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3832发布日期:2022-05-16 19:3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明治基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


背景技术:

2.轻量化已经成航空航天、铁路货车、风力发电、汽车工业及化工领域的重大需求,轻质高强的新型材料已经是材料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强、可回收利用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工业界的青睐。
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汽车顶棚用的三明治基材质量一般较重,而较重的车身质量所带来的就是更多的耗能和排放,因此无法满足人们对车安全性、轻量化及环保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包括外框组件,所述外框组件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吸能层,所述吸能层由多个纵向和横向交替阵列的吸能筒组成,所述吸能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内安装有真空囊。
6.优选的,所述吸能筒包括铝合金材质的薄筒、由蜂窝网卷曲制得圆柱结构的外骨架和铝合金材质的十字支撑骨架,所述外骨架为铝合金材质且套接固定在薄筒的外周壁上,所述十字支撑骨架固定在薄筒的内周壁上,外骨架、薄筒和十字支撑骨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因为铝合材质具有质量轻,刚强度大等特点,复合新能源设计;外骨架利用其蜂窝结构有着优秀的几何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抗压强度;十字支撑骨架用于加固薄筒的内部结构。
7.优选的,所述吸能筒还包括泡沫填充层和材料为玻璃纤维的包裹层,所述薄筒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包裹层将泡沫填充层包裹住且设置空腔内,泡沫填充层用于吸能,因为吸能层由多个纵向和横向交替阵列的吸能筒组成,从而泡沫填充层更好在各个方向吸收碰撞能量。
8.优选的,所述真空囊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真空囊的材质为铝塑复合物,真空囊内部为接近真空,一方面可以降低噪声传入,另一方面,有利于隔热。
9.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硬胶柱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硬胶板,所述硬胶柱滑动安装在定位孔的内壁上,所述硬胶柱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两个硬胶板相互靠近两侧外壁,所述真空囊位于两个硬胶板之间,安装组件用于放置真空囊,且为真空囊的外部提供一个保护,防止被破坏。
10.优选的,所述外框组件还包括两个安装框架和薄弹性金属框,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组件相互远离的两侧,所述薄弹性金属框的两侧外壁与两个安装框架相互靠近一侧外壁的边沿处相固定,所述薄弹性金属框的四面外壁向外凸出,外框组件主
要将整个真空囊和吸能层包裹住。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2.本实用新型的外骨架、薄筒和十字支撑骨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因为铝合材质具有质量轻,刚强度大等特点,复合新能源设计;外骨架利用其蜂窝结构有着优秀的几何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抗压强度;十字支撑骨架用于加固薄筒的内部结构;泡沫填充层用于吸能,因为吸能层由多个纵向和横向交替阵列的吸能筒组成,从而泡沫填充层更好在各个方向吸收碰撞能量;真空囊内部为接近真空,一方面可以降低噪声传入,另一方面,有利于隔热。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剖切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能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外框组件;101、安装框架;102、薄弹性金属框;2、安装组件;201、硬胶板;202、硬胶柱;3、真空囊;4、吸能层;401、外骨架;402、薄筒;403、泡沫填充层;404、十字支撑骨架;405、包裹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3.如图1-图5所示,一种汽车顶棚用三明治基材,包括外框组件1,外框组件1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吸能层4,吸能层4由多个纵向和横向交替阵列的吸能筒组成,吸能层4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组件2,安装组件2的内安装有真空囊3。
24.进一步的,吸能筒包括铝合金材质的薄筒402、由蜂窝网卷曲制得圆柱结构的外骨架401和铝合金材质的十字支撑骨架404,外骨架401为铝合金材质且套接固定在薄筒402的外周壁上,十字支撑骨架404固定在薄筒402的内周壁上,外骨架401、薄筒402和十字支撑骨架404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因为铝合材质具有质量轻,刚强度大等特点,复合新能源设计;外骨架401利用其蜂窝结构有着优秀的几何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抗压强度;十字支撑骨架404用于加固薄筒402的内部结构。
25.进一步的,吸能筒还包括泡沫填充层403和材料为玻璃纤维的包裹层405,薄筒402
内部设置有空腔,包裹层405将泡沫填充层403包裹住且设置空腔内,泡沫填充层403用于吸能,因为吸能层4由多个纵向和横向交替阵列的吸能筒组成,从而泡沫填充层403更好在各个方向吸收碰撞能量。
26.进一步的,真空囊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孔,真空囊3的材质为铝塑复合物,真空囊3内部为接近真空,一方面可以降低噪声传入,另一方面,有利于隔热。
27.进一步的,安装组件2包括多个硬胶柱202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硬胶板201,硬胶柱202滑动安装在定位孔的内壁上,硬胶柱202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两个硬胶板201相互靠近两侧外壁,真空囊3位于两个硬胶板201之间,安装组件2用于放置真空囊3,且为真空囊3的外部提供一个保护,防止被破坏。
28.进一步的,外框组件1还包括两个安装框架101和薄弹性金属框102,两个安装框架101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组件2相互远离的两侧,薄弹性金属框102的两侧外壁与两个安装框架101相互靠近一侧外壁的边沿处相固定,薄弹性金属框102的四面外壁向外凸出,外框组件1主要将整个真空囊3和吸能层4包裹住。
29.工作原理:外骨架401、薄筒402和十字支撑骨架404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因为铝合材质具有质量轻,刚强度大等特点,复合新能源设计;外骨架401利用其蜂窝结构有着优秀的几何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抗压强度;十字支撑骨架404用于加固薄筒402的内部结构;泡沫填充层403用于吸能,因为吸能层4由多个纵向和横向交替阵列的吸能筒组成,从而泡沫填充层403更好在各个方向吸收碰撞能量;真空囊3内部为接近真空,一方面可以降低噪声传入,另一方面,有利于隔热;安装组件2用于放置真空囊3,且为真空囊3的外部提供一个保护,防止被破坏;外框组件1主要将整个真空囊3和吸能层4包裹住。
30.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