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告警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5298发布日期:2022-01-19 17:1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告警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告警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而当家长带着子女驾车出行的时候,可能存在家长疏忽将孩子遗留在车内的情况,这种情况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家长离开时一般会将车辆熄火,时间一长,车内氧气不断消耗,而孩子又无法自行逃出车窗紧闭的车厢,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缺氧窒息。另外,在炎热的夏天,如果家长离开时将车辆熄火,没有开空调,车内的温度会极速升高,被困车内的孩子会有中暑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告警系统及汽车。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告警系统,包括:救援模块、状态模块、感应模块、通信模块和车载空调;所述救援模块分别与所述状态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车载空调连接;所述状态模块用于检测车辆状态;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车内的异常情况;所述救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和所述异常情况启动所述车载空调,并通过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5.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车辆网关、语音交互模块和设置在车内的摄像头;所述救援模块分别与所述摄像头、所述语音交互模块以及所述车辆网关连接;所述救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和所述异常情况启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语音交互模块;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车辆顶棚,用于监控车内情况;所述车载网关用于将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影像和所述语音交互模块接收的语音,发送给终端,并将所述终端接收的语音发送给所述语音交互模块进行播放。
6.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车门开关;所述车载网关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救援模块;所述车门开关与所述救援模块连接;所述救援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打开所述车门开关。
7.可选地,所述车辆状态包括车辆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以及车门处于关闭状态。
8.可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分贝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车内每个座椅的下方,用于检测座椅的压力;所述分贝传感器设置在车辆中控位置,用于检测车内的异常声音;所述震动传感器设置在车内座椅下方,用于检测车内的异常抖动。
9.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与所述救援模块连接;所述救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和所述异常情况启动所述喇叭。
10.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车灯;所述车灯与所述救援模块连接;所述救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和所述异常情况启动所述车灯。
11.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救援模块连接;所述救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和所述异常情况,将所述定位模块获取到的车辆位置通过所述车辆网关发送到所述终端。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告警系统。
13.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告警系统包括救援模块、状态模块、感应模块、通信模块和车载空调;所述救援模块分别与所述状态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车载空调连接。状态模块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感应模块则用于感应车内的异常情况,当救援模块车辆状态和异常情况判定车内有人被困,则启动车载空调,令车内的温度下降,并且令车内空气流通,防止车内被困人员窒息或中暑。另外,救援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向指定的终端发送告警信息,车主通过终端可以得知有人被困车内,则可以迅速赶回车辆停放处解救被困人员,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8.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20.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的第一示意图,该系统100包括救援模块110、状态模块120、感应模块130、通信模块140和车载空调150。如图1所示,救援模块分别与状态模块、感应模块、通信模块以及车载空调连接。状态模块用于检测车辆状态,并将采集到的车辆状态发送给救援模块。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车内的异常情况,并将检测到的异常情况发送给救援模块。救援模块用于根据车辆状态和异常情况判断车内有人被困,则首先启动车载空调,避免车内氧气耗尽导致车内人员窒息,为救援争取时间。另外,救援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该终端可以是车主的手机,车主通过手机绑定救援模块。当救援模块发现车内人员被困,通过通信模块拨打驾驶员的电话,通过预设好的语音提醒车主,车内有异常情况,可能有人员被困,从而让车主尽快赶回车辆附近查看情况,避免酿成悲剧。
21.通过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告警系统,可以在车内人员被困的时候打开空调,防止车内氧气耗尽,并向车主预先绑定的终端发送告警信息,通知车主回到车辆附近查看情况,
能够有效减少因车主疏忽把儿童或者是行动能力弱的人留在车内,导致其窒息、中暑的情况发生。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告警系统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状态的状态模块,状态模块需要检测的车辆状态具体包括车辆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以及车门处于关闭状态。首先,车辆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说明车辆的空调关闭;而车门处于关闭状态说明车门无法被打开,若车主疏忽,把儿童或者是行动能力弱的人留在车内,车内无法通风,温度过高,则车内的人员有窒息、中暑的风险;但是车门又是关闭状态,说明车内人员无法自行逃出,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告警,避免车内人员受到严重伤害。而为了能够准确触发车辆的告警系统,对车辆发动机和车门的状态检测是很重要的。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告警系统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异常模块的感应模块,感应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分贝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车内每个座椅的下方,用于检测座椅的压力;分贝传感器设置在车辆中控位置,用于检测车内的异常声音;震动传感器设置在车内座椅下方,用于检测车内的异常抖动。通过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异常情况,配合车辆状态,救援模块可以判断车辆关闭,且有人员被困车内,则触发告警,并且进行相应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打开空调,向车主的手机终端拨打电话等等。
24.当感应模块为压力传感器时,由于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车内每个座椅的下方,可以预先设置压力判断模式,例如,设置当至少一个座椅在车辆熄火且车门关闭的情况下,在预设的时长内,持续检测到座椅上额定阈值以上的压力,则判断车内可能有人员,则将此时的状态视为异常情况,将触发救援模块进行告警。而额定压力的设置可以综合考虑儿童安全座椅的重量以及儿童的重量。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车主是将一些重物摆放在车辆座椅上,当感应模块仅为压力传感器时,可能会误触发救援模块,对车主进行告警。则车主可以通过绑定的手机手机app,查看车内摄像头的实时监控影像,从而确认是否有人员被困车内。
25.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当感应模块仅为压力传感器时,可能会有误触发救援模块的情况发生。而另外一种可能是,如果是儿童被困车内,慌乱之间儿童可能会移动到主驾驶或者是车内其他座位来寻找逃生方法,因此,压力传感器可能不能检测到车内某个位置持续有压力,当检测到某个座位持续有压力时,可能车内人员已经无法移动,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则告警系统无法达到比较好的告警,帮助救援的效果。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模块还可以包括震动传感器,当车内人员发现被困时,可以通过敲打车窗、车门等方式,造成不规律的抖动,在车辆熄火、车门关闭的情况下,震动传感器检测到预设时长内持续的不规律抖动,则可以判断车内有人员被困,可以触发救援模块进行告警。可以理解的是,救援模块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和震动传感器的抖动信号共同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告警,也可以对压力信号和抖动信号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告警。
26.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能车内被困的人员是体重较轻,且无法自由移动的婴幼儿,则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都有可能将这种情况忽略,导致不能及时触发告警模块。因此,感应模块还可以包括分贝传感器,对分贝传感器设置适当的分贝阈值,当长时间被困车内的婴儿开始哭泣,分贝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比分贝阈值更高的分贝,则可以判断车内有人被困,救援模块触发告警。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对感应模块中所包含的传感器进行适应性地组合。
27.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告警系统判别的准确度,可以设置在车辆熄火后第一时长才开始接收感应模块的感应信号,从而判断是否有人被困。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车辆告警系统设置有通信模块,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该通信模块将告警信息上传至车辆主机厂的服务中心。也就是说,当救援模块向车主指定的终端发送告警信息,车主长时间没有应答,则为了能尽快确认车辆情况,救援模块可以向服务中心发送告警信息,让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判断当前情况并处理,以免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29.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的第二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为同一系统,因此,图2沿用图1的标号来表示相同的模块。如图2所示,该告警系统100还包括摄像头200、语音交互模块210以及车辆网关220,救援模块分别与摄像头、语音交互模块以及车辆网关连接;救援模块用于根据车辆状态和异常情况启动摄像头和语音交互模块。摄像头安装在车内,设置车辆前方的顶棚上,可以监控车内的情况,以确定车内是不是有人。若摄像头是全景摄像头,该摄像头也可以安装在车辆顶棚的中央,以便更好地拍到车辆前后座位的情况。而车载网关用于将摄像头拍摄的影像和语音交互模块接收的语音,发送给终端,并将终端接收的语音发送给语音交互模块进行播放。具体来说,制定终端可以是车主的手机,车主手机安装有与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告警系统配套的手机app,当救援模块发现车内有人员被困,首先启动摄像头和语音交互模块,然后通过车辆网关将摄像头的画面实时发送到车主的手机,车主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看车内的情况,这有助于车主迅速掌握车内情况,确认救援模块是否有判断错误的情况。并且通过语音交互模块与车内的人员进行对话,有助于安抚车内人员,避免车内人员做出敲砸车窗等危险行为,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230,定位模块与救援模块连接。上文提到,车主在手机绑定与救援模块配套的app,当救援模块判断车内有人员被困,则可以通过定位模块检测车辆当前的位置,并将该位置通过车辆网关发送给车主的手机,车主则可以通过该位置,由手机中的导航系统规划最近的路线,以便快速地赶回车辆周围,为车内人员的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还包括车门开关240,车门开关和救援模块连接。上文提到,车主可以在手机绑定与救援模块配套的app,则车主也可以在app上对救援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打开车门。当车主得知车内有人被困,但是因为距离太远或者有事不能及时赶到车辆附近,则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的app向救援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则救援模块通过车载网关接收到来自手机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让车内被困人员可以从车门逃生。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还包括喇叭250,该喇叭与救援模块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喇叭可以是车辆自身设置的喇叭,也可以是与救援模块配套、单独设置的喇叭。当车主接收到告警信息,得知车内有人员被困,但是无法及时赶回来时,救援模块可以开启喇叭,通过预设的鸣响频率来向周围的人告警,例如该车辆停放在停车场,当喇叭不断鸣响,可以吸引安保人员前来,对车内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可以理解的是,若车主长期没有对救援模块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告警信息进行应答,也可以设置救援模块启动喇叭,对路过该车辆的人们告警,以免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还包括车灯260,该车灯与救援模块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灯可以是设置在车辆各个位置的车灯,包括但不限于车前灯、车尾灯等。当车主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赶往车辆附近,或者是没有对告警信息进行应答,则救援模块可以启动车灯,令车灯以预设的频率闪动,以吸引路过的人注意,从而对车内被困人员进行施救。
34.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告警系统可以包括以上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是多个的组合。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安装有如本技术实施例任一项的车辆告警系统。在车主驾驶该汽车出行时,车主停车熄火,离开车辆并关上车门,并疏忽将儿童或者是行动不便的人困在车内,当经过预设时长,座椅下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长时间的压力,车内人员敲打车窗,并大声呼救,则救援模块接收到车辆状态以及车内的异常情况,则判断车内有人员被困,触发告警,首先启动车载空调通风降温,并通过通信模块向车主绑定的手机终端拨打电话,发送告警信息。车主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车辆网关传来的车内实时监控,并通过语音交互模块安抚车内人员情绪。通过手机app接收到车辆定位后,车主可以根据规划好的最短路径,迅速回到车辆附近。若车主一时无法回到车辆附近,则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向救援模块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让车内人员逃出。若车主长时间没有接收告警信息,则救援模块可以将告警信息发送至车辆服务中心求助,并控制喇叭和车灯启动,通过发出响声和不规律闪烁,吸引路过行人注意,以获得救援。
35.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