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2810发布日期:2021-12-08 17:4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铁两用牵引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


背景技术:

2.列车机车检修时,需在专门的检修库内进行检修,而检修库内是不允许安装供列车行驶的高压电网的。此时需要专用的牵引车将列车机车从检修库外牵引至检修库中。牵引车的行驶方式与汽车相似,车轮先与轨道成一定角度的夹角,在车轮开上轨道后再偏转车轮行驶方向,使车轮与轨道平行,然后继续行驶,待牵引车四个车轮都在轨道合适位置时,放下导向轮,导向轮与轨道接触,限制牵引车只能在轨道上行驶。因为轨道狭窄,检修库外面的空地空间有限,传统的公铁两用车的车轮在转向时需要较大的转弯半径,导致了牵引车转向过程复杂,难度大,因此,设计制造一种转弯半径小的公铁车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作业方便,操作灵活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导向轮和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行走轮连接,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车体上,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车体底部还设置齿轮清理装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轮用于实现车体行走,为牵引车在公路和轨道上行走提供动力,导向轮用于牵引车在轨道行驶时与铁轨卡合,从而实现导向,避免了牵引车在行驶过程中因方向改变偏离而脱离轨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实现行走功能,转向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实现转向及原地旋转功能,大大减小了牵引车的转弯半径,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作业方便,操作灵活。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轮与固定在车体底部的升降油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油缸伸缩轴伸缩从而改变导向轮的高度,从而实现牵引车在轨道行驶时导向轮与轨道接触,在公路行驶时时导向轮与地面分离。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上还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本体固定在车体上,所述角度传感器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度传感器一般与车辆控制器连接,用于测量行走轮的
转向角度,当行走轮转向时,转向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旋转时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来带动行走轮实现转向,同时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随着第一齿轮旋转,第三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角度传感器的转轴旋转,角度传感器通过测量转轴的旋转角度从而得出第一齿轮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行走轮的转向角度的测量,而车辆控制器根据转向角度信息发出指令对转向装置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实现闭环控制,控制稳定性好、精度高,控制效果好。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清理装置包括清理滚轮,所述清理滚轮与车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清理滚轮包括圆柱形腔体,所述圆柱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中设有多个滚柱,所述滚柱与圆柱形腔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圆柱形腔体内设有海绵,所述滚柱位于圆柱形腔体内的一侧与海绵挤压接触,所述滚柱位于圆柱形腔体外的一侧与第一齿轮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旋转时带动清理滚轮旋转,同时清理轮上多个滚柱转动至第一齿轮的轮齿之间时,滚柱与第一齿轮的轮齿摩擦时,将第一齿轮上的灰尘、泥土去除,实现自动清理的功能,清理滚轮无需额外的动力,即可实现自动、实时清理,能耗小,效率高,结构简单。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柱为橡胶材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的滚柱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承受一定的挤压力,摩擦力大,便于第一齿轮上的灰尘、泥土的去除,且不会对第一齿轮造成损伤,另外,与第一齿轮接触后也不会产生噪音。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内吸附有润滑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柱在对第一齿轮上的灰尘、泥土的去除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旋转,当滚柱表面接触到海绵时,海绵将滚柱表面的灰尘拂去同时海绵内吸附的润滑油粘附在滚柱表面,滚柱在与第一齿轮接触时将润滑油涂抹在第一齿轮上,第一齿轮在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过程中将润滑油传递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润滑油可以有效保护齿轮,有效提高各齿轮的使用寿命。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柱形腔体的下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与圆柱形腔体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圆柱形腔体可以打开,便于海绵的更换,当海绵积累了大量杂质或这润滑油用完的时候,打开密封盖就可以对海绵进行更换或清洗,操作简单、方便。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轮用于实现车体行走,为牵引车在公路和轨道上行走提供动力,导向轮用于牵引车在轨道行驶时与铁轨卡合,从而实现导向,避免了牵引车在行驶过程中因方向改变偏离而脱离轨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实现行走功能,转向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实现转向及原地旋转功能,大大减小了牵引车的转弯半径,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作业方便,操作灵活。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角度传感器来对行走轮的转向角度进行测量,车辆控制器根据角度传感器所测得的转向角度信息发出指令对转向装置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实现闭环控制,控制稳定性好、精度高,控制效果好。
22.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轮旋转时带动清理滚轮旋转,同时清理轮上多个滚柱转动
至第一齿轮的轮齿之间时,滚柱与第一齿轮的轮齿摩擦时,将第一齿轮上的灰尘、泥土去除,实现自动清理的功能,清理滚轮无需额外的动力,即可实现自动、实时清理,能耗小,效率高,结构简单,同时,在对齿轮进行灰尘、泥土去除的同时对齿轮涂抹润滑油,可以有效保护齿轮,从而有效提高各齿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中行走轮与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中齿轮清理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中齿轮清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车体;2、导向轮;3、行走轮;4、驱动装置;41、行走驱动电机;42、减速机;43、电机座;5、转向装置;51、转向电机;52、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6、齿轮清理装置;61、圆柱形腔体;62、开口;63、滚柱;64、海绵;7、角度传感器;8、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图3,一种独立驱动的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底部的导向轮2和行走轮3,导向轮2和行走轮3一般为2对,分别安装在车体1的前后两端,所述每个行走轮3均与独立的驱动装置4和转向装置5连接,实现独立驱动,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行走驱动电机41,所述行走驱动电机41通过减速机42与行走轮3连接,所述行走驱动电机41通过电机座43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转向装置5包括转向电机51、第一齿轮52和第二齿轮53,所述第一齿轮52与电机座4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3与转向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机51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3啮合,所述车体1底部还设置齿轮清理装置6,行走轮3用于实现车体1行走,为牵引车在公路和轨道上行走提供动力,导向轮2用于牵引车在轨道行驶时与铁轨卡合,从而实现导向,避免了牵引车在行驶过程中因方向改变偏离而脱离轨道,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行走轮3实现行走功能,转向装置5用于驱动行走轮3实现转向及原地旋转功能,大大减小了牵引车的转弯半径,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3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2与固定在车体1底部的升降油缸连接,升降油缸伸缩轴伸
缩从而改变导向轮2的高度,从而实现牵引车在轨道行驶时导向轮2与轨道接触,在公路行驶时时导向轮2与地面分离。
32.进一步的,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角度传感器7,所述角度传感器7的本体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角度传感器7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8,所述第三齿轮8与第一齿轮52啮合,角度传感器7一般与车辆控制器连接,用于测量行走轮的转向角度,当行走轮3转向时,转向电机51驱动第二齿轮53旋转,第二齿轮53旋转时带动第一齿轮52旋转,第一齿轮52旋转来带动行走轮3实现转向,同时与第一齿轮52啮合的第三齿轮8随着第一齿轮52旋转,第三齿轮8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角度传感器7的转轴旋转,角度传感器7通过测量转轴的旋转角度从而得出第一齿轮52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行走轮3的转向角度的测量,而车辆控制器根据转向角度信息发出指令对转向装置5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实现闭环控制,控制稳定性好、精度高,控制效果好。
33.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清理装置6包括清理滚轮,所述清理滚轮与车体1可转动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清理滚轮包括圆柱形腔体61,所述圆柱形腔体6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开口62,所述开口62中设有多个滚柱63,所述滚柱63与圆柱形腔体6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圆柱形腔体61内设有海绵64,所述滚柱63位于圆柱形腔体61内的一侧与海绵64挤压接触,所述滚柱63位于圆柱形腔体61外的一侧与第一齿轮52啮合,第一齿轮52旋转时带动清理滚轮旋转,同时清理轮上多个滚柱63转动至第一齿轮52的轮齿之间时,滚柱63与第一齿轮52的轮齿摩擦时,将第一齿轮52上的灰尘、泥土去除,实现自动清理的功能,清理滚轮无需额外的动力,即可实现自动、实时清理,能耗小,效率高,结构简单。
34.进一步的,所述滚柱63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滚柱63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承受一定的挤压力,摩擦力大,便于第一齿轮52上的灰尘、泥土的去除,且不会对第一齿轮52造成损伤,另外,与第一齿轮52接触后也不会产生噪音。
35.进一步的,所述海绵64内吸附有润滑油,滚柱63在对第一齿轮52上的灰尘、泥土的去除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旋转,当滚柱63表面接触到海绵64时,海绵64将滚柱63表面的灰尘拂去,同时海绵64内吸附的润滑油粘附在滚柱63表面,滚柱63在与第一齿轮52接触时将润滑油涂抹在第一齿轮52上,第一齿轮52在与第二齿轮53和第三齿轮8啮合的过程中将润滑油传递到第二齿轮53和第三齿轮8,润滑油可以有效保护齿轮,有效提高各齿轮的使用寿命。
36.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腔体61的下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密封盖与圆柱形腔体6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圆柱形腔体61可以打开,便于海绵64的更换,当海绵64积累了大量杂质或这润滑油用完的时候,打开密封盖就可以对海绵64进行更换或清洗,操作简单、方便。
37.工作原理:启动行走驱动电机41,行走驱动电机41通过减速机42驱动行走轮3旋转,实现车体1行走,为牵引车在公路和轨道上行走提供动力,转向时,启动转向电机51,转向电机51驱动第二齿轮53旋转,第二齿轮53旋转时带动第一齿轮52旋转,第一齿轮52旋转来带动行走轮3实现转向,同时与第一齿轮52啮合的第三齿轮8随着第一齿轮52旋转,第三齿轮8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角度传感器7的转轴旋转,角度传感器7通过测量转轴的旋转角度从而得出第一齿轮52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行走轮3的转向角度的测量,而车辆控制器根据转向角度信息发出指令对转向装置5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实现闭环控制,牵引车在轨道上行
走时,升降油缸伸缩轴伸缩伸出,使得导向轮2与轨道接触并与铁轨卡合,从而实现导向,避免了牵引车在行驶过程中因方向改变偏离而脱离轨道,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行走轮3实现行走功能,通过转向装置5驱动行走轮3实现转向及原地旋转功能,大大减小了牵引车的转弯半径,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作业方便,操作灵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