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3594发布日期:2022-10-01 00:3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仪表板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仪表板总成和具有该仪表板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外侧设置外后视镜,通过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而受镜面面积和调整角度的影响,后视镜的视野不够开阔,存在很多视觉盲区,但扩大镜面面积或调整角度又会产生较大的风阻,存在改进的空间。同时,在行车过程中,外后视镜角度调整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仪表板总成,所述仪表板总成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且显示屏的角度可调节,提升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外后视镜显示组件,所述外后视镜显示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仪表板,所述外后视镜显示组件包括底座、支架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支架且与外后视镜摄像头通讯以显示所述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仪表板,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外后视镜显示组件的多角度调节。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二者中的其中一个具有转向球头,另一个具有转向球槽,所述转向球头与所述转向球槽转动配合。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包括:基体、转向臂和转向球头,所述转向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体,所述转向臂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转向球头,所述支架包括球头筒,所述球头筒内形成适于与所述转向球头转动配合的转向球槽。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仪表板总成还包括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包括轴套固定段和轴套限位段,所述轴套限位段位于所述轴套固定段的远离所述球头筒的一端,所述转向臂穿设于所述轴套限位段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转向球头的直径,所述轴套固定段具有容纳所述球头筒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与所述球头筒的外螺纹螺接配合的内螺纹。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仪表板具有向下凹陷的凹腔,所述基体固定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基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凹腔外的所述仪表板平齐。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支架调节板,所述支架调节板相对于所述支架本体可移动,所述支架调节板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显示屏的沉台。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挡板,所述支架调节板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朝向彼此的表面设有缓冲防护层。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调节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挂钩,所述支架调节板包括第二挂钩,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挂钩,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挂钩。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遮阳板,所述遮阳板位于所述沉台的上方。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仪表板总成具有以下优势: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设置有外后视镜显示组件,通过外后视镜摄像头来收集车辆外侧的实时情况,显示屏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方便驾驶员的查看,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视觉盲区,更好地辅助驾驶员驾驶;通过将支架与底座转动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显示屏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提升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的使用舒适性。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外后视镜摄像头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仪表板总成,通过外后视镜摄像头来收集车辆外侧的实时情况,显示屏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方便驾驶员的查看,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视觉盲区,更好地辅助驾驶员驾驶;通过将支架与底座转动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显示屏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提升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23.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2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7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27.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在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图8中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10是沿图9中d-d线的剖视图;
30.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是图11中h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本体和球头筒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本体和球头筒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本体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调节板、弹簧、第二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
41.仪表板总成100,车辆200,a柱300,门护板400,
42.仪表板10,凹腔11,boss柱12,
43.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支架21,球头筒211,转向球槽2111,外螺纹2112,减弱槽2113,支架本体212,第一挡板2121,第一挂钩2122,支架调节板213,第二挡板2131,第二挂钩2132,弹簧214,遮阳板215,第一防护层216,第二防护层217,底部挡板218,显示屏22,底座23,基体231,安装孔2311,转向臂232,转向球头233,固定轴套24,轴套固定段241,轴套限位段242,防滑筋243,内螺纹244,旋转标识245,螺钉25。
具体实施方式
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5.下面将参考图1-图20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6.参照图1-图2、图4-图6、图8-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100可以包括:仪表板10以及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设置在仪表板10上,且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相对于仪表板10可活动,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包括底座23、支架21和显示屏22,显示屏22设置在支架21上,显示屏22可以与外后视镜摄像头通讯,从而可以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底座23固定于仪表板10,支架21与底座23转动连接,支架21相对于底座23可活动,以带动显示屏22同步活动,从而实现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的多角度调节。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提升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的使用舒适性。
4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100,设置有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通过外后视镜摄像头来收集车辆外侧的实时情况,显示屏22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方便驾驶员的查看,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视觉盲区,更好地辅助驾驶员驾驶;通过将支架21与底座23转动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显示屏22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提升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的使用舒适性。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10所示,底座23和支架21二者中的其中一个具有转向球头233,另一个具有转向球槽2111,转向球头233与转向球槽2111转动配合,这样,支架21相对于底座23可以实现360
°
全方位转动,用户可以将显示屏22调整到任何需要的位置。转向球头233与转向球槽2111之间可以是过盈配合、间隙配合,以消除转向球头233与转向球槽2111之间的空隙。
49.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3具有转向球槽2111,支架21具有转向球头233,转向球头233与转向球槽2111转动配合,以实现支架21与底座23的活动连接。
50.在本实用新型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3具有转向球头233,支架21具有转向球
槽2111,转向球头233与转向球槽2111转动配合,以实现支架21与底座23的活动连接。具体而言,参照图4、图13-图16所示,底座23可以包括:基体231、转向臂232和转向球头233,转向臂232的一端固定于基体231,转向臂232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向球头233,基体231为转向臂232提供安装载体,转向臂232为转向球头233提供支撑,转向球头233为支架21的转动提供载体。支架21包括球头筒211,球头筒211内形成转向球槽2111,转向球槽2111适于与转向球头233转动配合。这样,当需要调整显示屏22角度时,用户手动调整支架21的位置,使支架21以转向球头233的球心为中心来转动,以改变显示屏22的角度。
51.参照图7、图15-图16所示,球头筒211的筒壁上开设有减弱槽2113,减弱槽2113的延伸方向与球头筒211的轴线平行,减弱槽2113可以减弱球头筒211的强度和刚度,这样,在将转向球头233向球头筒211内安装或将转向球头233从球头筒211内拆卸时,球头筒211均能在减弱槽2113处发生较大弹性变形,从而方便了转向球头233的安装与拆卸操作。
52.可选地,减弱槽21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是三个、四个等。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7、图10、图13、图19所示,仪表板总成100还可以包括固定轴套24,固定轴套24包括轴套固定段241和轴套限位段242,轴套限位段242位于轴套固定段241的远离球头筒211的一端,转向臂232穿设于轴套限位段242上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孔径小于转向球头233的直径,轴套固定段241具有容纳球头筒211的容纳腔,球头筒211的外筒壁上设有外螺纹2112,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与球头筒211的外螺纹2112螺接配合的内螺纹244,这样,固定轴套24与球头筒211固定相连,同时,转向球头233的直径大于轴套限位段242上的限位孔的孔径,转向球头233不会从容纳腔中脱出,由此可以实现底座23与支架21的固定连接。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9所示,固定轴套24的外周面上还可以设置防滑筋243,防滑筋243可以起到防滑作用,这样,用户在拧动固定轴套24时增大了摩擦力、不易打滑,便于装拆固定轴套24。防滑筋243的延伸方向与固定轴套24的轴线平行,防滑筋24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是三个、四个等。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9所示,固定轴套24的端面上还可以设置旋转标识245,旋转标识245可以为用户提醒安装方向,指示用户可通过旋转来旋松和旋紧固定轴套24。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图11-图12所示,仪表板10具有向下凹陷的凹腔11,基体231固定于凹腔11内,基体231的外表面与凹腔11外的仪表板10平齐,这样,仪表板10外观干净整洁,提升了整体的精致性,并且便于对仪表板10表面进行清洁工作。
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凹腔11外的仪表板10上设有蒙皮层,由此使得仪表板10的外观较为美观,并且蒙皮层还可以对仪表板10的表面进行防护。蒙皮层与仪表板10之间还可以设置发泡层,以使蒙皮层外侧的触感舒适。
58.参照图12-图14所示,凹腔11内设有多个boss柱12,boss柱12为固定底座23提供安装载体,底座23具有与boss柱12对应的安装孔2311,螺钉25穿设于安装孔2311后紧固于对应的boss柱12。boss柱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底座23与boss柱12的数量、位置一一对应。在图12的具体示例中,boss柱12的数量为两个。
5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图18所示,支架21可以包括支架本体
212和支架调节板213,支架调节板213相对于支架本体212可移动,支架调节板213与支架本体212之间限定出用于安装显示屏22的沉台,显示屏22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沉台内。当支架调节板213相对于支架本体212移动时,沉台的尺寸随之发生变化,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显示屏22。
6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12可以包括第一挡板2121,支架调节板213可以包括第二挡板2131,第一挡板2121与第二挡板2131相对设置,且第一挡板2121与第二挡板2131的朝向彼此的表面设有缓冲防护层。显示屏23与缓冲防护层直接接触,缓冲防护层可以对显示屏23进行缓冲、防护。参照图10、图17-图18所示,缓冲防护层可以包括第一防护层216和第二防护层217,第一防护层216设置在第一挡板2121的朝向第二挡板2131的表面,第二防护层217设置在第二挡板2131的朝向第一挡板2121的表面。可选地,第一防护层216和第二防护层217可以是泡棉,也可以是橡胶,还可以其他弹性材质。
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图18所示,支架本体212与支架调节板213之间设有弹簧214,支架本体212包括第一挂钩2122,支架调节板213包括第二挂钩2132,弹簧214的一端安装于第一挂钩2122,弹簧214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挂钩2132。支架本体212与支架调节板213能够在弹簧214的弹力作用下夹紧显示屏22,支架调节板213可在外力作用下向外移动,即向远离支架本体212的方向移动,从而可满足更大尺寸的显示屏22的夹持需求。图10中的支架调节板213’为远离支架本体212的位置,即拉伸位置,此时,弹簧214的拉伸长度较长,通过拉动第二挡板2131’可实现支架调节板213’位置的调整。支架调节板213为靠近支架本体212的位置,即夹紧位置,此时,弹簧214的拉伸长度较短,甚至为零。当支架本体212包括第一挡板2121,支架调节板213包括第二挡板2131时,第一挡板2121与第二挡板2131能够在弹簧214的弹力作用下夹紧显示屏22,第二挡板2131可在外力作用下向外移动,即向远离第一挡板2121的方向移动,从而可满足更大尺寸的显示屏22的夹持需求。
6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13、图15、图17所示,支架21还可以包括遮阳板215,遮阳板215位于沉台的上方,遮阳板215可以为用户遮蔽刺眼阳光,从而更清楚地观察到显示屏22内画面,提升用户使用方便性。
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图17所示,支架21还可以包括底部挡板218,底部挡板218位于沉台的下方,底部挡板218与遮阳板215相对设置。底部挡板218用于对显示屏22的底部进行支撑。
6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100,通过外后视镜摄像头来收集车辆后面的实时情况,并将景象实时反映到车内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上,方便驾驶员查看,最大程度上降低视觉盲区,更好的辅助驾驶员驾驶。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布置在车内仪表板10上,通过在仪表板10上设计凹腔11,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的底座23的基体231固定在凹腔11内,底座23带有转向球头233,通过设计球头筒211的外螺纹2112及固定轴套24的内螺纹244配合使用完成支架21与底座23的连接固定,可使显示屏22实现360
°
旋转并在任意位置静止,支架本体212上端设计遮阳板215,为用户遮蔽刺眼阳光,提升用户使用方便性,设计第一挡板2121和第二挡板2131,可夹持不同尺寸的显示屏22,提升产品通用性。
65.参照图2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200,包括外后视镜摄像头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100,显示屏22用于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
66.参照图20所示,车辆200还可以包括a柱300和门护板400,门护板400与仪表板10铰接相连,a柱300位于仪表板10的侧上方。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靠近a柱300设置,符合驾驶员使用后视镜的习惯,避免了驾驶员由于不习惯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的位置而引起的不安全。
6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200,采用上述仪表板总成100,通过外后视镜摄像头来收集车辆200外侧的实时情况,显示屏22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方便驾驶员的查看,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视觉盲区,更好地辅助驾驶员驾驶;并且,通过将支架21与底座23转动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显示屏22调节至所需的角度,从而提升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的使用舒适性。
68.在一些示例中,外后视镜摄像头设置在外后视镜上,由此驾驶员既可以通过外后视镜观察车辆200外侧信息,也可以将外后视镜显示组件20活动至使用位置,通过显示屏22显示外后视镜摄像头收集的画面,获取更多的外侧信息,降低视觉盲区。
69.在另一些示例中,由于外后视镜布置在车辆200头部的左右两侧,会遮挡侧方视线,同时在狭窄路段遇车时,亦或是倒车入库时,外后视镜存在被剐蹭撞坏的风险,更或者是在下雨或者寒冷的时候,外后视镜会模糊看不清,更或者是夜晚行车时,后方车辆200的强光会通过后视镜反射造成刺眼问题;由此,可以直接省去外后视镜,将外后视镜摄像头直接设置在车辆200外侧,外后视镜摄像头将车辆200后面的影像实时显示到车内的显示屏22上,从而起到外后视镜的作用,进而既可以避免外后视镜存在的上述问题,又可以降低风阻系数,提高行车体验。
7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7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