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及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4814发布日期:2023-05-06 14:3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及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及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国际公开wo2011/006560中公开了如下的侧安全气囊:从车辆用座椅的靠背的侧部区域膨胀展开的胸部部分和从靠背的上部区域膨胀展开的头部部分由单独的袋体构成,并经由管状的填充部分彼此连接。在该侧安全气囊中,由于头部部分在肩部安全带与乘员的头部之间膨胀展开,因此能够在侧面碰撞时提前约束头部。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如上述国际公开wo2011/006560所记载的技术那样,为了使头部腔室(头部部分)在肩部安全带与头部之间膨胀展开,优选将头部腔室进行内卷折来收纳并使其朝向座椅内侧膨胀展开。然而,在头部的侧方,由于头部腔室朝向头部的侧面展开,因此可能会引起擦蹭伤。上述在先技术并未针对这一点进行考虑,留有改善的余地。

2、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座椅及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

3、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构成为具备侧安全气囊,所述侧安全气囊构成为沿着座椅靠背的上框架被收纳,并具有头部腔室,在侧面碰撞时,所述头部腔室接受来自充气机的气体的供给而在肩部安全带与头部之间膨胀展开。

4、这里,所述头部腔室构成为以被外卷折且内卷折的状态进行收纳,外卷折是指将卷折的前端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向座椅外侧卷入从而卷绕成卷状,内卷折是指将卷折的前端从中间部向座椅内侧卷入从而卷绕成卷状。

5、根据这样的结构,侧安全气囊在侧面碰撞时从充气机接受气体的供给而膨胀展开。侧安全气囊具有沿着座椅靠背的上框架收纳的头部腔室。该头部腔室在肩部安全带与头部之间膨胀展开而提前约束乘员的头部。

6、这里,头部腔室以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被外卷折且从中间部被内卷折的状态进行收纳。因此,在头部腔室的膨胀展开初期,在肩部安全带与头枕之间朝向座椅内侧解除头部腔室的内卷折。其结果是,头部腔室向座椅前方侧的膨胀展开不会受肩部安全带损害,能够使头部腔室的展开性能良好。之后,在头部腔室的展开中期,在头部的侧方朝向座椅外侧解除头部腔室的外卷折,因此,能够避免头部的侧面被头部腔室损伤,头部保护性能得以提高。

7、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沿着上框架收纳头部腔室”是除了包括头部腔室的全部沿着上框架被收纳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头部腔室的一部分沿着上框架被收纳的情况的广义概念。另外,侧面碰撞时除了包括检测到车辆实际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以外,还包括预测到车辆会发生侧面碰撞的情况。

8、在上述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头部腔室构成为,在所述头部腔室的膨胀展开时,所述头部腔室的所述中间部位于与所述肩部安全带交叉的位置的附近。

9、根据这样的结构,头部腔室的中间部被设为是在膨胀展开时与肩部安全带交叉的位置的附近。因而,在头部腔室向座椅前方侧膨胀展开时,解除头部腔室的内卷折直至越过肩部安全带的位置,在越过肩部安全带之后开始头部腔室的外卷折的解除。其结果是,头部腔室在可能会与肩部安全带发生干涉的区域朝向座椅内侧膨胀展开。因而,头部腔室能够确保展开空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越过肩部安全带。

10、在上述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头部腔室构成为以如下状态被收纳,所述状态是将所述头部腔室的座椅上下方向的上端部朝着乘员侧向下方折回并将折回了的下端部朝着乘员侧向上方折回之后,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被卷折的状态。

11、根据这样的结构,头部腔室在将座椅上下方向的上端部朝着乘员侧向下方折回且将折回了的下端部朝着乘员侧向上方折回之后,被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进行卷折。这样,通过将头部腔室的上端部朝着乘员侧呈波纹状折回两次,由此,在头部腔室的膨胀展开时,解除头部腔室的卷折并同时朝向座椅上方且座椅内侧解除头部腔室的波纹折叠。其结果是,在头部腔室向座椅上方侧展开而越过肩部安全带时,能够在肩部安全带与头枕之间良好地确保头部腔室的展开空间。因而,头部腔室向座椅前方侧的展开变得容易。

12、在上述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侧安全气囊构成为还具有躯干部腔室,所述躯干部腔室从所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的侧方沿着肩头被收纳,在侧面碰撞时向躯干部的侧方膨胀展开。这里,也可以是,所述头部腔室及所述躯干部腔室由单一的袋状件构成,且构成为以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被卷折的状态进行收纳。

13、根据这样的结构,侧安全气囊具有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向乘员的躯干部的侧方膨胀展开来约束躯干部的躯干部腔室。该躯干部腔室通过与头部腔室一起由单一的袋状件构成,由此从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的侧方沿着肩头被收纳。这样,通过将头部腔室和躯干部腔室由单一的袋状件构成,由此能够从侧框架的侧部经由肩头沿着上框架地收容侧安全气囊,安装容易。另外,由于能够将包括头部腔室和躯干部腔室的侧安全气囊整体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卷折来折叠,因此能够减少折叠成收纳时的形态时所需的工序,制造容易。

14、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涉及具有头部腔室的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所述头部腔室在侧面碰撞时接受来自充气机的气体的供给而在肩部安全带与头部之间膨胀展开。所述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构成为包括如下工序:在将所述头部腔室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以外卷折的方式折叠之后,将所述头部腔室从中间部以内卷折的方式折叠。

15、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构成侧安全气囊的头部腔室的展开性能良好,并且能够提高头部腔室的头部保护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5.一种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所述侧安全气囊构成为具有头部腔室,所述头部腔室在侧面碰撞时接受来自充气机的气体的供给而在肩部安全带与头部之间膨胀展开,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座椅及侧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具有头部腔室的侧安全气囊。头部腔室沿着座椅靠背的上框架被收纳。头部腔室在侧面碰撞时接受来自充气机的气体的供给而在肩部安全带与头部之间膨胀展开。这里,头部腔室构成为以被外卷折且内卷折的状态进行收纳,外卷折是指将卷折的前端从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向座椅外侧卷入从而卷绕成卷状,内卷折是指将卷折的前端从中间部向座椅内侧卷入从而卷绕成卷状。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和浩,太田悠登,荒井佑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