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7137发布日期:2021-10-27 18:2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级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级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机隔振结构多采用分体式结构,本身刚度与挠度较低,而电机本身相比燃油机转速高且阶次更高,因此易造成高频支架耦合振动,导致整车nvh效果不佳。如公开号为cn102003484a的发明专利于2011年4月6日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机前悬置隔振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汽车车架上的隔振支架,所述隔振支架上装配有隔振垫,所述隔振垫包括内套、外套以及设置于内、外套之间的隔振体,所述内、外套经硫化后通过隔振体连接为一体,所述隔振体为具良好隔振减振效果的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隔振支架表面经电泳漆防锈处理,由2个支撑支架以及2个连接管经冲压焊接成型,上述电动汽车电机前悬置隔振结构于隔振垫的内、外套之间设置隔振体,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而且便于装配,隔振性能优越,耐久性能高。但是该发明仅用于前悬置,为分体式结构,刚度与挠度较低,且仅具有单级隔振结构,减振能力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机隔振结构多采用分体式结构,本身刚度与挠度较低,减振能力有限,导致整车nvh效果不佳,为克服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强刚度与挠度,提高减振能力的二级隔振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级隔振装置,位于车体动力装置与车体的前、后悬置之间,本二级隔振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两端设有用于支架本体与前、后悬置隔振的悬置衬套,支架本体与车体动力装置的连接部设有多个隔振衬套。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前、后悬置的悬置衬套集成在支架本体上,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大挠度结构,较之于分体式隔振结构,刚度大大提高,在高频振动工况下能有效抑制激励频率引起的弯曲共振。支架本体与前、后悬置间的悬置衬套,支架本体与车体动力装置间的隔振衬套,构成了二级隔振装置,其中悬置衬套可以实现低频大位移限位及低频隔振,隔振衬套可以减轻高频小位移的动力装置啸叫,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优的隔振能力,可增强整车nvh效果。
5.作为优选,各隔振衬套共同与一加强板连接。加强板使各隔振衬套连在一起,相互协调振动频率,可增强各隔振衬套的整体性,更好地减轻高频小位移的动力装置啸叫。
6.作为优选,加强板为多边形的框状结构,加强板与隔振衬套的连接点位于加强板的顶点上。框状结构的加强板可在增强各隔振衬套的整体性的同时充分减重,利于本结构的整体轻量化。
7.作为优选,加强板为三角形或四边形。为确保隔振效果,同时限于支架本体的尺寸,隔振衬套数量不宜太多或太少,否则易破坏连接强度、增大装配难度或难以保证隔振效果,以三个或四个为最佳,相应地加强板设计为三角形或四边形。
8.作为优选,隔振衬套包括内骨架、橡胶层和外骨架,橡胶层包覆在内骨架上,外骨
架套接在橡胶层外。内骨架提供支架本体与车体动力装置的安装连接点,外骨架提供隔振衬套与支架本体的安装配合面,橡胶层为起隔振、缓冲作用的主体。这样结构的隔振衬套成为可大批量生产、便于安装使用的独立部件。
9.作为优选,支架本体上设有加强筋。支架本体厚度较小,设置加强筋确保支架本体有足够的抗变形强度。
10.作为优选,支架本体为压铸件。压铸而成的支架本体强度高,生产快。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隔振能力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二级隔振装置,其中悬置衬套可以实现低频大位移限位及低频隔振,隔振衬套可以减轻高频小位移的动力装置啸叫,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优的隔振能力,可增强整车nvh效果。
13.具有更强的刚度与挠度。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前、后悬置的悬置衬套集成在支架本体上,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大挠度结构,较之于分体式隔振结构,刚度大大提高,在高频振动工况下能有效抑制激励频率引起的弯曲共振。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除加强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前悬置衬套,2

后悬置衬套,3

支架本体,4

隔振衬套,5

加强板,6

加强筋,7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1:
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二级隔振装置,位于车体动力装置,即电机与车体的前、后悬置之间,本二级隔振装置包括支架本体3,支架本体3两端设有悬置衬套孔,悬置衬套孔内安装有用于支架本体与前、后悬置隔振的悬置衬套,两悬置衬套分别为前悬置衬套1和后悬置衬套2,分别用于连接车体的前、后悬置。支架本体3与车体动力装置的连接部设有四个隔振衬套孔,各隔振衬套孔内分别安装有一隔振衬套4,隔振衬套4内穿连有连接支架本体3和车体动力装置的螺栓。各隔振衬套4共同与一加强板5连接,加强板5为圆角矩形的框状结构,加强板5与隔振衬套4的连接点位于加强板5的顶点上,各隔振衬套4与加强板5的各顶点一一对应。隔振衬套4包括内骨架、橡胶层和外骨架,橡胶层硫化包覆在内骨架上,内骨架、外骨架均为钢制,外骨架套接在橡胶层外,内骨架设有中心孔,支架本体3通过贯穿中心孔的螺栓7连接在车体动力装置上。所述悬置衬套结构与隔振衬套4相似,也由内骨架、橡胶层和外骨架构成,内骨架通过螺栓与车体的前、后悬置连接。支架本体3为铝质的压铸件,支架本体3上设有加强筋6。
22.本二级隔振装置使用时,用螺栓7穿过各隔振衬套4连接在车体动力装置上,用螺栓穿过前悬置衬套1和后悬置衬套2,分别与车体的前、后悬置连接,前悬置衬套1和后悬置
衬套2可以实现低频大位移限位及低频隔振,隔振衬套4可以减轻高频小位移的动力装置啸叫,从而增强整车nvh效果。
23.实施例2:
24.隔振衬套4为三个,加强板5为三角形。其余同实施例1。
25.实施例3:
26.加强板5为梯形。其余同实施例1。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级隔振装置,位于车体动力装置与车体的前、后悬置之间,其特征是包括支架本体(3),支架本体(3)两端设有用于支架本体与前、后悬置隔振的悬置衬套,支架本体(3)与车体动力装置的连接部设有多个隔振衬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隔振装置,其特征是各隔振衬套(4)共同与一加强板(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级隔振装置,其特征是加强板(5)为多边形的框状结构,加强板(5)与隔振衬套(4)的连接点位于加强板(5)的顶点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级隔振装置,其特征是加强板(5)为三角形或四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隔振装置,其特征是隔振衬套(4)包括内骨架、橡胶层和外骨架,橡胶层包覆在内骨架上,外骨架套接在橡胶层外,内骨架设有中心孔。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级隔振装置,其特征是支架本体(3)上设有加强筋(6)。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级隔振装置,其特征是支架本体(3)为压铸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级隔振装置,位于车体动力装置与车体的前、后悬置之间,本二级隔振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两端设有用于支架本体与前、后悬置隔振的悬置衬套,支架本体与车体动力装置的连接部设有多个隔振衬套。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前、后悬置的悬置衬套集成在支架本体上,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大挠度结构,较之于分体式隔振结构,刚度大大提高。支架本体与前、后悬置间的悬置衬套,支架本体与车体动力装置间的隔振衬套,构成了二级隔振装置,其中悬置衬套可以实现低频大位移限位及低频隔振,隔振衬套可以减轻高频小位移的动力装置啸叫,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优的隔振能力,可增强整车NVH效果。增强整车NVH效果。增强整车NVH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伟 陈世荣 刘强 张庆军 陈双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8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