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防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0831发布日期:2022-02-26 00:0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防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防雨充电桩,用于电动汽车运行时提供能量补给。


背景技术:

2.充电系统作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充电系统中,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多为结构简单,采用从电网取电为电动车充电。
3.现有中国专利(cn212219950u)公开的防尘防雨充电桩在需要充电时,启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带动充电桩插座向上移动,充电桩插座通过顶板带动内挡板向上移动,使充电桩插座与通槽对应,接着将外挡板顺沿滑杆向上移动,挤压弹簧,再将充电线穿过通槽与充电桩插座连接,然后松开外挡板,弹簧释放压力,促使外挡板向下移动,通过挡块将外挡板限位在通槽的位置,并使充电线位于通孔的内部,能够在该充电桩进行工作时,依然通过外挡板减少外界灰尘雨水进入充电桩插座上的情况,提高该充电桩防尘防雨的效果,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结束后,将充电线从充电桩插座上取下,驱动机构带动充电桩插座向下移动,直至内挡板与通槽相对应,通过内挡板与外挡板的双重防护,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灰尘雨水进入充电桩壳体的内部,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性能。
4.上述中的充电桩插座每次需要充电时先运转驱动机构充电桩插座与通槽对应,在使用完之后驱动机构带动充电桩插座移动,长期使用容易使充电桩插座与通槽对应位置不准确,而且每次使用还需要运行驱动机构用出多余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防尘防雨充电桩充电桩插座与通槽对应位置准确以及用多余的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防雨充电桩。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尘防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与位于充电桩壳体外部的充电桩插座,所述充电桩壳体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底座,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前端嵌设有电磁铁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在充电桩壳体的前端具有伸缩件,充电桩壳体的前端对应有外挡盒,所述外挡盒的下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充电桩插座下端开设有插孔,所述电磁铁与外挡盒的后端端面贴合或分离,外挡盒的外端具有挡卡件,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配合在两个所述的挡卡件之间。
8.进一步说明,所述通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插孔的尺寸,所述外挡盒的内壁相对于所述充电桩插座的外壁滑动。
9.进一步说明,所述充电桩插座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部,所述电磁铁的后端具有电线,所述电线延伸出充电桩插座的后端。
10.进一步说明,所述挡卡件的横截面为月牙形形状。
11.进一步说明,所述伸缩件具有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内部装有弹簧,所述内杆插入在外杆的前端内部且内杆的后端抵靠于所述弹簧,外杆的后端具有螺纹头连接在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前端,内杆的前端具有凸柄,所述凸柄配合在两个所述的挡卡件之间。
12.进一步说明,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内杆的内部前端壁和外杆的后端端面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前端嵌设有电磁铁和螺纹连接有伸缩件的一端,充电桩壳体的前端对应有外挡盒,所述外挡盒的下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充电桩插座下端开设有插孔,所述电磁铁与外挡盒的后端端面贴合或分离,外挡盒的外端具有挡卡件,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配合在两个所述的挡卡件之间,外挡盒相对于充电桩壳体滑动,充电时通过电磁铁吸附作用通槽与插孔位置对齐,而且只需要打开电源使电磁铁和充电桩插座同时通电,充电完成后伸缩件推动外挡盒滑动使通槽与插孔位置错开,能够很好的防止雨水和灰尘通过通槽进入插孔,解决了防尘防雨充电桩充电桩插座与通槽对应位置准确以及用多余的电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所述通槽的尺寸略大于所述插孔的尺寸,所述外挡盒的内壁相对于所述充电桩插座的外壁滑动,便于使用者将充电线从通槽与充电桩插座连接在一起。
16.3.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插座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部,所述电磁铁的后端具有电线,所述电线延伸出充电桩插座的后端,便于电磁铁的电线在充电桩壳体内部,同时方便电磁铁的电线与充电桩插座的线路接在同一电源上。
17.4.本实用新型所述挡卡件的横截面为月牙形形状,凸柄为圆形便于凸柄夹持在挡卡件之间。
18.5.进一步说明了所述伸缩件具有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内部装有弹簧,所述内杆插入在外杆的前端内部且内杆的后端抵靠于所述弹簧,外杆的后端具有螺纹头连接在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前端,内杆的前端具有凸柄,所述凸柄配合在两个所述的挡卡件之间,外挡盒能够相对充电桩插座滑动。
19.6.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内杆的内部前端壁和外杆的后端端面上,弹簧限制外挡盒相对于充电桩插座滑动的距离。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凸柄与挡卡件配合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充电桩壳体、2-底座、3-伸缩件、31-内杆、32-凸柄、33
‑ꢀ
外杆、34-螺纹头、35-弹簧、4-外挡盒、41-挡卡件、42-通槽、5-电磁铁、6
‑ꢀ
充电桩插座、6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所述的“上”、“下”、“前”、“后”等只是为了说明视图的方向,不作其它限定。
2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防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1 与位于充电桩壳体1外部的充电桩插座6,(充电桩插座6的电线接在充电桩壳体1的内部),所述充电桩壳体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底座2,所述充电桩壳体1 的前端嵌设有电磁铁5(型号:t2554s)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在充电桩壳体1的前端具有伸缩件3,充电桩壳体1的前端对应有外挡盒4,所述外挡盒4的下端开设有通槽42,所述充电桩插座6下端开设有插孔61,所述电磁铁5与外挡盒4 的后端端面贴合或分离,外挡盒4的外端具有挡卡件41,如图4所示,所述挡卡件41的横截面为月牙形形状,凸柄32为圆形便于凸柄32夹持在挡卡件41 之间,所述伸缩件3的另一端配合在两个所述的挡卡件41之间。
28.如图2、3所示,所述通槽42的尺寸略大于所述插孔61的尺寸,所述外挡盒4的内壁相对于所述充电桩插座6的外壁滑动,所述充电桩插座6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充电桩壳体1的内部前端,所述电磁铁5的后端具有电线(电磁铁5的电线与充电桩插座6的电线接在同一电源上),所述电线延伸出充电桩插座6的后端。
29.如图5所示,所述伸缩件3具有外杆33和内杆31,所述外杆33内部装有弹簧35,所述内杆31插入在外杆33的前端内部且内杆31的后端抵靠于所述弹簧35,外杆33的后端具有螺纹头34连接在所述充电桩壳体1的前端,内杆 31的前端具有凸柄32,所述凸柄32配合在两个所述的挡卡件41之间,所述弹簧35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内杆31的内部前端壁和外杆33的后端端面上。
30.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为:打开电源(图中未示)对电磁铁5和充电桩插座6 通电,电磁铁5吸附外挡盒4,充电桩插座6下端开设的插孔61与外挡盒4的下端开设有的通槽42位置对齐,充电设备插入到插孔61充电;充电完成后取出充电设备,电源断电外挡盒4在伸缩件3内部具有的弹簧35作用下推动外挡盒4滑动,外挡盒4远离充电桩壳体1的前端,插孔6与通槽42位置错开,直到插孔6完全被外挡盒4的内壁封住。
31.本实施例的插孔6完全被外挡盒4的内壁封住,能够使充电桩插座6在不充电时达到防尘防雨的效果,而且插孔61和通槽42位于下端有利于雨水在下流过程中不会流入插孔61内,电源通电才能通过防尘防雨充电桩充电,电源断电则不能充电,有效的解决了防尘防雨充电桩的充电桩插座6具有的插孔61 与通槽42对应位置准确以及多余用电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