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8222发布日期:2022-11-15 18:1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大电流快充的充电设施也将随之增长,而当充电桩处于快充时,其内部产生的热量很大。当充电桩内部温度或温升超过预设值时,会造成充电速度减慢等不良影响。充电桩一般包括电池仓及器件仓,当为新能源车充电时,器件仓会长期工作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如遇到高温天气且充电桩满功率充电的情况,器件室中的器件很容易产生过温,导致不工作或者损坏,甚至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目前,现有的充电桩其散热效果依然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充电桩,旨在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桩,包括:
5.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外界大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6.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7.器件组,安装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8.散热系统,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9.可选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第一驱动风扇组,所述第一驱动风扇组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第一进风口流经所述第一腔室,最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风扇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电池模组至所述进风口具有进风段,所述电池模组至所述出风口具有出风段,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进风段,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出风段。
11.可选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第二驱动风扇组,所述第二驱动风扇组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第一进风口流经所述第二腔室,最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
12.可选地,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进风段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段连通,所述第二驱动风扇组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第二进风口流经所述第二腔室,最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13.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风扇组包括第三风机和第四风机,所述第三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所述第四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14.可选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外壳内,并沿所述第一进风口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方向延伸设置,分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器件组包括主要发热器件,所述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为冷风腔,所述主要发热器件安装于所述隔板上对应所述第四腔室的位置。
16.可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隔板。
17.可选地,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扰流装置具有扰流出风口,所述扰流出风口朝向所述主要发热器件。
18.可选地,所述扰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
19.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外壳、电池模组、器件组和散热系统;所述外壳内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外界大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器件组安装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散热系统设于所述外壳,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冷风通过散热系统自第一进风口流经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流经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冷风带走电池模组及器件组的热量,热风汇聚至第一出风口,通过散热系统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对器件组和电池模组均进行充分散热,提高了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去掉第二腔室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0027]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能够进行良好的散热。
[0032]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2及附图4中的直箭头表示风向。
[0033]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充电桩包括外壳100、电池模组300、器件组400和散热系统200;外壳100内具有第一腔室110、第二腔室120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0与外界大气的第一进风口130和第一出风口 140,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连通;电池模组300安装于第一腔室110 内;器件组400安装于第二腔室120内;散热系统200设于外壳内,用于驱动气流流经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
[0034]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进风口130和第一出风口140相对设置(如图2、图4所示),例如,外壳10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进风口130设于第一侧壁,第一出风口140设于第二侧壁,如此,气流能够充分流经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当然,第一进风口130和第一出风口 140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冷风通过散热系统200自第一进风口130流经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流经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的冷风带走电池模组 300及器件组400的热量,热风汇聚至第一出风口140,通过散热系统200从第一出风口140排出,对器件组400和电池模组300均进行充分散热,提高了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0036]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散热系统200包括第一驱动风扇组210,第一驱动风扇组210设于第一腔室110,用于驱动气流自第一进风口130流经第一腔室110,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40排出。
[0037]
可选地,第一驱动风扇组210包括第一风机211和第二风机212,电池模组300至第一进风口130具有进风段131,电池模组300至第一出风口140具有出风段132,第一风机211设于进风段131,第二风机212设于出风段132。可以理解地,第一风机211用于吸入冷风,第二风机212用于排出热风。
[0038]
例如,上述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案:第一进风口130和第一出风口140 分别设置于外壳100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电池模组300设置于第一进风口130和第一出风口140之间,此时电池模组300距第一进风口130和第二出风口160的距离分别为进风段131和出风段
132,电池模组300中电芯体(电池模组300一般由多个电芯体堆叠而成,此为常规设置,在此不作赘述)的堆叠方向与第一进风口130和第一出风口140的方向垂直,第一进风口130 和电池模组300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211,第一出风口140和电池模组300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212,可选地,第一风机211为模块散热风扇,设置于电芯体上,第二风机212设置于外壳100内壁上,工作时,第一风机211从第一进风口130吸入冷风,对电池模组300内部发热器件进行散热,所产生的热风由第二风机212从第一出风口140排出充电桩外部环境中;在现有的对电池模组300采用的散热方式中,第一进风口130与第一出风口140大都设置于同一平面,也即内部的风道是自上而下的,风道间无隔离,如此设置容易产生热回流,也即模块所出去的热又回到进风侧,散热效果大打折扣,而本实施方案对第一腔室110中电池模组300的散热采用直进直出的形式,整体风阻小,散热充分且效果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多个具体实施例中的一具体实施方案,在实际中,第一进风口130、第一出风口140、第一风机211与第二风机212的具体设置位置及形式可以按需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003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2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如图1、图2所示,每一电芯体上均分别安设了两个第一风机211;第二风机212的数量亦可为多个,如图2所示,第一出风口140处安装了四个散热风扇,为充电桩整桩排热出口。
[0040]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散热系统200包括第二驱动风扇组220,第二驱动风扇组220设于第二腔室120,用于驱动气流自第一进风口130流经第二腔室120,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40排出。
[0041]
可选地,第二腔室120具有第二进风口150和第二出风口160,第二进风口150和第二出风口160分别与第一腔室110的进风段131和出风段132连通,第二驱动风扇组220用于驱动气流自第二进风口150流经第二腔室120,最后从第二出风口160排出。
[0042]
在本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案中,第二驱动风扇组220包括第三风机221 和第四风机222,第三风机221设置于第二进风口150处,第四风机222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60处。可以理解地,第三风机221用于将冷风吸入第二腔室 120内,第四风机222用于将第二腔室120内的热风排出。
[0043]
现有技术中,大多充电桩仅对电池模组300进行专门散热,而实际上在充电桩工作时,器件室(第二腔室120)的温度已经超过很多器件规格书要求的工作环境,如果遇到高温天气且充电桩满功率充电时,第二腔室120内的器件组400很容易产生过温,导致不工作或者损坏,甚至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在本实施例中,增设了第二驱动风扇组220,专门对第二腔室120(也即器件室)内的器件组400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器件室的散热效果,保证了器件组400的正常运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进风口150与第二出风口160所述设置的具体位置不限,可选地,第二进风口150与第二出风口160在重力风向上存在距离差,并且,由于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会沿重力方向上升,因此,第二进风口150位于第二出风口160的下方,如此设置有助于冷风能够充分流经第二腔室120,对器件组400进行充分、快速地散热。
[0045]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充电桩还包括隔板500,隔板500设于外壳100内,并沿第一进风口130至第一出风口140方向延伸设置,分隔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
[004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隔板500对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进行隔离,使充电桩在工作时,第一腔室110中电池模组300所产生的热量与第二腔室120中器件组400所产生
的热量不相互流窜,同时可对第一腔室110 与第二腔室120进行分别散热,散热效果得以提高。
[0047]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第二进风口150和第二出风口160设于隔板500,此时第二进风口150和第二出风口160均处于“室内环境”,也即第二进风口150与第二出风口160均不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若第二进风口 150、第二出风口160设置于外壳100上,为防止灰尘、液体等干扰介质的进入,需要额外设置防护装置,成本会有所升高。
[0048]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第一腔室110包括第三腔室111和第四腔室112,器件组400包括主要发热器件,电池模组300安装于第三腔室111,第四腔室112为冷风腔,主要发热器件安装于隔板500上对应第四腔室112 的位置。
[0049]
可选地,隔板500为金属板。
[0050]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发热器件包括铜排、直流接触器、熔断器、分流器、控制板。
[0051]
在本实施例中,将主要发热器件设置于隔板500对应冷风腔的位置,能够进一步带走主要发热器件的热量,散热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
[0052]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散热系统200还包括扰流装置223,扰流装置223设于第二腔室120内,扰流装置223具有扰流出风口,扰流出风口朝向主要发热器件。
[0053]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增设扰流装置223,专门朝向主要发热器件,对主要发热器件进行散热。
[0054]
可选地,扰流装置223靠近第二进风口150设置。
[0055]
上述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图1至图4):第一进风口130与第一出风口140均设置于隔板500上对应第三腔室111的位置,器件组400中的主要发热器件设置于隔板500上对应第四腔室112的位置,也即对应冷风腔的位置,器件组400中的其他器件设置于隔板500上对应第三腔室111的位置,第三风机221设置于其他器件与主要发热器件中间,并靠近第一进风口130;第四风机222设置于隔板500上对应第三腔室111的位置,并靠近第一出风口140设置,器件组400的其他器件位于第三风机221与第四风机222 之间;扰流装置223靠近第三风机221设置,并且其扰流出风口朝向主要发热器件;当充电桩工作时,冷风自第一进风口130进入,第一风机211和第三风机221将冷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腔室110,流经电池模组300,另一路通过第二腔室120,流经器件组400,流入器件组400的冷风部分流经其他器件,部分被扰流装置223吹向主要发热器件,最终通过第四风机222将第二腔室120内的热风从第二腔室120中排出,汇集到第二风机212处,第二风机212将整桩的热风一齐排出充电桩;实现对整桩高效、充分的散热,尤其是提高了充电桩中器件室的散热效果。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使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