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偏置斜椅器串扰管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29877发布日期:2022-04-13 15:3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自偏置斜椅器串扰管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自偏置斜椅器串扰管联接器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19年6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863,353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座椅的斜椅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自偏置串扰管联接器,该自偏置串扰管联接器操作性地联接在双斜椅器组件之间以使串扰管以低偏置状态偏置。


背景技术:

4.机动车辆包括用于支承车辆内的乘员的座椅组件。座椅组件通常包括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通常,斜倚器组件操作性地联接在座椅坐垫与座椅靠背之间,以允许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在多个倾斜位置之间进行选择性的枢转调节。
5.通常座椅组件包括双斜椅器组件,即外侧主斜倚器和内侧从斜倚器。通过参引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no.8,459,743公开了斜倚器的一个实施方式。通常,串扰管在主斜倚器与从斜倚器之间延伸,以使斜椅器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同步。串扰管允许主斜倚器与从斜倚器之间的轴向公差和旋转公差两者。通过参引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no.6,712,429公开了在双斜倚器组件中的串扰管的一个实施方式。
6.斜倚器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完美释放定时因斜倚器释放位置的变化和串扰管中的损耗而变得困难。主件释放定时与从件释放定时的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状态中的一种。在“过偏置(over-biased)”状态下,从斜倚器在主斜倚器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部分地解锁。在“低偏置(under-biased)”状态下,主斜倚器的解锁与从斜倚器的解锁之间存在延迟。由于过偏置的状态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安全问题,优选地使串扰管以低偏置状态偏置。使串扰管偏置需要几个步骤。特别地,必须沿锁定方向和解锁方向二者向串扰管施加特定扭矩,以确保最小旋转角度。串扰管然后沿锁定方向旋转直到获得低偏置角度为止。
7.期望提供一种用于使串扰管以低偏置状态偏置的更简单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联接器,该联接器用于将车辆座椅的串扰管的联接管与双斜倚器组件的轴联接。联接器包括大体筒形本体,该大体筒形本体在内侧端部与外侧端部之间轴向地延伸。内侧端部包括具有内侧平坦表面的内侧孔口。外侧端部包括具有外侧平坦表面的外侧孔口。当联接器与串扰管和双斜倚器组件的轴安装在一起时,内侧平坦表面和外侧平坦表面从轴向偏移位置过渡至轴向对准位置。
9.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双斜倚器组件。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串扰管和联接器。串扰管具有第一管端部和相反的第二管端部。第一管端部固定地联接至第一轴。联接器具有第一联接器端部和相反的第二联接器端部。第一联接器端部联
接至第二管端部。第一联接器端部相对于第二联接器端部扭转。第一联接器端部和第二联接器端部联接至第二轴。
1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联接器将串扰管组装到用于车辆座椅的双斜倚器组件上的方法。串扰管具有第一管端部和相反的第二管端部。联接器具有第一联接器端部和相反的第二联接器端部。双斜倚器组件包括第一斜椅器轴和第二斜倚器轴。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第一联接器端部与第二管端部联接;将第一管端部轴向地滑动到第一斜倚器轴上;将第二联接器端部和串扰管轴向地滑动到第二斜倚器轴上;将第一联接器端部和串扰管轴向地滑动到第二斜倚器轴上,其中,将第二斜倚器轴插入到第一联接器端部中使得第一联接器端部和串扰管相对于第二联接器端部扭转;以及将第一管端部紧固到第一斜倚器轴上。
附图说明
11.本发明的其他优势将很容易理解,因为本发明通过参照结合附图考虑时的以下详细描述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
12.图1是结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
13.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斜椅器组件的分解外侧立体图;
14.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偏置联接器的侧视图;
15.图4是图3中自偏置联接器的内侧端视图;
16.图5是双斜倚器组件的局部分解内侧立体图;
17.图6是双斜倚器组件在自偏置联接器变形前的局部内侧立体图;
18.图7是图6的自偏置联接器的部分立体图;
19.图8是自偏置联接器在自偏置联接器变形前的内侧端视图;
20.图9是双斜倚器组件在自偏置联接器变形后的局部内侧立体图;
21.图10是图9的自偏置联接器的部分立体图;以及
22.图11是自偏置联接器在自偏置联接器变形后的内侧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图1图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10的一个实施方式。座椅组件10包括座椅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该座椅靠背14操作地联接至座椅坐垫12,以便将座椅乘员支承在大致直立的就坐位置中。双斜倚器组件16操作性地联接在座椅坐垫12与座椅靠背14之间,以提供座椅背部14相对于座椅坐垫12在多个倾斜位置之间的选择性锁定和枢转调节。双斜倚器组件16包括手柄18以允许乘员手动地致动双斜倚器组件16。
24.参照图2,双斜倚器组件16包括第一内侧斜倚器20,该第一内侧斜倚器20与第二外侧斜倚器22间隔开。尽管分别被称作内侧斜倚器和外侧斜倚器,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斜倚器和第二斜倚器可以分别指代外侧斜倚器和内侧斜椅器,而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内侧斜椅器20和外侧斜椅器22中的每一者均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锁定位置将座椅靠背14保持在所选择的倾斜位置中,解锁位置允许座椅靠背14的旋转运动。内侧斜倚器20具有内侧斜倚器轴24,该内侧斜倚器轴24使内侧斜倚器2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外侧斜倚器22具有外侧斜倚器轴26,该外侧斜倚器轴26使外侧斜倚器22在锁定位置
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外侧斜倚器轴26是大体筒形的并且朝向内侧斜倚器20轴向地向内延伸。内侧斜倚器轴24朝向外侧斜倚器22轴向地向外延伸。内侧斜倚器轴24的横截面呈具有相反且大体平行的平坦部段28、30的大体筒形。内侧斜倚器轴24包括渐缩的远端端部31。内侧轴24和外侧轴26沿着纵向轴线a轴向地对准。
25.双斜倚器组件16还包括自偏置联接器32和串扰管34。自偏置联接器32和串扰管34使内侧斜椅器20和外侧斜椅器22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之间同步致动。串扰管34在内侧端部36与相反的外侧端部38之间延伸。内侧端部36是大体筒形的并且包括用于接纳自偏置联接器32的一部分的开口37。内侧端部36还包括从开口37朝向外侧端部38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槽40。串扰管34的外侧端部38是大体筒形的并且包括用于接纳外侧斜倚器26的一部分的开口39。尽管串扰管34的内侧端部36的直径被图示为大于串扰管34的外侧端部38的直径,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双斜倚器组件16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可以变化,而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
26.参照图2至图4,自偏置联接器32将串扰管34的内侧端部36与内侧斜倚器24连接。自偏置联接器32在内侧端部42与相反的外侧端部44之间延伸。自偏置联接器32的内侧端部42是大体筒形的并且包括孔口43,该孔口43具有相对且大体平行的内平坦表面46、48。自偏置联接器32的外侧端部44也是大体筒形的并且包括孔口45,该孔口45具有相对且大体平行的内平坦表面50、52。内侧端部42的平坦表面46、48相对于外侧端部44的平坦表面50、52轴向地偏移一低偏置角度α。优选地,该低偏置角度α小于5
°
。更优选地,该低偏置角度α为大约2.5
°±
0.5
°
。自偏置联接器32的外侧端部44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突出部56,该突出部56构造成当自偏置联接器32的外侧端部44插入到串扰管34的内侧端部36中时与串扰管34的槽40配合地接合。自偏置联接器32的内侧端部42和外侧端部44通过沿周向间隔开的支腿58连接,支腿58大体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支腿58之间限定大体等距地间隔开的矩形窗口59。自偏置联接器32可以由任意聚合物制成。
27.参照图2和图5,在安装期间,自偏置联接器32的外侧端部44插入到串扰管34的内侧端部36中,其中,突出部56与槽40配合地接合。在自偏置联接器32插入串扰管34中的情况下,串扰管34的外侧端部38轴向地滑动到外侧斜椅器轴26上。参照图5至图8,自偏置联接器32的内侧端部42的内平坦表面46、48与内侧斜倚器轴24的平坦部段28、30对准,并且自偏置联接器32和串扰管34的组装件滑动到内侧斜倚器轴24上,如通过箭头60所图示的。参照图3至图5,随着自偏置联接器32和串扰管34的组装件继续沿着内侧斜倚器轴24轴向地滑动,内侧斜倚器轴24的渐缩远端端部31与外侧端部44的平坦表面50、52接合并对平坦表面50、52施加安装力64。安装力64使自偏置联接器32的外侧端部44和串扰管34相对于自偏置联接器32的内侧端部42扭转,如通过箭头62所描绘。因此,如图9至图10中所描绘的,自偏置联接器32在支腿58处旋转地变形,这形成了自偏置联接器32的弱化部段。当内侧斜倚器轴24完全插入到自偏置联接器32和串扰管34的组装件中时,外侧端部44的内平坦表面50、52与内侧端部42的内平坦表面46、48对准,如图11中所描绘的。在保持自偏置联接器32上的该扭矩的同时,串扰管34的外侧端部38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固定地紧固至外侧轴26、比如通过焊接或者通过将管34抵靠外侧轴26而压接。
28.自偏置联接器32的外侧端部44相对于自偏置联接器32的内侧端部42的扭转使串扰管34以低偏置状态偏置。因此,自偏置联接器32在串扰管34和自偏置联接器32的安装期间通过自偏置联接器32的变形使斜倚器轴24、26的致动同步。尽管自偏置联接器32被描述
并被描绘为将串扰管34连接至内侧斜倚器轴24,应当理解的是,自偏置联接器32可以将串扰管34连接至外侧斜倚器轴26,而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
29.为了将座椅靠背在多种不同的倾斜的座置位置之间进行调节,乘员操作斜椅器手柄18以使外侧斜倚器轴26旋转并使外侧斜椅器22解锁。外侧斜倚器轴26的旋转使串扰管34、自偏置联接器32和内侧斜倚器轴24旋转,进而使内侧斜倚器20解锁。由于自偏置联接器32使串扰管34以低偏置状态偏置,在外侧斜椅器22的解锁与内侧斜倚器20的解锁之间存在轻微的延迟。在内侧斜椅器20和外侧斜椅器22两者均处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座椅靠背14可以在任意可能的倾斜的座置位置之间枢转地进行调节。在座椅靠背14已经调节至所需的倾斜位置之后,乘员可以释放手柄18以允许外侧斜倚器轴26返回至锁定位置。外侧斜倚器轴26至锁定位置的旋转使串扰管34、自偏置联接器32和内侧斜倚器轴24旋转,进而使内侧斜倚器20锁定。在锁定位置中,内侧斜椅器20和外侧斜椅器22将座椅靠背14保持在所需的倾斜位置中。
30.已经以说明性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已经使用的术语意在具有描述性词语的性质而非限制性词语的性质。鉴于上述教示,可以进行对本发明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应当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不同于具体描述的方式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