拉手安装部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41、插片42、第一插接部51、第一卡扣部52、第一过孔53、第一限制槽54、第二插接部61、第二卡扣部62、第二限制槽63、第二过孔64、盖片插槽65、端部卡扣66。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29.如图1

8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用以节省储物盒使用时所占用的动态空间,便于储物盒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提升产品的档次。该滑盖利用盖片在底板上呈周期性排布形成面板,面板具有平直段和折弯段,平直段作为滑盖的外观可视面呈一完整的平面结构,折弯段被收卷在储物盒的内部。如此,采用面板收卷的方式在储物盒的表面打开或关闭,一方面有效增大了储物盒的储物空间;另一方面减小了面板切换的动态空间。当滑盖处于打开状态时,面板的折弯段能够隐藏式收卷在储物盒的内部空腔内;当滑盖处于关闭状态时,面板在储物盒的表面形成封闭,且具有完整的外观面。如此一来,提升了产品的档次,适配于高档汽车的内饰配件,进而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30.如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包括盖片4、底板2和拉手安装板3。盖片4在底板2上呈周期性排布形成面板1。面板1具有平直段和折弯段。平直段作为滑盖的外观可视面呈一完整的平面结构。折弯段被收卷在储物盒的内部。
31.如图3所示,底板2具有拉手端和收卷端。拉手安装板3通过第一连接块5固定安装在拉手端。收卷端设置有连接孔26。底板2的两侧边上均具有第一端槽21和第二端槽24。底板2两侧的第一端槽21的槽口相对设置。一对第一端槽21位于拉手端。底板2两侧的第二端槽24的槽口相对设置。第二端槽24沿着侧边的延伸方向呈周期性排布。第一端槽21之间设置有一对第一凸块22。每一对第二端槽24之间均设置有一对第二凸块25。拉手端还设置有拉手安装孔23,便于通过紧固件在拉手安装板3上安装用于开启和关闭滑盖的拉手。
32.如图2所示,盖片4通过第三连接块7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其中,最靠近收卷端的一个盖片4通过第二连接块6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拉手安装板3通过第一连接块5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块5的第一插接部51插接在第一端槽21内。如图5

6所示,第二连接块6和第三连接块7的第二插接部61分别插接在第二端槽24内。第一凸块22对第一连接块5形成定位。第二凸块25对第二连接块6和第三连接块7形成定位。
33.如图2所示,每一对第二凸块25之间的底板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7。第一卡槽27用于对第二连接块6和第三连接块7上的盖片插槽65的底部形成定位。第二凸块25和第二端槽24之间的底板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28。第二卡槽28用于第二连接块6和第三连接块7上的第二卡扣部62的底部形成定位。
34.第一凸块22和第一端槽21之间的底板2上设置有第三卡槽29。第三卡槽29用于对第一连接块5上的第一卡扣部52的底部形成定位。
35.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块5具有第一插接部51、第一卡扣部52、第一过孔53和第一限制槽54。第一凸块22卡接在第一限制槽54内。一对第一过孔53位于一对第一限制槽54之间。第一卡扣部52位于第一限制槽54与第一插接部51之间。
36.如图8所示,拉手安装板3的横截面呈l型。拉手安装板3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第一卡扣32。第一卡扣32卡接在第一卡扣部52内。
37.其中,拉手安装板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拉手安装部31。
38.如图5结合图6所示,第二连接块6和第三连接块7均具有第二插接部61、第二卡扣部62、第二限制槽63和盖片插槽65。第二凸块25卡接在第二限制槽63内。第二卡扣部62位于第二插接部61与第二限制槽63之间。盖片插槽65位于一对第二卡扣部62之间。第三连接块7
的盖片插槽65和第二卡扣部6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孔64。第三连接块7的侧壁上设置有端部卡扣66。
39.如图7所示,盖片4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第二卡扣41。第二卡扣41卡接在第二卡扣部62内。一对第二卡扣41之间设置有插片42。插片42插接在盖片插槽65内。
40.本实施例中前述用于汽车储物盒的卷帘式滑盖加工时,包括:
41.步骤一、拉手安装板3、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6、第三连接块7、底板2和面板1均在专用模具中一体注塑成型;
42.步骤二、将面板1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块6和第三连接块7安装到底板2上形成预装配体;
43.步骤三、利用激光切割预装配体上的面板1,使得面板1被分割形成盖片4。
44.其中,在步骤二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45.将拉手安装板3通过第一连接块5固定安装到底板2上。
46.在步骤三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47.利用镭雕机在面板1上绘制图案形成面板1纹理层。
4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