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挂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1912发布日期:2021-09-25 11:5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挂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挂式空调。


背景技术:

2.汽车作为人们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顾客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对汽车内饰精致性和实用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功能,当空调处于制冷或者制热的状态时,出风口可以实现风向的调节和风量大小的控制,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另一方面,空调出风口处于乘客可见区域,属于外观零件,依据造型特征会对它们的结构进行重点设计,以达到顾客操作便利和精致的效果。
3.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存在以下缺点:
4.1、外壳面板往往结构设计复杂,不便于加工成型而受到了使用的限制;
5.2、且由于进风口较小,栅格式的出风口由于栅格的存在将会阻挡气流的输出,导致制冷效果差;
6.3、冷凝管路设置在冷凝芯侧面,需要在空调侧面开口,管路内部的畅通性被高度局限;并且此时的冷凝芯为倾斜式安装,安装结构不稳定。
7.因此,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了现有的空调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空调管路畅通性较差、安装结构不稳定以及制冷/制热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9.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挂式空调,包括组装形成容纳腔的面盖和底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风机组件和冷凝组件;所述面盖底部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底壳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安装开口的嵌合凹槽,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嵌合凹槽组合形成管路通道;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芯及与其连接的冷凝管路;所述冷凝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的下部并紧贴所述底壳,所述冷凝管路嵌入所述管路通道向外部探出。
10.本基础方案考虑到实际的重力因素,将冷凝管路安装在冷凝芯的底部,使得冷凝组件可紧贴底壳进行安装,如此可提高冷凝组件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同时配合此结构,在面盖和底壳的底部设置组合安装的安装开口和嵌合凹槽,顺应重力,可进一步提升冷凝管路内部流体的畅通性,从而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效率。
11.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壳上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通孔,用于安装所述冷凝芯。
12.本方案为配合冷凝芯的安装,在底壳上设置两个定位板,可进一步简化空调的组装难度,提高空调的生产效率。
13.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嵌合凹槽包括两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表面至少
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以及与所述面盖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
14.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开口为所述面盖底部向上拱起形成开口的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两侧还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第二安装通孔。
15.本方案设置配合的嵌合凹槽和安装开口,以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配合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形成圆筒状的管路通道,可用于导出冷凝管路。
16.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面盖边缘设有定位开口,所述底壳边缘设有对应于所述定位开口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开口和所述定位凸起周边设有对应的组装通孔。
17.本方案在面盖和底壳上设置嵌合组装的定位开口和定位凸起,以唯一的嵌合方式,可快速地完成面盖和底壳的对准、安装,从而进一步简化空调的组装难度、提高空调的生产效率。
18.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面盖的顶部、正面上部、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
19.所述第一进风口包括若干个等长且平行的第一条状通孔,所述第一条状通孔空间垂直于所述底壳;
20.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若干组平铺在所述面盖上部的第二条状通孔;每组所述第二条状通孔的数量都相等;
21.所述第三进风口包括多个嵌套的圆环状通孔,多个嵌套的所述圆环状通孔被弧形栅格分隔为若干列。
22.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面盖下部还设有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5个圆形的出风口以及固定在所述出风口上的可调式风叶。
23.本方案在面盖的顶部、正面上部、侧面分别设置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可充分利用空调面壳的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尽可能地将可接触到的空气导入空调内部;其中,设置被弧形栅格分隔的、多个嵌套的圆环状通孔作为配合风机组件的第三进风口,以螺旋式结合充分贴合气流的螺旋式导入;在面盖的下部设置出风组件,设置多个圆形的通风口,可增加流出气流的流速,缩短整个空间(车厢,风速越大,冷空气或暖气的风量越大、蔓延速度越快)的制冷/制热时长。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挂式空调的立体结构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面盖的立体结构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内部零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底壳的立体结构图;
28.其中:面盖1,安装开口11,第二安装通孔12,定位开口13,第一进风口14,第二进风口15,第三进风口16,出风组件17,出风口171、可调式风叶172;底壳2,嵌合凹槽21,定位板22,第一安装通孔23,定位凸起24;风机组件3;冷凝组件4,冷凝芯41,冷凝管路42。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包括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许多改变。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挂式空调,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组装形成容纳腔的面盖1和底壳2,以及安装在容纳腔内的风机组件3和冷凝组件4;面盖1底部设有安装开口11,底壳2上设有对应于安装开口11的嵌合凹槽21,安装开口11与嵌合凹槽21合形成管路通道;冷凝组件4包括冷凝芯41及与其连接的冷凝管路42;冷凝芯41安装在容纳腔的下部并紧贴底壳2,冷凝管路42嵌入管路通道向外部探出。
31.风机组件3包括电机和两个盘管风叶,两个盘管风叶分别固定在电机两端的转轴上。
32.在本实施例中,底壳2上还设有定位板22,定位板22上设有安装通孔,用于安装冷凝芯41;以及用于安装电机和两个盘管风叶的卡位。
33.本实施例为配合冷凝芯41的安装,在底壳2上设置两个定位板22,可进一步简化空调的组装难度,提高空调的生产效率。
34.在本实施例中,嵌合凹槽21包括两个定位块,定位块上表面至少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以及与面盖1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23。
35.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开口11为面盖1底部向上拱起形成开口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两侧还设有对应于第一安装通孔23的第二安装通孔12。
36.本实施例设置配合的嵌合凹槽21和安装开口11,以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配合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形成圆筒状的管路通道,可用于导出冷凝管路42。
37.管路通道优选为2个,分别为输出孔和输入孔。
38.在本实施例中,面盖1边缘设有定位开口13,底壳2边缘设有对应于定位开口13的定位凸起24;定位开口13和定位凸起24周边设有对应的组装通孔。
39.本实施例在面盖1和底壳2上设置嵌合组装的定位开口13和定位凸起24,以唯一的嵌合方式,可快速地完成面盖1和底壳2的对准、安装,从而进一步简化空调的组装难度、提高空调的生产效率。
40.在本实施例中,面盖1的顶部、正面上部、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14、第二进风口15、第三进风口16;
41.第一进风口14包括若干个等长且平行的第一条状通孔,第一条状通孔空间垂直于底壳2;
42.第二进风口15包括若干组平铺在面盖1上部的第二条状通孔;每组第二条状通孔的数量都相等;
43.第三进风口16包括多个嵌套的圆环状通孔,多个嵌套的圆环状通孔被弧形栅格分隔为若干列。
44.在本实施例中,面盖1下部还设有出风组件17,出风组件17包括5个圆形的出风口171以及固定在出风口171上的可调式风叶172。
45.本实施例在面盖1的顶部、正面上部、侧面分别设置第一进风口14、第二进风口15、第三进风口16,可充分利用空调面壳的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尽可能地将可接触到的空气导入空调内部;其中,设置被弧形栅格分隔的、多个嵌套的圆环状通孔作为配合风机组件3的第三进风口16,以螺旋式结合充分贴合气流的螺旋式导入;在面盖1的下部设置出风组件
17,设置多个圆形的通风口,可增加流出气流的流速,缩短整个空间(车厢,风速越大,冷空气或暖气的风量越大和蔓延速度越快)的制冷/制热时长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虑到实际的重力因素,将冷凝管路42安装在冷凝芯41的底部,使得冷凝组件4可紧贴底壳2进行安装,如此可提高冷凝组件4在容纳腔内的稳定性;同时配合此结构,在面盖1和底壳2的底部设置组合安装的安装开口11和嵌合凹槽21,顺应重力,可进一步提升冷凝管路42内部流体的畅通性,从而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效率。
4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