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1938发布日期:2021-10-27 18:4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交范围,方便出游,增加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在提高,如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大部分汽车的能量来源是矿物燃料,这样会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电动汽车的使用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大气的污染,因此得到国家的政策性倡导,满足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配套使用的需要,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应运而生,同时也得到不断地发展,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动汽车,锂电子电池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电动汽车充电桩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充电桩直立于地面上,若当使用者准备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在停车过程中操作不当,直接撞击向充电桩时,可直接将充电桩撞弯或撞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当使用者准备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在停车过程中操作不当,直接撞击向充电桩时,将充电桩撞弯或撞断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包括安装座、充电桩本体、连接杆、连接轴、第一转动柱、放置框、推动板、第二转动柱和警示杆,所述安装座上具有安装槽,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转动柱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推动板上具有凹槽,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转动柱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警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柱的外侧壁,且所述警示杆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5.其中,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还包括滑块,所述充电桩本体上具有充电槽,所述滑块与所述充电桩本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槽内。
6.其中,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本体远离所述推动板的一侧。
7.其中,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放置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框的内部。
8.其中,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上方,且所述限位条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贴合。
9.其中,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上具有防滑纹,所述把手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方。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柱与所述连接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与所述警示杆为转动连接,在日常使用时,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地面,所述充电桩本体和所述警示杆均垂直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警示杆靠近停车区域,当使用者准备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将新能源汽车停靠在停车区域,将汽车的充电器插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充电孔,进行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若使用者在停靠过程中,操作不当,直接撞向所述充电桩本体时,新能源汽车首先会接触所述警示杆,若新能源汽车还未停下,所述警示杆则在所述第二转动柱的作用下,往所述充电桩本体方向倾倒,至所述警示杆的上端卡在所述推动板上的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动板受到来自汽车的冲击力后,将所述充电桩本体推动,所述充电桩本体在所述第一转动柱的作用下,往所述放置框倾倒,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只能撞击所述警示杆,无法对所述充电桩本体进行撞击,实现了当使用者准备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在停车过程中操作不当,直接撞击向充电桩时,避免充电桩被撞弯或撞断。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4.100

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1

安装座、2

充电桩本体、3

连接杆、4

连接轴、5

第一转动柱、6

放置框、7

推动板、8

第二转动柱、9

警示杆、10

滑块、11

减震垫、12

缓冲垫、13

限位条、14

把手、15

安装槽、16

充电槽、17

凹槽、18

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7.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100,包括安装座1、充电桩本体2、连接杆3、连接轴4、第一转动柱5、放置框6、推动板7、第二转动柱8和警示杆9,所述安装座1上具有安装槽15,所述连接轴4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
槽15内,所述第一转动柱5与所述连接轴4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槽15内,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柱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柱5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6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所述推动板7上具有凹槽17,所述推动板7与所述充电桩本体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转动柱8与所述安装座1转动连接,所述警示杆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柱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柱8的外侧壁,且所述警示杆9远离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与所述凹槽17相适配。
1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柱5与所述连接轴4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8与所述警示杆9为转动连接,在日常使用时,所述安装座1固定于地面,所述充电桩本体2和所述警示杆9均垂直于所述安装座1,且所述警示杆9靠近停车区域,当使用者准备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将新能源汽车停靠在停车区域,将汽车的充电器插入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充电孔,进行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若使用者在停靠过程中,操作不当,直接撞向所述充电桩本体2时,新能源汽车首先会接触所述警示杆9,若新能源汽车还未停下,所述警示杆9则在所述第二转动柱8的作用下,往所述充电桩本体2方向倾倒,至所述警示杆9的上端卡在所述推动板7上的所述凹槽17内,所述推动板7受到来自汽车的冲击力后,将所述充电桩本体2推动,所述充电桩本体2在所述第一转动柱5的作用下,往所述放置框6倾倒,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只能撞击所述警示杆9,无法对所述充电桩本体2进行撞击,实现了当使用者准备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在停车过程中操作不当,直接撞击向充电桩时,避免充电桩被撞弯或撞断。
19.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100还包括滑块10,所述充电桩本体2上具有充电槽16,所述滑块10与所述充电桩本体2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槽16内。
20.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用者准备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将新能源汽车停靠在停车区域,滑动所述滑块10,将汽车的充电器插入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充电孔,进行对新能源汽车充电。
21.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100还包括减震垫11,所述减震垫11与所述充电桩本体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远离所述推动板7的一侧。
22.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100还包括缓冲垫12,所述缓冲垫12与所述放置框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框6的内部。
23.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推动板7将所述推动板7将所述充电桩本体2推至所述放置框6时,所述减震垫11与所述缓冲垫12贴合,此时所述减震垫11与所述缓冲垫12相配合,可降低所述充电桩本体2撞向所述放置框6内的冲击力,避免所述充电桩本体2撞向所述放置框6时,受到损坏。
24.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100还包括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且所述限位条13与所述连接杆3的外侧壁贴合。
2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维修人员处理好损坏的所述警示杆9后,将所述充电桩本体2转至与所述安装座1垂直,所述限位条13在所述充电桩本体2与所述安装座1垂直时,贴合于所述连接杆3,避免维修人员转动所述充电桩本体2时,用力过猛,至所述充电桩本体2往所述警示杆9方向倾倒,造成损伤。
26.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结构100还包括把手14,所述把手14上具有防
滑纹18,所述把手14与所述充电桩本体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上方。
27.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维修人员处理好损坏的所述警示杆9后,手握所述把手14,将所述充电桩本体2转至所述限位条13贴合于所述连接杆3,此时所述充电桩本体2与所述安装座1垂直,可继续使用所述充电桩本体2。
2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