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9834发布日期:2022-01-12 08:1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


背景技术:

2.座椅头枕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座椅乘坐时的舒适性和提高车辆撞击时由头部支承实现的安全性等。为提高头枕使用时的舒适性,头枕能上下前后移动。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头枕上下前后移动,头枕的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结构简单,能实现头枕的四向运动。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包括头枕外壳、头枕内壳和位于壳体内的头枕内支架,所述头枕外壳罩在头枕内壳的前端形成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头枕安装的头枕杆,所述头枕杆向下伸到壳体外,所述头枕杆的上端设置有竖直段,所述头枕内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头枕槽,所述竖直段设置在头枕槽内上,所述头枕杆上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带动头枕内支架在竖直段上上下移动,所述头枕内支架的中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头枕内支架上设置有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带动滑块在头枕内支架上前后滑动。
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两个竖直段之间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上下螺纹座,所述头枕内支架左上方固定设置有上下移动电机,所述上下移动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有上下移动丝杆,所述上下移动丝杆与上下螺纹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当上下移动电机工作时,通过上下移动丝杆与上下螺纹座,带动头枕内支架沿着竖直段上下移动。
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头枕内支架右下方的前后移动电机,所述前后移动电机的输出端竖直设置有前后移动丝杆,所述前后移动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前后移动螺纹座,所述前后移动螺纹座上水平设置有推杆,所述滑块上斜向设置有推动槽,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推动槽;当前后移动电机工作时,通过前后移动丝杆和前后移动螺纹座带动推杆上下移动,从而使推杆推动滑块在头枕内支架上前后滑动。
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枕槽的上段为圆槽,中下段为半圆槽,在所述头枕内支架后侧面的下端设置有能将竖直段的下端压在头枕槽内的头枕杆压板,所述上下移动丝杆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头枕内支架上的丝杆压板。
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枕内支架的后侧面上呈矩形布置有至少四个连接卡扣,所述头枕内壳通过连接卡扣扣在头枕内支架的后侧,所述头枕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的前侧。
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枕内支架的后侧面上左右间隔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线束的线束卡扣。
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枕外壳外套设有头枕泡沫。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下移动机构带动头枕内支架在头枕杆上上下移动,通过前后移动机构带动滑块前后移动,同时上下移动机构和前后移动机构均是通过丝杆螺栓实现,其零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便于将滑块和头枕内支架实现模块化,从而降低整个四向头枕的成本;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移动机构的电机设置在头枕内支架左上方,前后移动机构的电机设置在头枕内支架右下方,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刚好实现头枕的平衡,并且也方便两个电机的线束从不同的头枕杆穿出,使其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无头枕泡沫)。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无头枕泡沫和头枕内壳)。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枕杆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枕内支架的示意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图8所示,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主要由头枕外壳1、头枕内壳2、头枕杆3、头枕内支架4、滑块5、上下移动机构和前后移动机构组成。其中头枕外壳1罩在头枕内壳2的前端形成中空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头枕安装的头枕杆3,头枕杆3向下伸到壳体外。
22.头枕内支架4设置在壳体内,在头枕杆3的上端设置有竖直段3a,在头枕内支架4的后侧设置有头枕槽4a,竖直段3a设置在头枕槽4a内上,在头枕杆3上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带动头枕内支架4在竖直段3a上上下移动。在头枕内支架4的中部设置有滑块5,头枕内支架4上设置有前后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带动滑块5在头枕内支架上4前后滑动。
23.上下移动机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两个竖直段3a之间的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上下螺纹座7,头枕内支架4左上方固定设置有上下移动电机8,上下移动电机8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有上下移动丝杆9,上下移动丝杆9与上下螺纹座7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当上下移动电机8工作时,通过上下移动丝杆9与上下螺纹座7,带动头枕内支架4沿着竖直段3a上下移动。
24.为方便头枕内支架4沿着竖直段3a上下移动,在竖直段3a的左右侧面设置为平面。为方便上下螺纹座7的固定,固定支架6焊接在两个头枕杆3之间,且安装后,头枕杆3位于头枕内支架4后方,整个头枕杆3为中空设计。
25.前后移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头枕内支架4右下方的前后移动电机10,前后移动电机10的输出端竖直设置有前后移动丝杆11,前后移动丝杆11上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前后移动螺纹座12,前后移动螺纹座12上水平设置有推杆13,滑块5上斜向设置有推动槽5a,推杆13的另一端穿过推动槽5a;当前后移动电机10工作时,通过前后移动丝杆11
和前后移动螺纹座12带动推杆13上下移动,从而使推杆13推动滑块5在头枕内支架4上前后滑动。
26.前后移动螺纹座12包括内螺纹座12a和套装在内螺纹座12a外用于安装推杆13的外螺纹座12b,其中内螺纹座12a上沿着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与前后移动丝杆11相配合的内螺纹,且为防止外螺纹座12b滑动,在内螺纹座12a的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为方便推杆13的安装,在外螺纹座12b的侧面焊接有螺母,推杆13采用台阶螺栓,且在推杆13与推动槽5a接触的两侧均设置有衬套18。
27.为方便头枕杆3插入到头枕内支架4内,将头枕槽4a的上段设置为圆槽,中下段设置为半圆槽,为防止头枕杆3的下端翘起,在头枕内支架4后侧面的下端设置有能将竖直段3a的下端压在头枕槽4a内的头枕杆压板14。为防止上下移动丝杆9的上端翘起,将上下移动丝杆9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丝杆压板15,并将丝杆压板15固定在头枕内支架4上。
28.头枕内支架4的后侧面上呈矩形布置有至少四个连接卡扣4b,头枕内壳2通过连接卡扣4b扣在头枕内支架4的后侧,头枕外壳1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5的前侧。使得上下移动时整个头枕一起移动,在前后移动时,只有头枕外壳1和滑块5移动。头枕内壳2采用卡扣连接方便拆卸和维修。
29.为防止电机线束在头枕移动时出现缠绕,在头枕内支架4的后侧面上左右间隔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线束的线束卡扣16,电机线束经过线束卡扣16后沿着头枕杆3从上穿出。
30.为使头枕使用更加舒适,在头枕外壳1外套设有头枕泡沫1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