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4498发布日期:2022-09-27 22:0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外电源和信号的转接盒,尤其是一种车载方舱或厢式车的专用舱壁转接盒,属于车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汽车方舱是一种用于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军队野战等需在野外作业、作战的运输车辆的厢体设备,根据使用要求,车载方舱或厢式车需通过转接盒将舱内电源、信号线和舱外设备连接。某些车载方舱或厢式车的舱壁倾斜弯折,为了满足转接盒与舱壁紧密贴合来增加转接盒稳定性和整车防尘防水性,转接盒的盒体也需要需要随之能折弯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既能保证转接盒与舱壁紧密贴合,也能使得整车外形更加统一美观。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一盒体转动机构、转接板和数个转接插座,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为三面围合一面敞开的六面体结构,且第一盒体一端和第二盒体两端亦均为敞开端;第一盒体敞开端嵌入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中,转接板两端嵌入固定在第二盒体中的弯角件上,数个转接插座间隔固定转接板上;第一盒体的开口侧边缘和第二盒体的开口侧边缘分别向外延伸出对应的第一盒体安装边和第二盒体安装边,第一盒体安装边分别固定在方舱舱壁上,第二盒体安装边分别固定在与方舱一侧舱壁相邻且弯折的方舱舱壁上;所述第一盒体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盒体敞开端和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之间,包括铰接销、弧形槽和锁定螺栓,第一盒体敞开端的端口一角两侧与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一角两侧分别通过铰接销铰接,第一盒体敞开端的端口另一角两侧与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另一角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弧形槽,锁定螺栓分别横穿过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各自对应的弧形槽后拧上螺母,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改变夹角地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7.进一步的,第一盒体的弧形槽中心线和第二盒体的弧形槽中心线均是以铰接销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的一部分,弧形槽的中心线圆弧半径r与第二盒体内宽b之比:r/b=0.85~0.90。所述弧形槽两端中心的圆心角α=11
°
~13
°
,弧形槽的宽度与锁定螺栓的直径匹配。
8.进一步的,第一盒体远离铰接销的一侧下端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半径r与弧形槽中心线圆弧半径r同心。
9.进一步的,在第一盒体一侧下端的弧形面与弧形槽之间设有弧形限位板。
10.进一步的,第二盒体的上下端口成锐角β角相交,所述β=15
°
~17
°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盒体转动机构实现了第一盒体绕第一
盒体与第二盒体的铰接销轴线转动,通过锁定螺栓和螺母将第一盒体锁定在所需的弯曲角度上。本实用新型能安装在舱壁的弯折处。使得盒体底面更好地贴合固定在舱壁的弯折处。提高了转接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3.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4.图3是图1的仰视图;
15.图4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中心”、“上”、“下”、“左”、“右”、“第一”、“第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18.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第一盒体转动机构3、转接板4和数个转接插座5,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均为三面围合一面敞开的六面体结构,且第一盒体1下端和第二盒体2上下两端亦均为敞开端。第一盒体1敞开端嵌入相邻的第二盒体2敞开端的端口中,弯角件41对称焊接固定在第二盒体2的两侧内,转接板4嵌入第二盒体2的空腔中,转接板4两端分别通过2个紧固螺钉42嵌入固定在弯角件41上,2个转接插座43间隔固定在转接扳4上。第一盒体1的开口侧边缘和第二盒体2的开口侧边缘分别向外延伸出对应的第一盒体安装边11和第二盒体安装边21,第一盒体安装边11分别固定在方舱一侧舱壁上,第二盒体21安装边分别固定在与方舱一侧舱壁相邻且弯折的方舱侧舱壁上。
19.第一盒体转动机构3分别设置在第一盒体1敞开端和相邻的第二盒体2敞开端之间,包括铰接销31、弧形槽32和锁定螺栓33,图1和图2中第一盒体1敞开端的端口左角两侧与相邻的第二盒体2敞开端的端口左角两侧分别通过铰接销31铰接,并通过开口销311限位。第一盒体1敞开端的端口右角两侧与相邻的第二盒体2敞开端的端口另一角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弧形槽32,锁定螺栓33分别横穿过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2各自对应的弧形槽32后拧上螺母34,将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可改变夹角地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底面更好地贴合固定在舱壁的弯折处。
20.第一盒体1的弧形槽32中心线和第二盒体2的弧形槽32中心线均是以铰接销31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的一部分,弧形槽32的中心线圆弧半径r与第二盒体内宽b之比:r/b=0.88。弧形槽32两端中心的圆心角α=12
°
,弧形槽32的宽度与锁定螺栓33的直径匹配。第一盒体1远离铰接销31的右侧下端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半径r与弧形槽中心线圆弧半径r同心。第二盒体2的上下端口成锐角β角相交,所述β=16
°
。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盒体1能绕铰接销31中心平稳转动而不会脱离第二盒体2的上端口。
21.在第一盒体1一侧下端的弧形面与弧形槽32之间设有弧形限位板35,在调整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之间弯折角度前,先拧松锁定螺栓33;在调整好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之间弯折角度后即拧紧锁定螺栓33。由于在第一盒体1一侧下端的弧形面与弧形槽32之间
设有弧形限位板35,拧紧或拧松锁定螺栓33时,螺母34不会跟转,可以有效地防止螺母34松动。
2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一盒体转动机构、转接板和数个转接插座,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为三面围合一面敞开的六面体结构,且第一盒体一端和第二盒体两端亦均为敞开端;第一盒体敞开端嵌入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中,转接板嵌入固定在第二盒体中,数个转接插座间隔固定在转接板上;第一盒体两侧和第二盒体两侧分别延伸出对应的第一盒体安装边和第二盒体安装边,第一盒体安装边分别固定在方舱舱壁上,第二盒体安装边分别固定在与方舱一侧舱壁相邻且弯折的方舱舱壁上;所述第一盒体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盒体敞开端和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之间,包括铰接销、弧形槽和滑动螺栓,第一盒体敞开端的端口一角两侧与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一角两侧分别通过铰接销铰接,第一盒体敞开端的端口另一角两侧与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另一角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弧形槽,滑动螺栓分别横穿过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各自对应的弧形槽后拧上螺母,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改变夹角地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其特征在于,第一盒体的弧形槽中心线和第二盒体的弧形槽中心线均为以铰接销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的一部分,弧形槽的中心线圆弧半径r与第二盒体内宽b之比:r/b=0.85~0.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两端中心的圆心角α=11
°
~13
°
,弧形槽的宽度与滑动螺栓的直径匹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其特征在于,第一盒体远离铰接销的一侧下端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半径r与弧形槽中心线圆弧半径r同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盒体一侧下端的弧形面与弧形槽之间设有弧形限位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其特征在于,第二盒体的上下端口成锐角β角相交,所述β=15
°
~17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角度的舱壁转接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一盒体转动机构、转接板和数个转接插座,第一盒体敞开端嵌入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中,转接板固定在第二盒体中的弯角件上。第一盒体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盒体敞开端和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之间,包括铰接销、弧形槽和锁定螺栓,第一盒体与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一角两侧分别通过铰接销铰接,第一盒体敞开端的端口另一角两侧与相邻的第二盒体敞开端的端口另一角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槽,锁定螺栓分别横穿弧形槽后拧上螺母,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改变夹角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安装在舱壁的弯折处,提高了转接盒的稳定性和整车防尘防水性能。防水性能。防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 刘毅 王峰峰 桂褚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2/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