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0863发布日期:2022-12-14 00: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车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源自于车内的塑料制品、皮革、胶黏剂、地毯和涂料等,上述来源排放出的空气污染物主要为甲醛、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会持续地自发地从污染源中排放出来,汽车在停放时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都处于关闭车门车窗的状况,期间挥发性有机物便会不断地在车内积累,浓度过高时甚至能使车内人员轻微中毒,对驾驶安全产生威胁,因此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评价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3.车载空气净化器可以很好地改善上述问题,在空气净化器中,滤芯是易耗物,现有的车载空气净化器,没有考虑到滤芯更换的便利性,也没有考虑到刚上车时车内污染物浓度相对较大,需要净化器进行快速净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通过对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具体设置,使上壳体和下壳体能更简便地分离,接着通过在滤芯的一端设置卡扣和在第二固定座上设置固定孔,使滤芯能方便地在下壳体中拆卸出来,具有更换滤芯体验更佳的优点;控制单元通过根据第一检测探头检测到的实时的空气质量等级对吸气单元的运行功率进行调节,使空气净化的过程更合理,更节能。
5.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固定座、吸气单元、第二固定座、过滤单元、第一检测探头、供电接头、控制单元和控制面板;
6.所述上壳体包括顶盖、第一侧壁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围绕所述顶盖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顶盖固定,所述第一侧壁还设有若干出风口和供电接口;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一隔板设有吸气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顶盖及所述侧壁形成第一容置空间;
7.所述下壳体的上端与所述上壳体的下端固定,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围绕所述底板设置,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下壳体还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壁上
8.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二隔板、第一连接柱和滑块;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一侧壁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隔板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固定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柱及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中心轴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上;
9.所述吸气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吸气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所述吸气单元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吸气孔处,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10.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第三隔板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底板及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第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连接柱固定在所述第三隔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柱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柱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外的部分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座由上至下还开设有滤芯槽,所述滤芯槽贯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滤芯槽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柱设有通气孔、固定孔和滑块槽;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通气孔将所述滤芯槽和所述第三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固定孔设在在所述滤芯槽的底部,所述固定孔连通所述滤芯槽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所述滑块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上,所述滑块槽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外,所述滑块槽呈l型,所述滑块槽与所述滑块配合,所述滑块槽将所述滑块垂直套入至所述滑块槽的最深处后还能令所述滑块沿所述滑块槽的水平方向滑动;
11.所述过滤单元的一端位于所述滤芯槽内,所述过滤单元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过滤单元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过滤单元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卡扣与所述固定孔配合;
12.所述第一检测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供电接头设置在所述供电接口处;
13.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吸气单元之间,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所述吸气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第一检测探头检测到空气质量差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吸气单元加大吸气功率,当所述第一检测探头检测到空气质量优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吸气单元减小吸气功率;
14.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面板槽内,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和开关按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空气质量指标,所述开关按钮可控制所述吸气单元的运行和停止。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通过对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具体设置,使上壳体和下壳体能更简便地分离,接着通过在滤芯的一端设置卡扣和在第二固定座上设置固定孔,使滤芯能方便地在下壳体中拆卸出来,具有更换滤芯体验更佳的优点;控制单元通过根据第一检测探头检测到的实时的空气质量等级对吸气单元的运行功率进行调节,使空气净化的过程更合理,更节能。
16.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固定座还包括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柱配合。通过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的配合,使第一固定座在上壳体中的安装位置更准确,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固定座和上壳体的固定更加牢固,还可以在第一定位柱中设置螺丝孔,用螺丝将第一定位座与上壳体固定起来。
17.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二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吸气单元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柱配合。通过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的配合,使吸气单元在上壳体
中的安装位置更稳固,表面由于吸气单元的抖动造成吸气口移位,影响吸气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固定座和上壳体的固定更加牢固,还可以在第二定位柱中设置螺丝孔,用螺丝将吸气单元与上壳体固定起来。
18.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还包括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三隔板还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定位柱配合。通过第三定位柱与第三定位孔的配合,使第二固定座在下壳体中的安装位置更准确,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固定座和下壳体的固定更加牢固,还可以在第三定位柱中设置螺丝孔,用螺丝将第二定位座与下壳体固定起来。
19.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部设有进气部。由于底板处设有进气口,为了保证底板处的进气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置设有进气部的支撑部将底板架起来,使空气能从底板设有的进气口进入到车载空气净化器中,由于车载会面临抖动与滑动,优选为围绕底板设置且带有进气部的支撑部,以获得更好的支撑性能,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抗抖动性能,可以设置带避震单元的支撑部,所述避震单元的设置可参考自行车或汽车等的悬挂,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抗滑动性能,可以在支撑部的底部设置防滑垫或设置磁铁、吸盘等,将其固定在所放置的地方。
2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检测探头,所述第二检测探头设置在第三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检测探头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设置第二检测探头对净化前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显示屏上,使用者可以直管地看见净化前后的控制质量的变化,可以优化使用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净化前后的控制质量变化情况,结合滤芯的使用时间提醒使用者是否需要对滤芯进行更换。
21.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所述密封垫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不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半径。由于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是通过滑块和滑块槽连接固定,因此在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设置密封垫可提高密封性能,避免吸气单元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吸入外界空气,导致该部分外界空气在没有经过滤芯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吸气单元并且被排除,影响吸气单元的吸气效率,也影响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化设置。一体化设置可以避免吸气单元从个部件配合的间隙中吸入空气,降低吸气单元的吸气效率,也降低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23.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所述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呈条状。设置更多数量的通气孔并且将通气孔设置成条状扩大通气孔的面积,可以减小第二连接柱的柱体对吸气效率产生的影响,使外界的空气更多也更易地被吸入空气进化器中,提高净化效率。
24.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延伸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呈半圆柱形;所述第二固定座还设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设置在所述滑块槽水平方向的槽体内,所述限位凸条延伸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所述限位凸条呈半圆柱形,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滑块垂直进入滑块槽后,通过滑块在滑块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配合l形的滑块槽,可初步避免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分离,通过限位凸条与限位槽的设置,可以使滑块在水平方向的滑槽内可拆卸地卡住,避免其因振动等原因发生位移,导致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脱落。
2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上壳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实施例1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实施例1所述的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实施例1所述的吸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实施例1所述的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实施例1所述的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实施例1
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第一固定座3、吸气单元4、第二固定座5、密封垫(图未示)、过滤单元6、第一检测探头7、第二检测探头(图未示)、供电接头8、控制单元9、控制面板10和支撑部11;下壳体2的上端与上壳体1的下端固定,第一固定座3与上壳体1的下端固定,吸气单元4设置在上壳体1内,第二固定座5与下壳体2的上端固定,密封垫设置在第一固定座3与第二固定座5之间,过滤单元6位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中,第一检测探头7设置在吸气单元4上,第二检测探头设置在下壳体2内,供电接头8设置在上壳体1内,控制单元9设置在上壳体1内,控制面板10设置在上壳体1的上端,支撑部11设置在下壳体2的下端。
36.如图3所示,上壳体1包括顶盖1001、第一侧壁1002、第一隔板1003、第一定位柱1004和第二定位柱1005,第一侧壁1002的一端围绕顶盖1001设置,顶盖1001设有面板槽10011,第一侧壁1002的一端与顶盖1001固定,第一侧壁1002还设有若干出风口10021和一供电接口10022,若干出风口10021环绕第一侧壁1002设置,使净化后的空气可以从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各个方向排出;第一隔板1003固定在第一侧壁1002的内侧,第一隔板1003设有吸气孔10031,第一隔板1003与顶盖1001及侧壁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图未示);第一定位柱1004设置在第一隔板1003上,第一定位柱1004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外;第二定位柱1005设置在第一隔板1003上,第二定位柱1005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
37.如图4所示,下壳体2包括底板2001、第二侧壁2002和第三定位柱2003;第二侧壁2002的一端围绕底板2001设置,第二侧壁2002的一端与底板2001固定;下壳体2还设有若干进风口20011,进风口20011分别设置在底板2001和第二侧壁2002上且围绕第二侧壁2002设置;第三定位柱2003设置在底板2001上;
38.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座3包括第二隔板3001、第一连接柱3002、滑块3004和若干固定柱3005;第二隔板3001与第一侧壁1002的另一端固定,第二隔板3001与第一隔板1003及第一侧壁1002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图未示);第一连接柱3002与第二隔板3001固定,第一连接柱3002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一固定座3设有第一通孔3003,第一通孔3003贯穿第一连接柱3002及第二隔板3001,第一通孔3003的中心轴与第一连接柱3002的中心轴在一条直
线上;滑块3004设置在第一通孔3003的孔壁上,滑块3004还设有限位槽30041,限位槽30041延伸的方向平行于第一通孔3003的中心轴,限位槽30041的内壁呈半圆柱形;若干固定柱3005均设有第一定位孔30051,第一定位孔30051与第一定位柱1004配合。通过第一定位柱1004与第一定位孔30051的配合,使第一固定座3在上壳体1中的安装位置更准确,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固定座3和上壳体1的固定更加牢固,还可以在第一定位柱1004中设置螺丝孔,用螺丝将第一固定座3与上壳体1固定起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3与第一壳体一体化设置,一体化设置可以避免吸气单元4从各部件配合的间隙中吸入空气,降低吸气单元4的吸气效率,也降低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39.如图6所示,吸气单元4固定在第一隔板1003上,吸气单元4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吸气单元4设有吸气口4001、排气口4002和第二定位孔4003,吸气口4001位于吸气孔10031处,排气口4002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二定位孔4003与第二定位柱1005配合。通过第二定位柱1005与第二定位孔4003的配合,使吸气单元4在上壳体1中的安装位置更稳固,表面由于吸气单元4的抖动造成吸气口4001移位,影响吸气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固定座3和上壳体1的固定更加牢固,还可以在第二定位柱1005中设置螺丝孔,用螺丝将吸气单元4与上壳体1固定起来。
40.如图7所示,第二固定座5包括第三隔板5001和第二连接柱5002,第三隔板5001与底板2001及第二侧壁2002形成第三容置空间(图未示),第三隔板5001还设有第三定位孔50011,第三定位孔50011与第三定位柱2003配合,通过第三定位柱2003与第三定位孔50011的配合,使第二固定座5在下壳体2中的安装位置更准确,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固定座5和下壳体2的固定更加牢固,还可以在第三定位柱2003中设置螺丝孔,用螺丝将第二定位座与下壳体2固定起来;第二连接柱5002穿设固定于第三隔板5001上,第二连接柱5002部分位于第三容置空间内,第二连接柱5002位于第三容置空间外的部分的外径与第一通孔3003的内径相同;第二固定座5由上至下还开设有滤芯槽5003,滤芯槽5003贯穿第二隔板3001,滤芯槽5003的底部位于第三容置空间内;第二连接柱5002设有通气孔50021、固定孔50022和滑块槽50023;通气孔50021设置在第二连接柱5002上,通气孔50021位于第三容置空间内,通气孔50021将滤芯槽5003和第三容置空间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多个通气孔50021且通气孔50021呈条状,设置更多数量的通气孔50021并且将通气孔50021设置成条状扩大通气孔50021的面积,可以减小第二连接柱5002的柱体对吸气效率产生的影响,使外界的空气更多也更易地被吸入空气进化器中,提高净化效率;固定孔50022设在在滤芯槽5003的底部,固定孔50022连通滤芯槽5003与第三容置空间,滑块槽50023设置在第二连接柱5002的外壁上,滑块槽50023位于第三容置空间外,滑块槽50023呈l型,滑块槽50023与滑块3004配合,滑块槽50023将滑块3004垂直套入至滑块槽50023的最深处后还能令滑块3004沿滑块槽50023的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固定座5还设有限位凸条5004,限位凸条50045004设置在滑块槽50023水平方向的槽体内,限位凸条5004延伸的方向平行于第一通孔3003的中心轴,限位凸条5004呈半圆柱形,限位凸条5004与限位槽30041配合。滑块3004垂直进入滑块槽50023后,通过滑块3004在滑块槽50023内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配合l形的滑块槽50023,可初步避免第一固定座3与第二固定座5分离,通过限位凸条5004与限位槽30041的设置,可以使滑块3004在水平方向的滑槽内可拆卸地卡住,避免其因振动等原因发生位移,导致第一固定座3与第二固定座5脱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5与下壳体一体化设
置,一体化设置可以避免吸气单元4从个部件配合的间隙中吸入空气,降低吸气单元4的吸气效率,也降低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41.密封垫设置在第二隔板3001与第三隔板5001之间,密封垫设有第二通孔(图未示),第二通孔的半径不小于第二连接柱5002的半径。由于第二隔板3001和第三隔板5001是通过滑块3004和滑块槽50023连接固定,因此在第一隔板1003与第二隔板3001间设置密封垫可提高密封性能,避免吸气单元4从第一隔板1003与第二隔板3001间吸入外界空气,导致该部分外界空气在没有经过滤芯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吸气单元4并且被排除,影响吸气单元4的吸气效率,也影响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42.如图8所示,过滤单元6的一端位于滤芯槽5003内,过滤单元6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过滤单元6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卡扣6001,卡扣6001与固定孔50022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单元6为圆柱形的滤芯,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过滤单元6选用外壁尽可能平整的圆柱形滤芯。
43.第一检测探头7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一检测探头7用于对净化后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探头设置在第三容置空间内,第二检测探头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设置第二检测探头对净化前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显示屏10001上,使用者可以直管地看见净化前后的控制质量的变化,可以优化使用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净化前后的控制质量变化情况,结合滤芯的使用时间提醒使用者是否需要对滤芯进行更换;
44.供电接头8设置在供电接口10022处;
45.控制单元9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控制单元9位于顶盖1001与吸气单元4之间,控制单元9与第一检测探头7和吸气单元4电连接;当第一检测探头7检测到空气质量差时控制单元9控制吸气单元4加大吸气功率,当第一检测探头7检测到空气质量优时控制单元9控制吸气单元4减小吸气功率;
46.控制面板10设置在面板槽10011内,控制面板10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控制面板10包括显示屏10001和开关按钮10002,第一检测探头7检测的甲醛指标、tvoc指标、aqi和空气等级等空气质量指标将显示在显示屏10001上,开关按钮10002可控制吸气单元4的运行和停止。
47.支撑部11设置在底板2001上,支撑部11设有进气部11001。由于底板2001处设有进气口,为了保证底板2001处的进气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置设有进气部11001的支撑部11将底板2001架起来,使空气能从底板2001设有的进气口进入到车载空气净化器中,由于车载会面临抖动与滑动,优选为围绕底板2001设置且带有进气部11001的支撑部11,以获得更好的支撑性能,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抗抖动性能,可以设置带避震单元的支撑部11,避震单元的设置可参考自行车或汽车等的悬挂,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抗滑动性能,可以在支撑部11的底部设置防滑垫或设置磁铁、吸盘等,将其固定在所放置的地方。
48.本实施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在使用时,先接通电源,然后点击开关按钮10002将车载空气净化器打开,此时第二检测探头对当前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控制单元9先控制吸气单元4以最低功率运行,接着控制单元9再根据当前的空气质量情况调节吸气单元4的运行功率,当空气质量差时,控制单元9会控制吸气单元4增大运行功率,反之控制单元9降低吸气单元4的运行功率。使用者可以通过显示屏10001直观地了解当前净化前后的甲醛指标、tvoc指标、aqi和空气等级等数据,并且可以根据净化前后的数据对比决定是否需要更
换滤芯。
49.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通过对第一固定座3和第二固定座5的设置,使上盖体和下盖体通过第一固定座3和第二固定座5连接,通过对第二固定座5及过滤单元6的设置,使滤芯单元能够方快捷地从第一固定座3上拆卸下来,整个滤芯的拆卸和安装过程不需要采用外部工具便能完成,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的优点。本实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还可以根据空气质量的优劣调节吸气单元4功率的大小,具有节约能源的优点。
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