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通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1221发布日期:2023-07-06 00: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的通风口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


背景技术:

1、汽车配备有用于控制内部空气温度和通风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在冬季产生暖空气以保持汽车内部温暖,并在夏季产生冷空气以保持汽车内部凉爽。

2、空调器可以包括:空调单元,其配置成通过空气与热交换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来控制空气的温度;以及鼓风机单元,其配置成向空调单元供应空气。汽车可以借助与空调单元连接的通风口向汽车内部提供调节的空气。

3、传统的通风口可以包括配置成控制向左和向右风向的前翼以及配置成控制向上和向下风向的后翼。

4、然而,在传统的通风口中,后翼可以布置在靠近排放空气的出口的位置。因此,由于后翼的根据其向上和向下旋转的操作半径以及配置成控制后翼旋转的结构的操作半径应得到保证,可能无法实现出口减薄。

5、此外,由于用于操作结构的复杂结构,旋钮的易操作性被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在结构上得到改进,从而使出风口减薄。

2、此外,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在结构上得到改进,从而使旋钮操作的便利性得到提高。

3、此外,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在结构上得到改进,从而简化了其操作结构。

4、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包括:管道壳体,所述管道壳体配置成引导空气的流动,并且在所述管道壳体内形成有出口;第一翼和第二翼,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布置成在所述管道壳体内相互间隔开;连杆,所述连杆配置成控制所述第一翼和第二翼中的每一者的旋转;以及手柄单元,所述手柄单元联接到所述连杆,并配置成控制所述连杆的移动,其中,所述连杆布置成能在所述第一翼内移动和旋转。

5、当从所述出口观察时,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可以布置成相互交叉。

6、所述连杆可以包括:第一连杆主体,所述第一连杆主体在所述第一翼内布置成能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该第一方向是左右方向;以及第二连杆主体,所述第二连杆主体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朝所述第二翼延伸。

7、所述连杆可以包括第一旋转轴,该第一旋转轴形成为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的第一方向侧端部突出,并且所述第一连杆主体可以与所述手柄单元绕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协同地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

8、所述第二翼可以包括第二翼主体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连杆主体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引导构件联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杆主体的所述一侧端部可以与所述引导构件联接,从而使所述第二连杆主体能滑动地移动。

9、所述第二翼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翼主体中的孔。

10、所述第二翼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杆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协同地旋转。

11、所述连杆可以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一体形成的联接块,并且所述手柄单元的一侧端部可以能旋转地布置在所述联接块中。

12、所述第一翼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的旋转协同地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

13、所述第一翼可以包括:第一翼主体;形成在所述第一翼主体的一侧的槽;以及连杆孔,所述连杆孔形成为在第二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一翼主体,该第二方向是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主体可以布置在所述槽中,所述第二连杆主体可以布置在所述连杆孔中,并且所述连杆孔可以形成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w)。

14、所述第二连杆主体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协同地在所述宽度(w)的范围内移动。

15、所述手柄单元可以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管道壳体的所述出口联接;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能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固定块;以及旋钮,所述旋钮联接到所述旋转块以相对于所述旋转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能滑动地移动,其中,所述旋钮的端部可以能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联接块。

16、所述旋钮可以包括块接纳槽,所述块接纳槽形成为在其内接纳所述旋转块,并且所述块接纳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旋转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17、所述管道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其内表面上并形成在出口侧的固定槽,并且所述固定槽可以与所述固定块联接并支撑所述固定块。

18、所述连杆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为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突出的锁定突起,所述第一翼可以进一步包括锁定槽,该锁定槽形成为对应于所述锁定突起,并且所述锁定突起可以与所述锁定槽联接。

19、当所述旋钮能所述滑动地移动时,所述旋钮可以与所述旋转块接触或从所述旋转块释放。

20、在所述旋钮与所述旋转块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杆主体可以借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施加的压力移动。

21、所述管道壳体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翼的上侧和下侧的科恩达表面。

22、所述第一翼的旋转方向和所述手柄单元的旋转方向可以彼此相反。

23、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包括:管道壳体,所述管道壳体配置成引导空气的流动,并且在所述管道壳体内形成有出口;第一翼,所述第一翼布置在所述管道壳体内;第二翼,所述第二翼布置成在所述管道壳体内与所述第一翼间隔开;连杆,所述连杆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翼内的第一连杆主体以及穿过所述第一翼以与所述第二翼联接的第二连杆主体;以及手柄单元,所述手柄单元联接到所述连杆,并配置成控制所述连杆的移动,所述第一翼包括连杆孔,所述第二连杆主体布置在该连杆孔中,并且所述连杆孔具有使得所述第二连杆主体能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预定宽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其中,当从所述出口观察时,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布置成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口,其中,所述第二翼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二翼主体中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口,其中,所述第二翼与所述第二连杆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协同地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口,其中,所述第一翼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的旋转协同地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口,其中,当所述旋钮能滑动地移动时,所述旋钮与所述旋转块接触或从所述旋转块释放。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风口,其中,在所述旋钮与所述旋转块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杆主体能借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施加的压力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其中,所述管道壳体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翼的上侧和下侧的科恩达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其中,所述第一翼的旋转方向和所述手柄单元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

20.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在结构上得到了改进,从而使出口减薄。用于汽车的通风口包括:管道壳体,所述管道壳体配置成引导空气的流动,并且在所述管道壳体内形成有出口;第一翼和第二翼,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布置成在所述管道壳体内相互间隔开;连杆,所述连杆配置成控制所述第一翼和第二翼中的每一者的旋转;以及手柄单元,所述手柄单元联接到所述连杆,并配置成控制所述连杆的移动,其中,所述连杆布置成能在所述第一翼内移动和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朴赞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