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2782发布日期:2022-08-17 11:2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天窗上通常配备遮阳帘用于遮挡阳光,大部分遮阳帘通常为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用于实现将遮阳帘开合在任意所需位置。
3.现有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的主要结构包括:遮阳帘总成、卷筒、天窗框架、滑轮组结构、操作板及阻尼系统。随拉即停遮阳帘在打开过程中,操作板拉动柔索,使卷筒端的转轮放出柔索,转轮带动滚筒对遮阳帘进行卷收;遮阳帘在关闭过程中,操作板拉动遮阳帘总成,使卷筒转动放出帘布,带动卷筒端的转轮对柔索进行卷收。
4.然而,在车辆产生较大加速度的情况下,由于惯性作用,存在遮阳帘总成自身发生位置变化的潜在失效模式,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增加阻尼系统的阻尼的方式来避免该潜在失效模式的出现,但这种方式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操作人员操作操作板的操作力度,不利于遮阳帘操作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上述遮阳帘的潜在失效模式出现的同时提高遮阳帘的操作舒适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包括:天窗框架,天窗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轨;转动安装在天窗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之间且靠近导轨的一端的卷筒,卷筒的两端设置有转轮,转轮上缠绕有柔索;可收放地卷覆在卷筒的外侧壁的遮阳帘;安装在导轨的另一端上的滑轮组件;以及滑动安装在导轨内的操作板,柔索的自由端绕经滑轮组件后与操作板的一端相连,操作板的另一端与遮阳帘相连,其中,滑轮组件包括弹性插接在导轨上的滑轮基座和与滑轮基座相连的滑轮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还包括用于抵接滑轮组的阻尼块,滑轮组具有在不操作遮阳帘时的静止状态和在操作遮阳帘时的运动状态,在静止状态下,滑轮组与阻尼块抵接;在运动状态下,操作板拉动柔索带动滑轮组与阻尼块分离。
7.进一步地,滑轮基座包括插接在导轨上的基座本体和弹性压缩抵接在导轨与基座本体之间的弹性件,基座本体与滑轮组相连。
8.进一步地,导轨的与其开口相对的底壁与天窗框架之间形成有间距,以使基座本体插接在底壁上。
9.进一步地,基座本体的插接端形成有插接槽,插接槽内形成有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定位部件。
10.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簧,定位部件构造为安装轴,弹簧的端部套设在安装轴上;或定位部件构造为安装孔,弹簧同轴设置在安装孔内。
11.进一步地,导轨的靠近滑轮基座的一端形成有用于防止操作板脱出导轨的止挡
块,阻尼块与止挡块相连。
12.进一步地,阻尼块与位于导轨的靠近滑轮基座的一端附近的天窗框架相连。
13.进一步地,滑轮组的外边缘形成为圆形,阻尼块的与滑轮组相抵接的一面的形状构造为与圆形贴合。
14.进一步地,滑轮组的外边缘形成为齿状,阻尼块的与滑轮组相抵接的一面的形状构造为与齿状啮合。
15.进一步地,天窗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阻尼装置,卷筒固定在两个阻尼装置之间,转轮位于卷筒与阻尼装置之间。
16.本实用新型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通过将滑轮基座弹性插接在导轨上,使滑轮组持续受到弹性的顶出力,在滑轮组的外侧端部增加阻尼块,使遮阳帘在非操作状态下增加阻尼,由此,当遮阳帘处于某一位置时,该增加的阻力可有效防止遮阳帘因惯性作用而发生自身位置的移动,即,可有效防止遮阳帘的潜在失效模式的出现。当操作遮阳帘时,滑轮组受到柔索的拉力后克服弹性的顶出力,使滑轮组与阻尼块分离,此时阻尼降低,由此,该较低的阻尼可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力,以提高遮阳帘的操作舒适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的上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滑轮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所示的滑轮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21.图5为图3所示的滑轮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22.图6为图3所示的滑轮基座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3所示的滑轮基座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图2所示的滑轮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6.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100的结构,其包括:天窗框架1,天窗框架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轨2;转动安装在天窗框架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之间且靠近导轨2的一端的卷筒3,卷筒3的两端设置有转轮4,转轮4上缠绕有柔索8(如图2所示);可收放地卷覆在卷筒3的外侧壁的遮阳帘5;安装在导轨2的另一端上的滑轮组件6;以及滑动安装在导轨2内的操作板7,柔索8的自由端绕经滑轮组件6后与操作板7的一端相连,操作板7的另一端与遮阳帘5相连。其中,如图3所示,滑轮组件6包括弹性插接在导轨2上的滑轮基座61和与滑轮基座61相连的滑轮组62,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100还包括用于抵接滑轮组62的阻尼块63,滑轮组62具有在不操作遮阳帘5时的静止状态和在操作遮阳帘5时的运动状态,在静止状态下,滑轮组62与阻尼块63抵接;在运动状态下,操作板7拉动柔索8带动滑轮组62与阻尼块63分离。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100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滑轮基座
61弹性插接在导轨2上,滑轮组62与滑轮基座61相连,通过在滑轮组62的外侧设置阻尼块63,当遮阳帘5在非操作状态时,即遮阳帘5处于静止状态时,在滑轮基座61的弹性作用下,会将与其相连的滑轮组62推送至与阻尼块63抵接贴合,以产生较大阻尼。当操作遮阳帘5时,即遮阳帘处于运动状态时,无论是在遮阳帘5的打开过程中还是关闭过程中,滑轮组62在柔索8的作用下,只需克服滑轮基座61对滑轮组62的弹性作用来使滑轮组62与阻尼块63分离,该设置有助于降低阻尼,从而能够以较小的操作力实现对遮阳帘5的打开或关闭。
28.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随拉即停遮阳帘结构100通过将滑轮基座61弹性插接在导轨2上,使滑轮组62持续受到弹性的顶出力f2,在滑轮组62的外侧端部增加阻尼块63,使遮阳帘5在非操作状态下增加阻尼,由此,当遮阳帘5处于某一位置时,该增加的阻力可有效防止遮阳帘5因惯性作用而发生自身位置的移动,即,可有效防止遮阳帘5的潜在失效模式的出现。当操作遮阳帘5时,滑轮组62受到柔索8的拉力f1后克服弹性的顶出力f2,使滑轮组62与阻尼块63分离,此时阻尼降低,由此,该较低的阻尼可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力,以提高遮阳帘5的操作舒适性。
29.在如图3和如图4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滑轮基座61可包括插接在导轨2上的基座本体和弹性压缩抵接在导轨2与基座本体之间的弹性件64,基座本体与滑轮组62相连,该设置用于实现滑轮组件6相对于导轨2的弹性插接。
30.结合图2和图3所示,导轨2的与其开口相对的底壁21与天窗框架1之间形成有间距,以使基座本体插接在底壁21上。该间距的设置可为基座本体提供在导轨2的底壁21上的插接空间的同时,还为柔索8提供了走线空间。
31.如图6和图7所示,滑轮基座61的基座本体的插接端可形成有插接槽611,插接槽611内形成有用于安装弹性件64的定位部件。如图3所示,弹性件64可以为弹簧,定位部件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安装轴612,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安装孔613,弹簧的端部套设在安装轴612上,或同轴设置在安装孔613内。进一步优选地,安装孔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孔道形,还可以是形成在插接槽611的底壁上的沉孔形。
32.还优选地,弹性件64还可以是弹片,弹片的形状优选呈z型,z型的弹片弹性抵接在插接槽611的底壁与导轨2的底壁21的侧面之间。
33.如图4所示,导轨2的靠近滑轮基座61的一端形成有用于防止操作板7脱出导轨2的止挡块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阻尼块63可与止挡块22相连。在该实施例中,阻尼块63可以是单独制成的部件,也可以是与止挡块22一体成型的整个部件。
3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阻尼块63可与位于导轨2的靠近滑轮基座61的一端附近的天窗框架1相连。
35.在如图3和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滑轮组62的外边缘可形成为圆形,阻尼块63的与滑轮组62相抵接的一面的形状构造为与圆形贴合。该贴合形式可使滑轮组62与阻尼块63在接触时更稳定。
36.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滑轮组62的外边缘还可形成为齿状631,阻尼块63的与滑轮组62相抵接的一面的形状构造为与齿状631啮合。相比于上述图3和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设置可以保证在操作遮阳帘5时能够克服尽量小的弹性的顶出力f2,以进一步降低操作遮阳帘5时克服弹性的顶出力f2所带来的额外操作力,且在非操作状态得到尽量多的阻尼。
37.优选地,该齿状631可优选为三角齿状。
38.根据本实用新型,天窗框架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阻尼装置,卷筒3固定在两个阻尼装置之间,转轮位于卷筒与阻尼装置之间。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遮阳帘5的打开过程中,操作板7拉动柔索8,使卷筒3端部的转轮4放出柔索8,转轮4克服阻尼装置的阻力并带动卷筒3对遮阳帘5进行卷收;在遮阳帘5的关闭过程中,操作板7拉动遮阳帘5,遮阳帘5带动卷筒3转动,从而带动其端部的转轮4克服阻尼装置的阻力并对柔索8进行卷收,从而实现遮阳帘5的随拉即停功能。在该阻尼装置设置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滑轮基座61弹性插接在导轨2上,且在滑轮组62的外侧端部增加阻尼块63,可在避免上述述遮阳帘5的潜在失效模式出现的同时提高遮阳帘5的操作舒适性。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