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及方法及充电桩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60919发布日期:2022-05-11 09:0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及方法及充电桩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自主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及方法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动汽车配套设施的充电桩也大幅度发展。近几年,市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同时社会充电场站建设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目前的车桩比还远未达到理想水平,车多桩少的现状对场站充电场站秩序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一定冲击。电动车在场站充电时,有的车主为了自己方便随意停车,一车占两位,致使一旁空闲充电枪因车位被占用无法使用,造成资源浪费,遇上充电高峰期更是对站主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及方法及充电桩,以解决电动车在场站充电时,有的车主为了自己方便随意停车,一车占两位,致使一旁空闲充电枪因车位被占用无法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提取模块均连接到充电控制模块;
6.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停车位数据;
7.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停车位数据进行车位边缘线提取,建立车位墙虚拟模型;
8.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位墙虚拟模型判断停车是否规范,进一步判断是否进行充电。
9.进一步的,数据采集模块为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充电桩顶部;
10.进一步的,充电桩位于两个停车位中间的端部,摄像头能够拍摄到两个车位的完整数据信息。
11.进一步的,充电控制模块为充电桩自带控制器,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对比采集的车辆位置和车位墙虚拟模型,判断车辆是否停在车位内。
12.进一步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充电桩根据现场车位划线,给每把充电枪对应停车位的边线进行坐标建模,充电控制模块建立每个车位的虚拟电子墙;
14.车辆充电时,摄像头对实时停车位置进行照片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回传给充电控制模块;
15.充电控制模块接收到摄像头拍摄的车辆位置回传信息,与电子墙位置进行对比判断,判断当前停车位置是否被允许充电。
16.进一步的,车辆位置信息包括: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
17.进一步的,判断当前停车位置是否被允许充电具体为:
18.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均大于设定值,为“未撞墙”,则系统可正常启动充电;
19.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任意一项小于设定值,分析结果为“撞左墙”或“撞右墙”,则在充电桩显示屏进行提示,且不进行充电;挪车后,重新插枪开始充电,重新检测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直到正常启动充电。
20.进一步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桩,包含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执行实现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方法的步骤。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22.本发明通过对车位进行提取数据建模,建立虚拟的电子墙,摄像头对车主的实时停车位置进行照片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回传给控制器,接收到摄像头的回传信息后,进行关键位置信息提取,并分析车辆是否撞墙,进一步判断是否给车辆进行充电,并给车主进行停车是否规范的提示,有效解决背景描述的不规范停车问题,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设备,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充电桩结构图。
25.图3为本发明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7.请参阅图1至图3,本方案主要是通过充电桩控制系统、摄像头采集器、软件控制逻辑三者结合实现以下功能:
28.1、充电桩根据现场车位划线,给每把充电枪对应停车位的边线进行坐标建模,系统内部建立每个车位的“虚拟电子墙”(后称电子墙);
29.2、车辆充电时,摄像头对实时停车位置进行照片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回传给系统;
30.3、系统接收到摄像头的回传信息,再进行关键位置信息提取,与电子墙位置进行对比判断,判断当前停车位置是否被允许充电;
31.通过以上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描述的不规范停车问题,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设备,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
32.下述为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33.参见图3,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能够用于实现上述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方法,具体的,该自带约束车主
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提取模块均连接到充电控制模块;
34.充电桩位于两个车位中间,如图1,两把枪分别服务对应车位汽车充电;摄像头安装于充电桩顶部位置如图2。
35.实施例:
36.1、在充电桩施工安装完成后,投入使用之前,充电桩需将场站车位信息录入系统;摄像头分别对a、b枪服务的充电车位进行拍摄,将采集到的图片传给系统,系统对摄像头传来的图片,进行车位边线等关键信息提取,并对车位左边线和右边线进行坐标建模,建立对应车位的电子墙并录入系统;
37.2、当充电桩接收到车主的充电需求时,摄像头对车主的实时停车位置进行照片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回传给系统;
38.3、系统接收到摄像头的回传信息后,进行关键位置信息提取,并分析车辆是否“撞墙”(停车位置碾压车位左边线或者右边线);
39.4、若系统分析结果为“未撞墙”,则系统可正常启动充电;
40.5、若系统分析结果为“撞左墙”或“撞右墙”,则在显示屏或app界面提示车主“为不影响左/右边充电枪使用,请将爱车停进车位后再进行充电,谢谢配合!”等提示语。
41.6、车主挪车后,重新插枪开始充电,进入步骤2重新检测,直到充系统可正常启动充电;
42.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4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提取模块均连接到充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停车位数据;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停车位数据进行车位边缘线提取,建立车位墙虚拟模型;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位墙虚拟模型判断停车是否规范,进一步判断是否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为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充电桩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充电桩位于两个停车位中间的端部,摄像头能够拍摄到两个车位的完整数据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充电控制模块为充电桩自带控制器,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对比采集的车辆位置和车位墙虚拟模型,判断车辆是否停在车位内。5.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充电桩根据现场车位划线,给每把充电枪对应停车位的边线进行坐标建模,充电控制模块建立每个车位的虚拟电子墙;车辆充电时,摄像头对实时停车位置进行照片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回传给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接收到摄像头拍摄的车辆位置回传信息,与电子墙位置进行对比判断,判断当前停车位置是否被允许充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位置信息包括: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当前停车位置是否被允许充电具体为: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均大于设定值,为“未撞墙”,则系统可正常启动充电;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任意一项小于设定值,分析结果为“撞左墙”或“撞右墙”,则在充电桩显示屏进行提示,且不进行充电;挪车后,重新插枪开始充电,重新检测车辆外轮廓和边缘线的距离,以及车轮边缘和边缘线的距离,直到正常启动充电。8.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含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自带约束车主规范停车功能的充电系统及方法及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提取模块均连接到充电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停车位数据;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停车位数据进行车位边缘线提取,建立车位墙虚拟模型;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位墙虚拟模型判断停车是否规范,进一步判断是否进行充电。本发明通过对车位进行提取数据建模,建立虚拟的电子墙,有效解决背景描述的不规范停车问题,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设备,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崔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1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