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7087发布日期:2022-05-07 11:3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在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设备的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车内空气质量日益关注。
3.目前汽车内饰的设计方向,越来越趋向于满足和迎合消费者感观和舒适度的需求,因此不断提高车内设施的装饰水平及车厢密闭性,从而导致了车内空气污染物更容易聚积而产生污染。voc又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氮烃、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成因比较简单,主要是汽车内饰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车内空间狭小、密闭性好,车内空气与驾乘人员直接接触,车内空气污染会对驾乘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车内空气污染程度可能会随着车体材料中有害物质的不断释放而有所减轻,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车辆从制造完成到交付给用户使用的间隔可能只有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加上车辆在库存和运输过程中,乘员舱都处于与外界环境隔绝的密闭状态,所以这段车辆储运的过程根本不足以充分释放和清除车内污染。往往用户开始使用新车的时候,也是车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声称能够消除车内污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但是其有效性往往难以验证。也很少有消费者买了车,先将车辆闲置起来,等到车内污染物消减以后才开始使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孕妇、病人和儿童等敏感个体都有可能受到车内污染的影响。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成分较为复杂,有关机构进行的检测和研究情况表明,车内空气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有几百种之多,包括烃类、醛类、酮类物质等,主要有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污染物。车内空气污染状况与车辆制造工艺和零部件种类有直接关系,影响较大的有汽车仪表板总成、车门内饰板、地毯、顶棚、汽车线束、座椅总成等。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5.1、整机效率低,能耗高,设备尺寸狭长;
6.2、运行时内饰材料经过受热所释放的浊气无法有效进行置换,无法保障内饰材料除味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7.3、由于烘箱内浊气得不到整体置换,设备长时间运行后,会导致烘箱越烘越臭,将会对物料形成二次污染;
8.4、汽车内饰材料背面与网带大面积接触易造成基布不良;
9.5、独立式整体烘箱,内部是一个整体空间,各处温度波动大。如入口段物料未预热会导致温度降低;顶部热风导入,但汽车内饰并不透风,会导致烘箱下半段温度较低,而浊气上吸风的设计由使得烘箱上半段靠近吸风口局部区域温度会较低;
10.6、经换热器加热后的热风,被导入烘箱内还未充分与汽车内饰材料进行换热后就
直接被排风机抽走,导致设备能耗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11.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的、高效的、稳定、节能的设计方案。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一种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设备,包括冷却段、去浊段、析出段、预热段,还包括新风管道;
14.所述新风管道的进风口与所述冷却段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冷却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新风管道混合后进入到去浊段的进风口,冷却段出风口的另一路连接浊气外排管道;
15.所述去浊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新风管道混合后进入到析出段的进风口,去浊段出风口的另一路连接浊气外排管道;
16.所述析出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新风管道混合后进入到预热段的进风口,所述析出段出风口的另一路连接浊气外排管道;
17.所述预热段的出风口连接浊气外排管道。
18.所述预热段设有物料进料口,所述冷却段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依次经过预热段、析出段、去浊段和冷却段。
19.还包括三通,所述三通设置于所述冷却段的出风口、去浊段的出风口、析出段的出风口和预热段的出风口处及冷却段的进风口、去浊段的进风口、析出段的进风口和预热段的进风口处。
20.所述三通处安装电控比例风阀。
21.所述去浊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两路的气流量比为1:1,去浊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两路的气流量分别为流入到浊气外排管道占25%,流入到析出段进风口的占75%,流入到析出段进风口的新风占25%,析出段出风口的气流全部流入到预热段的进风口,预热段的进风口未有新风流入。
2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优化系统的烘箱结构及管道布局,提高产能,保障产品气味去除率和批次稳定性,实现设备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设备,包括冷却段4、去浊段5、析出段6、预热段7,还包括新风管道1;
27.所述新风管道1的进风口与所述冷却段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冷却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新风管道混合后进入到去浊段的进风口,冷却段出风口的另一路连接浊气外
排管道;
28.所述去浊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新风管道混合后进入到析出段的进风口,去浊段出风口的另一路连接浊气外排管道;
29.所述析出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新风管道混合后进入到预热段的进风口,所述析出段出风口的另一路连接浊气外排管道;
30.所述预热段的出风口连接浊气外排管道2。
31.所述预热段设有物料进料口8,所述冷却段设有物料出口3,所述物料依次经过预热段、析出段、去浊段和冷却段。
32.还包括三通,所述三通设置于所述冷却段的出风口、去浊段的出风口、析出段的出风口和预热段的出风口处及冷却段的进风口、去浊段的进风口、析出段的进风口和预热段的进风口处。
33.所述三通处安装电控比例风阀。
34.所述去浊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两路的气流量比为1:1,去浊段的出风口分为两路,两路的气流量分别为流入到浊气外排管道占25%,流入到析出段进风口的占75%,流入到析出段进风口的新风占25%,析出段出风口的气流全部流入到预热段的进风口,预热段的进风口未有新风流入。
35.本实用新型:在设备中,包括:
36.1、分区控温箱体,即冷却段4、去浊段5、析出段6、预热段7的外壳,用于加热汽车内饰,使其内部有害物质提前释放;
37.a、将整套烘箱设备分为多个独立功能段,分别为:预热段

析出段

去残留段

冷却段,各功能段可连续通过,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单独运行,每个分段均可独立设定温度。
38.b、烘箱内部设计上下导轮,通过上下折返的方式通过各段独立箱体。
39.2、进/排风管道,用于使箱体内部新风和浊气控制在一定的比例;
40.本设计的特点是,将汽车内饰材料在设备烘箱内的行进方向与热风的导入方向形成对流。
41.a、第4段(冷却段):将100%经过过滤的室外新鲜空气由冷却段箱体的一侧导入,常温新风与受热的汽车内饰材料进行换热,达到冷却物料的目的,同时与物料的换热使新风空气温度升高,此时将被预热后的新风从冷却段箱体的另一侧吸出。此时50%的浊气将被排出弃用,另50%将导入第3段。
42.本段的特点:最后与成品接触的是大量新风,即起到了风冷的效果,又保证了成品气味彻底去除。
43.b、第3段(去浊段):将第4段留用的50%预热新风量与室外50%经过过滤的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混合后,经过第3段置于顶部换热器加热后的热风由去浊段箱体的一侧导入,与内饰材料换热换气后从去浊段箱体的另一侧吸出,此时25%的浊气将被排出弃用,另75%将导入第2段。
44.本段的特点:由于本段被导入的热风已被后端加热,故本段设计的换热器可降低热值。
45.c、第2段(析出段):将第3段留用的75%预热新风量与室外25%经过过滤的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混合后,经过第2段置于顶部换热器加热后的热风由析出段箱体的一侧导入,与
内饰材料换热换气后从析出段箱体的另一侧吸出,此时0%的浊气将被排出弃用,另100%将导入第1段。
46.本段的特点:由于本段被导入的热风已被后端加热的比例更高,故本段设计的换热器可进一步降低热值。
47.d、第1段(预热段):将第2段留用的100%预热新风量直接预热段箱体的一侧,与内饰材料换热换气后从预热段箱体的另一侧吸出,此时100%的浊气将被排出弃用。
48.本段的特点:由于本段被导入的热风是由后端100导入的,且本段为预热段,故本段可不设计换热器,不消耗热能。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