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收纳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3847发布日期:2021-12-08 19:0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收纳袋。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了家庭中配备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出行的首选。汽车的内部空间较小,会使车内的物品散落,显得车内空间局促和不洁净,现有技术的车内收纳装置形状古板,毫无特色,收纳产品容量较小,实用性不足。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中国专利号为201620278130.6,公告日为2016.08.0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载座椅背收纳袋,包括收纳袋本体、第一手机收纳袋、上口袋、置物袋、一对第二手机收纳袋、一对水杯袋、抽纸嵌装盒、多个置物吊钩、多根可调绑带及多个绑带连接扣;收纳袋本体为平面结构,第一手机收纳袋、上口袋、置物袋、一对第二手机收纳袋设在收纳袋上,构成上部收纳结构;一对水杯袋、抽纸嵌装盒、一对置物吊钩设在收纳袋本体上,构成下部收纳结构;多根可调绑带连收纳袋本体的顶部两侧及底部两侧,多根可调绑带与多个绑带连接扣及多个置物吊钩连接,收纳袋本体通过多根可调绑带绑定在汽车座椅背后。本实用新型能更加有效的节约车内空间,让车内凌乱的物品更加紧凑的收集到一起,方便寻找,使车辆内部保持整洁。
4.但是,该收纳袋,仅通过设置侧边上下的绑带和设置在中部的侧绑带进行固定,当汽车在移动时可能会出现晃动的现象,因此,绑带可能会因此滑落下来从而导致收纳袋固定状态不稳,且在放置有较多物品时容易因为重力的原因导致收纳袋的侧边向中心偏移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稳定,且不易变形的座椅收纳袋。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收纳袋,包括收纳袋以及设置在收纳袋背部的连接带,所述收纳袋包括头枕收纳部和杂物收纳部,所述头枕收纳部设置在杂物收纳部的顶部,所述连接带包括头枕固定带、侧边连接带和座椅固定带,所述头枕固定带设置在头枕收纳部的背面上,座椅固定带设置在杂物收纳部的底部,所述侧边连接带设置在收纳袋的两侧,所述侧边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头枕收纳部,侧边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杂物收纳部的背面,所述收纳袋两侧的侧边连接带之间通过共通连接带相互连接,所述侧边连接带包括第一侧边连接带和第二侧边连接带,所述第一侧边连接带设置在头枕收纳部背面的侧边并与头枕收纳部连接;所述第二侧边连接带设置在杂物收纳部背面的侧边并与杂物收纳部连接。
7.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收纳袋放置在汽车座椅的背面,然后将头枕固定带连接固定在座椅的头枕上,将座椅固定带连接底部,将第一侧边连接带从座椅的肩部往座椅的正面拉伸并与从座椅的底部往座椅的正面拉伸的第二侧边连接带连接,最后通过共通连接带将收纳袋两侧的侧边相互连接,由此完成收纳袋的安装,通过在座椅头枕、座椅主体、座椅
底部进行连接固定,使得收纳袋的连接更加稳定,且通过侧边连接带设置在头枕收纳部和杂物收纳部的侧边设计,在进行固定时,侧边连接带将头枕收纳部和杂物收纳部向座椅的正面方向进行拉伸,使得收纳袋的侧边完全贴合在座椅上,当收纳袋的侧边放置有重物时,由于侧边连接带拉伸的力限制,使得收纳袋的侧边不会因为重力而向中心偏移变形。
8.进一步的,所述头枕收纳部包括头枕收纳部主体、固定主板和平板收纳袋,所述固定主板设置在头枕收纳部主体内并与头枕收纳部主体连接,平板收纳袋设置在头枕收纳部主体的正面,所述平板收纳袋的两侧以及底部与头枕收纳部主体连接,由此设置,通过车缝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且头枕收纳部设置在座椅的头枕上,由此,当将平板电脑放置到平板收纳袋内使用时,由于座椅头枕的高度更加贴合人体观看电脑时的坐姿,使得观感更好。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主板为硬质材料制成板体结构,所述固定主板自头枕收纳部主体的顶端向下延伸至杂物收纳部的顶端设置,在头枕收纳部主体的背面设有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头枕固定带设置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内,由此设置,通过设置硬质材料的固定主板,在进行安装时不会因为头枕固定带的拉伸作用而导致头枕收纳部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
10.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固定带包括头枕第一连接带和头枕第二连接带,所述头枕第一连接带设置在第一区间的中心位置,所述头枕第二连接带设置在第二区间的中心位置,所述头枕第一连接带和头枕第二连接带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设置,通过设置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的头枕第一连接带和头枕第二连接带,在使用时头枕收纳部主体被头枕固定带拉伸,由于头枕第一连接带和头枕第二连接带设置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的中心位置,在拉伸时,头枕收纳部主体不会出现在中心位置弯曲而变形的现象。
11.进一步的,所述头枕收纳部主体的两侧自头枕收纳部主体的顶端向下向内向外弧形延伸至杂物收纳部的顶端设置,由此设置,通过头枕收纳部主体在收纳部主体的底部的弧形设置,使得头枕收纳部更加贴合座椅的头枕,所述平板收纳袋的一侧上开设有开口,由此设置,开口方便使用平板电脑时的线路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杂物收纳部包括杂物收纳部主体,在所述杂物收纳部主体的正面上设有第一收纳袋、第二收纳袋、第三收纳袋、第四收纳袋和第五收纳袋,所述第一收纳袋设置在杂物收纳部主体的顶端的两侧,在杂物收纳部主体两侧的第一收纳袋之间设有第二收纳袋,在杂物收纳部主体的中心设有第三收纳袋,在第三收纳袋的左右两端设有第四收纳袋,所述第五收纳袋设置在杂物收纳部主体的底端;在第三收纳袋其中一端的第四收纳袋内设有保温层,由此设置,通过保温层的设置,在放置奶瓶时可更好的将奶瓶保温,通过设置多个收纳袋,方便放置不同种类的物品。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边连接带与第二侧边连接带之间可拆卸连接,共通连接带与侧边连接带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设置,通过可拆卸设计,可方便安装。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边连接带和第二侧边连接带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卡扣部,所述第一连接卡扣部包括第一连接卡扣和第一连接卡座,所述第一连接卡扣设置在第一侧边连接带上,第一连接卡座设置在第二侧边连接带上,第一侧边连接带和第二侧边连接通过第一连接卡扣与第一连接卡座相连,由此设置,通过卡扣部的设置即可轻松完成连接,使用简单方便。
15.进一步的,共通连接带上设有第二连接卡扣部,所述第二连接卡扣部包括第二连
接卡扣和第二连接卡座,第二连接卡扣和第二连接卡座相连,所述共通连接带设有第二连接卡扣的一端设置在收纳袋一侧的侧边连接带上,共通连接带设有第二连接卡座的一端设置在收纳袋另一侧的侧边连接带上,通过共通连接带的设置,将收纳袋两侧的侧边连接带相连。
16.进一步的,在共通连接带上还设有第三连接卡座,所述第三连接卡座设置在共通连接带设有第二连接卡扣的一端上,由此设置,在不使用共通连接带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卡扣与第三连接卡座连接,由此方便连接带的收纳。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收纳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收纳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座椅收纳袋,包括收纳袋1以及设置在收纳袋1背部的连接带2。
22.如图1所示,所述收纳袋1包括头枕收纳部11和杂物收纳部12,所述头枕收纳部11设置在杂物收纳部12的顶部,所述连接带2包括头枕固定带21、侧边连接带22和座椅固定带23,所述头枕固定带21设置在头枕收纳部11的背面上,座椅固定带23设置在杂物收纳部12的底部,在本实施中,座椅固定带23通过钩扣231与座椅的底部连接,所述侧边连接带22设置在收纳袋1的两侧,所述侧边连接带22的一端连接头枕收纳部11,侧边连接带22的另一端连接杂物收纳部12的背面,所述收纳袋1两侧的侧边连接带22之间通过共通连接带20相互连接,所述侧边连接带22包括第一侧边连接带221和第二侧边连接带222,所述第一侧边连接带221设置在头枕收纳部11背面的侧边并与头枕收纳部11连接;所述第二侧边连接带设置在杂物收纳部12背面的侧边并与杂物收纳部12连接。
23.如图1所示,所述头枕收纳部11包括头枕收纳部主体111、固定主板(图中未示出)和平板收纳袋112,所述固定主板设置在头枕收纳部主体111内并与头枕收纳部主体111连接,平板收纳袋112设置在头枕收纳部主体111的正面,所述平板收纳袋112的两侧以及底部与头枕收纳部主体111连接,由此设置,通过车缝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且头枕收纳部设置在座椅的头枕上,由此,当将平板电脑放置到平板收纳袋内使用时,由于座椅头枕的高度更加贴合人体观看电脑时的坐姿,使得观感更好。
24.所述固定主板为硬质材料制成的板体结构,硬质材料可以是pe材料或硬纸板等材料,所示固定主板自头枕收纳部主体的顶端向下延伸至杂物收纳部的顶端设置,如图3所示,在头枕收纳部主体111的背面设有第一区间1111和第二区间1112,所述头枕固定带21设置在第一区间1111和第二区间内1112,由此设置,通过设置硬质材料的固定主板,在进行安装时不会因为头枕固定带的拉伸作用而导致头枕收纳部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
25.如图3所示,所述头枕固定带21包括头枕第一连接带211和头枕第二连接带212,所述头枕第一连接带211设置在第一区间1111的中心位置,所述头枕第二连接带212设置在第
二区间1112的中心位置,所述头枕第一连接带211和头枕第二连接带212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设置,通过设置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的头枕第一连接带和头枕第二连接带,在使用时头枕收纳部主体被头枕固定带拉伸,由于头枕第一连接带和头枕第二连接带设置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的中心位置,在拉伸时,头枕收纳部主体不会出现在中心位置弯曲而变形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头枕第一连接带211和头枕第二连接带212通过头枕连接卡扣部210连接,所述头枕连接卡扣部210包括头枕连接卡扣2101和头枕连接卡座2102,所述头枕连接卡扣2101设置在头枕第一连接带211上,头枕连接卡座2102设置在头枕第二连接带212上,所述头枕连接卡扣2101和头枕连接卡座2102相连。
26.在另一实施例中,头枕第一连接带和头枕第二连接带的连接方式除了通过头枕连接卡扣部连接的方式之外还可以是魔术贴连接或者按扣连接等方式,也可以是头枕第一连接带与头枕第二连接带之间固定连接且都为弹性材料制成的。
27.所述头枕收纳部主体111的两侧自头枕收纳部主体111的顶端向下向内向外弧形延伸至杂物收纳部12的顶端设置,由此设置,通过头枕收纳部主体在收纳部主体的底部的弧形设置,使得头枕收纳部更加贴合座椅的头枕。
28.所述平板收纳袋112的一侧上开设有开口113,由此设置,开口方便使用平板电脑时的线路放置。
29.所述杂物收纳部12包括杂物收纳部主体120,在所述杂物收纳部主体120的正面上设有第一收纳袋121、第二收纳袋122、第三收纳袋123、第四收纳袋124和大物收纳袋125,所述第一收纳袋121设置在杂物收纳部主体120的顶端的两侧,在杂物收纳部主体120两侧的第一收纳袋121之间设有第二收纳袋122,在杂物收纳部主体120的中心设有第三收纳袋123,在第三收纳袋123的左右两端设有第四收纳袋124,所述大物收纳袋125设置在杂物收纳部主体120的底端,通过设置多个收纳袋,方便放置不同种类的物品。
30.在第三收纳袋123其中一端的第四收纳袋124内设有保温层(图中未示出),通过保温层的设置,在使用时可更好的将奶瓶保温。
3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边连接带221和第二侧边连接带22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卡扣部220,所述第一连接卡扣部220包括第一连接卡扣2201和第一连接卡座2202,所述第一连接卡扣2201设置在第一侧边连接带221上,第一连接卡座2202设置在第二侧边连接带222上,第一侧边连接带221和第二侧边连接222通过第一连接卡扣2201与第一连接卡座2202相连,由此设置,通过卡扣部的设置即可轻松完成连接,使用简单方便。
32.所述第一侧边连接带与第二侧边连接带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设置,通过可拆卸设计,可方便安装。
33.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边连接带和第二侧边连接带的连接方式除了通过第一连接卡扣部连接的方式之外还可以是魔术贴连接或者按扣连接等方式,也可以是第一侧边连接带与第二侧边连接带之间固定连接且都为弹性材料制成的。
34.共通连接带与侧边连接带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设置,通过可拆卸设计,可方便安装。
35.如图2和图3所示,共通连接带20上设有第二连接卡扣部201,所述第二连接卡扣部201包括第二连接卡扣2011和第二连接卡座2012,第二连接卡扣2011和第二连接卡座2012相连,所述共通连接带20设有第二连接卡扣2011的一端设置在收纳袋1一侧的侧边连接带
22上,共通连接带20设有第二连接卡座2012的一端设置在收纳袋1另一侧的侧边连接带22上,通过共通连接带的设置,将收纳袋两侧的侧边连接带相连。
36.如图3所示,在共通连接带20上还设有第三连接卡座2001,所述第三连接卡座2001设置在共通连接带20设有第二连接卡扣2011的一端上,由此设置,在不使用共通连接带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卡扣2011与第三连接卡座2001连接,由此方便连接带的收纳。
37.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收纳袋1放置在汽车座椅的背面,然后将头枕固定带21连接固定在座椅的头枕上,将座椅固定带23连接底部,将第一侧边连接带221从座椅的肩部往座椅的正面拉伸并与从座椅的底部往座椅的正面拉伸的第二侧边连接带222连接,最后通过共通连接带20将收纳袋两侧的侧边相互连接,由此完成收纳袋1的安装,通过在座椅头枕、座椅主体、座椅底部进行连接固定,使得收纳袋的连接更加稳定,且通过侧边连接带22设置在头枕收纳部11和杂物收纳部12的侧边设计,在进行固定时,侧边连接带22将头枕收纳部11和杂物收纳部12向座椅的正面方向进行拉伸,使得收纳袋1的侧边完全贴合在座椅上,当收纳袋1的侧边放置有重物时,由于侧边连接带22拉伸的力限制,使得收纳袋1的侧边不会因为重力而向中心偏移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