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温度风门及车用空调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4477发布日期:2022-03-09 13:0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空调温度风门及车用空调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温度风门及车用空调箱。


背景技术:

2.车用空调通过改变空调温度风门所处位置的方式,实现调节车内温度的功能。当空调温度风门封闭冷风输送出口时,空调实现制热功能;当空调温度风门封闭热风输送出口时,空调实现制冷功能;当空调温度风门位于冷风输送出口和热风输送出口之间时,空调实现温度控制功能。改变冷风与热风的输送比例,将冷风和热风进行混合后吹出,实现温度调节。但混风过程中,冷风和热风在对流时所受到的风阻较大,降低冷风与热风混合的均匀性,致使出风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造成车辆的使用人员体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温度风门及车用空调箱,以解决空调处于调温模式下,混风过程中易出现冷风和热风在对流时存在风阻较大的情况,冷风与热风混合的均匀性低,致使出风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温度风门,其中,所述空调温度风门包括:
5.风门主体,具有分别形成于所述风门主体的两端的冷风端部和热风端部;
6.导风件,设置于所述风门主体的顶部,且所述导风件的顶部设置有导风出口,所述导风件的靠近所述热风端部的侧部设置有导风入口;所述导风入口连通于所述导风出口,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热风输送通道。
7.优选地,所述导风件的远离所述导风入口的侧壁形成尖角结构,所述尖角结构的尖端为形成于所述导风件的外侧壁的凸起,所述尖角结构所形成的折线贯穿于整个所述导风件的侧壁。
8.优选地,所述导风件还包括彼此对称设置的两个导风板部;
9.两个所述导风板部的靠近所述冷风端部的侧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尖角结构;
10.两个所述导风板部的靠近所述热风端部的侧部形成所述导风入口,两个所述导风板部的顶端与所述尖角结构的顶端共同形成所述导风出口;两个所述导风板部之间围成所述热风输送通道。
11.优选地,所述风门主体的顶部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形成所述热风端部。
12.优选地,所述导风件垂直设置于所述风门主体上,且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导风件的顶部高于所述风门主体的顶部。
13.优选地,所述风门主体为面向所述风门主体的底部弯折形成的板结构,弯折所形成的折线平行于所述热风端部;
14.所述风门主体两侧的弯折点处分别设置有向所述风门主体的外部延伸的转动部;
所述风门主体能够以所述转动部为轴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5.优选地,所述空调温度风门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
16.所述第一加强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且平行于所述热风端部,并延伸至所述导风件的侧壁和所述连接部的侧壁;
17.所述第二加强件形成于所述风门主体的底部,且垂直于所述热风端部,并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底部。
18.优选地,所述空调温度风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设于所述风门主体的侧壁上。
19.优选地,所述空调温度风门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箱,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温度风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温度风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简单的结构,使处于调温模式下的空调在混风过程中,能够减小冷风和热风在对流时所存在的阻力,提升冷风与热风混合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了采用空调温度风门的车用空调箱的出风温度的均匀性,改善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
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实现制冷功能的原理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实现制热功能的原理示意图。
30.图标:
31.10-空调温度风门,11-风门主体,111-冷风端部,112-热风端部,113-连接部,114-转动部,12-导风件,121-导风入口,122-导风出口,123-导风板部,13-加强件,131-第一加强件,132-第二加强件,14-密封件,20-蒸发器,30-暖风芯体,40-吹面风门,50-吹足风门,60-除霜风门,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r1-冷风输送路径,r2-热风输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32.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
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33.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34.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35.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36.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37.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
……
之上”、“上部”、“在
……
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
……
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
……
之上”和“在
……
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38.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9.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40.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41.实施例一
4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实现制冷功能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温度风门实现制热功能的原理示意图。
43.本实施例的空调温度风门包括风门主体11以及导风件12。
44.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温度风门的上述部件的具体结构。
45.车用空调通过改变空调温度风门10所在位置的方式,实现调节车内冷暖的功能。当空调制冷功能启动时,其工作原理参考图4,空调温度风门10所处的位置为第一位置p1,此时空调温度风门10封闭冷风吹入暖风芯体30的入口。致使经由蒸发器20吹出的冷风仅能通过冷风输送路径r1吹出,且沿冷风输送路径r1的指示方向,经由吹面风门40和/或吹足风门50和/或除霜风门60的开合的控制配合,将冷风输送至车内;当空调制热功能启动时,其工作原理参考图5,空调温度风门10所处的位置为第二位置p2,空调温度风门10开启冷风吹入暖风芯体30的入口的同时,封闭冷风输送路径r1,以防止制热状态下冷风被直接输送至车内。经由蒸发器20吹出的冷风仅能通过热风输送路径r2吹出,冷风经过暖风芯体30时转变为热风,且继续沿热风输送路径r2的指示方向,经由吹面风门40和/或吹足风门50和/或除霜风门60的控制配合,将热风输送至车内。
4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温度风门10、吹面风门40、吹足风门50和除霜风门60围成了空调的混风区域。调温的工作原理是将冷风和热风输送至混风区域进行混合,而后输送至车内,通过改变冷风和热风的输送比例实现温度调节。
47.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说明空调调节温度的过程,具体的,当空调处于调温功能时(未示出),空调温度风门10位于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不包括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此时,经由蒸发器20吹出的冷风可以沿冷风输送路径r1或热风输送路径r2输送至混风区域。冷风和热风分别经过空调温度风门10,且在混风区域进行混合后,并经由吹面风门40和/或吹足风门50和/或除霜风门60的控制配合,将所需温度的混风输送至车内。可通过改变空调温度风门10的位置实现调温功能,当空调温度风门10相对靠近第一位置p1时,使冷风输送量大于热风输送量,从而达到降底温度的目的;同理,当空调温度风门10相对靠近第二位置p2时,使热风输送量大于冷风输送量,从而达到提升温度的目的,最终实现空调调节温度功能。
48.由于调节温度时,输送至混风区域的冷风和热风的风向不同,使二者在混合时受到的阻力较大,降低混合的均匀性使出风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
49.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空调温度风门包括风门主体11,风门主体11上具有形成于风门主体11两端的冷风端部111和热风端部112。需要说明的是,冷风的风向为经由冷风端部111沿风门主体11的顶部向外输送,热风的风向为经由热风端部112沿风门主体11的顶部向外输送。风门主体11可以为树脂类或金属类等材质,只要保证风门主体11本身的形状和尺寸等不受空调箱内部所产生的温度变化而影响,满足空调温度风门10的使用功能即可。
50.此外,在风门主体11的顶部设置有导风件12,同理,导风件12可以为树脂类或金属类等材质,只要保证导风件12本身的形状和尺寸等不受空调箱内部所产生的温度变化而影响,满足其使用功能即可;风门主体11和导风件12可以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也可以根据风门主体11和导风件12的材质选择粘接、卡接或焊接等方式的连接成型式结构。
51.导风件12的顶部设置有导风出口122,导风件12的靠近热风端部112的侧部设置有导风入口121;导风入口121连通于导风出口122,并在导风入口121和导风出口122之间形成热风输送通道。从热风端部112吹来的部分热风能够从导风入口121进入,经由热风输送通道从导风出口122吹出。
52.在风门主体11上设置导风件12的优势在于,导风件12的热风输送通道具有引导热风的风向的功能,当空调处于制热功能时,导风件12能够阻拦部分热风继续向风门主体11的冷风端部111运动,从而提高热风吹送至车内的速度,进而提升制热模式的出风效果;当空调处于调温功能时,由于导风件12具有阻拦部分热风继续向风门主体11的冷风端部111运动,同时引导流经热风输送通道的热风的风向的作用,使冷风和热风在混合时受到的阻力减小,从而提升混合过程的均匀性,改善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
53.需要说明的是,导风入口121和导风出口122可以直接相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使导风件12的整个顶部和其靠近热风端部的整个侧部形成连通的开口,增加流经导风件12的热风通道的风量;导风入口121和导风出口122也可以不连接(未示出),只要保证导风件12具有阻拦部分热风继续向风门主体11的冷风端部111运动,同时引导流经热风输送通道的热风的风向的能力即可。
5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件12的远离导风入口121的侧壁形成尖角结构,尖角结构的尖端为形成导风件12的外侧壁的凸起,尖角结构所形成的折线贯穿于整个导风件12的侧壁。从冷风端部111吹来的部分冷风能够经过导风件12的外侧壁,当空调处于制冷功能时,导风件12外侧壁的尖角结构,使定量的冷风所通过的区域面积减小,有助于提升冷风经过导风件12的风速,进而提升制冷模式的出风效果;当空调处于调温功能时,基于设置导风件12对热风输送过程所产生的优势,导风件12外侧壁的尖角结构,进一步加快冷风和热风混合的反应过程,从而提升出风的均匀性,改善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
55.需要说明的是,导风件12的远离导风入口121的外侧壁也可以为圆弧或矩形等结构,只要保证其具有提升冷风经过导风件12的风速,改善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即可。考虑导风件12加工工艺的简易性和出风效果,尖角结构为最优结构。此外,尖角结构所形成的折线也可以不贯穿于整个导风件12的侧壁,但考虑成型工艺的复杂性,折线贯穿于整个导风件12的侧壁为优选设置方式。
5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件12包括彼此对称设置的两个导风板部123,两个导风板部123的靠近冷风端部111的侧部分别与尖角结构的开口的两端部相连接;两个导风板部123的靠近热风端部112的侧部形成导风入口121,两个导风板部123的顶端与尖角结构的顶端共同形成导风出口122;两个导风板部123之间围成热风输送通道。两个导风板部123可以彼此平行设置,也可以不平行设置,当两个导风板部123彼此不平行设置时,两个导风板部123的最佳设置方式为靠近热风端部112一侧的两个导风板部123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的两个导风板部123之间的距离。
57.在本实施例中,导风件12的高度与其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成正相关,但于车用空调箱内部的空间有限,导风件12的高度过高可能会与空调内部的结构出现干涉。为进一步增强导风效果,如图1至图3所示,风门主体11的顶部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连接部113,连接部113的端部形成热风端部112。凹陷的连接部113不仅可以增加导风件12的高度设置范围,还可以使热风端部112吹来的热风,沿凹陷的连接部113的结构吹出,辅助导风件12引导热风
的风向,进一步增强空调出风效果。
58.此外,针对上述风门主体11的结构,导风件12垂直设置于风门主体11上,且与连接部113相连接;导风件12的顶部需高于风门主体11的顶部,以保证导风件12具有能够提供的引导热风的风向、提高冷风风速以及提升混风均匀性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为简化加工工艺、便于装配或便于开模,导风件12优选为垂直设置于风门主体11;导风件12的不垂直与风门主体11也是可以的,只要保证不影响导风件12为空调温度风门10所提供的有益效果即可。
5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风门主体11为面向风门主体11的底部弯折形成的板结构,弯折形成的板结构能够使空调温度风门10由第一位置(第二位置)转向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时,仅需转动较小的角度,便可实现开启冷风吹入暖风芯体30的入口的同时封闭冷风输送路径r1,或封闭冷风吹入暖风芯体30的入口的同时开启冷风输送路径r1。
60.此外,根据空调箱内部结构设计,弯折所形成的折线平行于热风端部112,以实现空调温度风门10能够完全封闭暖风芯体30的入口或冷风输送路径r1;弯折所形成的折线也可以不平行于热风端部112,只要保证空调温度风门10实现能够完全封闭暖风芯体30的入口或冷风输送路径r1即可。
61.此外,风门主体11两侧的弯折点处分别设置有向风门主体11外部延伸的转动部114;风门主体11能够以转动部114为轴心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p2。转动部114可以与风门主体11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也可以选择粘接、卡接或焊接等方式的连接成型式结构,只要保证转动部114能够为风门主体11提供扭矩,使其以转动部114为轴心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p2即可。
6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空调温度风门还包括加强件13,加强件13包括第一加强件131和第二加强件132。
63.由于导风件12的高度较高且其内部为形成有热风输送通道的中空结构,需要设置加强件13提高导风件12设置于风门主体11的顶部的稳定性。具体的,第一加强件131形成于连接部113,且平行于热风端部112,并延伸至导风件12的侧壁和连接部113的侧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件131也可以设置为三角形等加强结构,只要保证其能够提高导风件12设置于风门主体11的顶部的稳定性即可。同理,第一加强件131的数量和设置方式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出设计调整。
64.为进一步提升空调温度风门10稳定性,第二加强件132形成于风门主体11的底部,且垂直于热风端部112,并延伸至连接部113的底部。同理,第二加强件132的形状、数量和设置方式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出设计调整。
65.此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加强件13所包括的第一加强件131和第二加强件132,可根据结构需求,选择性的独立进行设置。
66.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强封闭冷风输送路径r1或热风输送路径r2的紧密性,如图1至3所示,空调温度风门10还包括密封件14,密封件14围设于所述风门主体11的侧壁上,密封件14的材质只要能够保证当空调温度风门10处于第一位置p1时热风输送路径r2完全封闭,或处于第二位置p2时冷风输送路径r1完全封闭即可。
67.由于现有风门所采用的橡胶海绵本身异味较重且具有吸水性,影响密封效果,且长时间使用后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等,进而影响出风环境和乘客舒适度。密封件14的优选
材料为pu发泡棉。
68.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为简化装配、适用批量生产,空调温度风门10优选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根据所配合的空调箱的结构尺寸,仅需一次成型便可实现批量化生产,节约成本和人力。
69.此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设置在风门主体11上的导风件12的数量、导风件12的高度以及导风件12的热风输送通道的宽度,都可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设计调整,只要保证空调温度风门10不与空调箱内部结构发生干涉,且能够为空调的出风效果提供引导热风风向、提高热风与冷风混合的均匀性等优势即可。
70.综上,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低。当空调处于制热功能时,能够引导热风的风向,提高热风吹送至车内的速度,进而提升制热模式的出风效果;当空调处于制冷功能时,定量的冷风所通过的区域面积减小,提高冷风吹送至车内的速度,进而提升制冷模式的出风效果;当空调处于调温功能时,能够减小冷风和热风在对流时所存在的阻力,提升冷风与热风混合的均匀性,改善出风温度的均匀性。
71.实施例二
7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箱,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温度风门,空调温度风门设置于车用空调箱内,结构简单,成本低。当空调处于制热或制冷功能时,能够提升热风或冷风的出风效果。当空调处于调温功能时,能够减小冷风和热风在对流时所存在的阻力,提升冷风与热风混合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了采用空调温度风门的车用空调箱的出风温度的均匀性,改善空调调节温度的能力。
7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