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6989发布日期:2022-10-29 05:0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承载托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置物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也愈来愈看重休闲活动的舒适性,而汽车也俨然成为最佳的代步工具,目前,共享单车遍布城市的各个区域,为搬运多个自行车或其它物件,通常在车尾加装承载托架,然而,汽车尾部通常安装带有球头销的拖车钩,现有的置物架大多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固定于汽车尾部,还需在汽车尾部除拖车钩之外的区域内打孔,拆装较为不便,且对车辆本身具有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汽车置物架,该置物架可与拖车勾上的球头销配合进行可靠连接,拆装较为方便,无需对汽车尾部进行额外开孔,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车辆损伤。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置物架,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底部贯通有通孔,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均开设有抱合槽,两个所述抱合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扣件上铰接有带动架,所述安装壳靠近所述第二扣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把,所述驱动把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安装壳上,所述带动架铰接于第二连接部上,所述驱动把与所述安装壳之间通过可脱卸式连接结构的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相互靠拢,所述安装壳顶部开设有锁孔,所述驱动把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锁孔卡扣式连接的锁勾件。
5.优选的,可脱卸式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第一转柱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转柱,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安装壳铰接,所述第二转柱与所述带动架铰接,所述带动架靠近所述第二转柱的端部延伸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转柱和第二转轴的间距。
6.优选的,所述锁勾件包括锁板、设置于所述锁板底部的勾板、设置于所述锁板顶部的驱动件,所述锁板贯通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驱动把内腔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滑柱,所述滑柱与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驱动把的顶部贯通有供所述驱动件活动的活动槽。
7.优选的,所述驱动部的顶部贯通有限位槽,所述锁板的顶部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限位板。
8.优选的,所述锁板开设有锁止槽,所述驱动把上设置有转舌锁,所述转舌锁设置有与所述锁止槽配合的锁止件。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侧壁垂直设置有抵靠板,所述抵靠板与所述安装壳远
离所述驱动把的侧壁相抵触。
10.优选的,还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侧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另一侧端部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架安装有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端部安装有弧形承接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绑带结构,所述绑带结构包括绑带件和锁紧扣。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有供所述支架铰接的连接件,所述支架的底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侧壁卡接的扣槽,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侧壁开设有卡孔,所述扣槽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卡孔卡扣式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支架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侧壁安装有牌照框。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两侧均铰接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安装有车尾灯,两个所述车尾灯之间连接有电流输送装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合,对汽车尾部的拖车钩上的球头销进行抱合,在安装过程中,只需将球头销插入通孔内并伸入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在驱动部和带动架的铰接配合下,通过下压驱动把,带动架驱使第二扣件向第一扣件靠近,两个抱合槽的间距缩小直至二者均与球头销相抵紧,此时,锁勾件插入锁孔内并与其完成卡扣式连接,固定驱动把的位置,维持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对球头销的抱合装置,进而使得该置物架和汽车尾部连接较为可靠,无需对汽车尾部进行额外开孔,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车辆损伤。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6.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17.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18.图4是图3中a区的放大图;
19.图5是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20.图中:1、第一连接架;2、第二连接架;3、支架;4、弧形承接部;5、绑带结构;51、绑带件;52、锁紧扣;6、安装座;61、座板;62、安装柱;63、旋紧件;7、弯曲杆;8、安装壳;9、通孔;10、第一扣件;11、第二扣件;12、抱合槽;13、带动架;14、第一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6、第一转柱;17、第二转柱;18、锁孔;19、锁勾件;191、锁板;192、勾板;193、驱动件;20、压板;21、滑槽;22、滑柱;23、活动槽;24、第一弹性件;25、第二弹性件;26、限位槽;27、限位板;28、锁止槽;29、锁止件;30、转舌锁;31、抵靠板;32、支撑板;33、连接件;34、扣槽;35、卡块;36、安装槽;37、卡板;38、牌照框;39、折叠板;40、车尾灯;41、电流输送装置;42、凹槽;43、螺杆;44、驱动部;45、驱动把;46、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2.参考图1至图5,一种汽车置物架,包括第一连接架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架2,两个第二连接架2的一侧端部与第一连接架1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架2的另一
侧端部之间安装有支撑板32,每一第二连接架2安装有至少一个支架3,支架3的端部安装有弧形承接部4,弧形承接部4的上表面弯曲设置,其弧度与自行车轮的弧度相适应,用于承托自行车轮,第一连接架1、两个第二连接架2、支撑板32围绕形成矩形框,对自行车或其它物件的放置提供较好的支撑。
23.支撑板32远离第一连接架1的侧壁安装有牌照框38,可将汽车牌照从汽车尾部拆出并安装于牌照框38内,避免该置物架安装于汽车尾部时对汽车牌照造成遮挡。支撑板32两侧均铰接有折叠板39,折叠板39安装有车尾灯40,两个车尾灯40之间连接有电流输送装置41,两个车尾灯40通过电流输送装置41与外接电源连接,确保用户行驶的安全。
24.第一连接架1上安装有安装壳8,第一连接架1的侧壁垂直设置有抵靠板31,抵靠板31与安装壳8远离驱动把45的侧壁相抵触,抵靠板31用以定位安装壳8的安装位置。安装壳8的底部贯通有通孔9,安装壳8对应通孔9处设置有第一扣件10和第二扣件11,第一扣件10和第二扣件11均开设有抱合槽12,两个抱合槽12相对设置,第一扣件10铰接于安装壳8内腔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第二扣件11的顶部铰接于安装壳8内腔的另一侧,第二扣件11上铰接有带动架13,安装壳8靠近第二扣件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把45,驱动把包括两个驱动部44,驱动部44呈“l”形板状结构,驱动部4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15,第一连接部14铰接于安装壳8上,带动架13铰接于第二连接部15上,驱动把45与安装壳8之间通过可脱卸式连接结构的连接状态下,使第一扣件10和第二扣件11相互靠拢,可脱卸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转柱16和第二转柱17,两个第一连接部14之间供第一转柱16连接,且第一转柱16铰接于安装壳8内,两个第二连接部15之间供第二转柱17连接,且第二转柱17与带动架13铰接。安装壳8顶部开设有锁孔18,驱动把45的底部安装有与锁孔18卡扣式连接的锁勾件19。
25.在该置物件与汽车尾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上提驱动杆,使得第二连接部15带动第二转柱17沿第一转柱16的周向上移动,驱动部44和带动架13的铰接配合下,第二转柱17通过带动架13驱使第二扣件11远离第二扣件11,两个抱合槽12的间距扩大,便于用户将拖车钩上的球头销插入通孔9内并伸入第一扣件10和第二扣件11之间,通过下压驱动把45,第二扣件11向第一扣件10靠近,两个抱合槽12的间距缩小直至二者均与球头销相抵紧,在该过程中,锁勾件19插入锁孔18内并与其完成卡扣式连接,固定驱动把45的位置,维持第一扣件10和第二扣件11对球头销的抱合装置,进而使得该置物架和汽车尾部连接较为可靠,无需对汽车尾部进行额外开孔,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车辆损伤。
26.锁勾件19包括锁板191、设置于锁板191底部的勾板192、设置于锁板191顶部的驱动件193,锁板191对称贯通有两个滑槽21,驱动把45内腔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滑槽21内的滑柱22,滑柱22与滑槽21的滑移连接引导锁板191在驱动把45内部的活动方向,滑柱22与靠近带动架13的滑槽2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4,驱动把45的顶部贯通有供驱动件193活动的活动槽23。
27.当驱动杆下压时,勾板192向锁孔18一侧靠近,勾板192的底部斜面与锁孔18的内壁相抵紧,随之驱动杆的继续下压,勾板192沿驱动把45的长度方向移动,带动第一弹性件24拉伸,便于勾板192插入锁孔18内,直到勾板192完全插入锁孔18内时,第一弹性件24恢复变形的弹力驱使锁板191向靠近驱动部44一侧滑移,勾板192与锁孔18完成卡扣式连接,用户可通过推移驱动件193在驱使锁板191向远离驱动部44一侧滑移,勾板192移动至锁孔18
中,解除勾板192与锁孔18的卡扣式连接,便于用户将驱动把45上提。驱动部44的顶部贯通有限位槽26,锁板191的顶部设置有滑移连接于限位槽26的限位板27,用以限位锁板191的滑移距离。
28.锁板191开设有锁止槽28,驱动把45上设置有转舌锁30,转舌锁30设置有与锁止槽28配合的锁止件29,转舌锁30通过锁止件29在锁止槽28内的活动。转舌锁30又名舌片锁、凸轮锁。是平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锁具之一,通过配备的钥匙调整锁止件29在锁止槽28内的位置,进而锁定或解除锁板191的定位,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29.带动架13靠近第二转柱17的端部延伸有压板20,压板20的长度大于第一转柱16和第二转轴的间距,压板20的底部与第二转轴相抵触,配合锁勾件19,使得第二扣件11与第一扣件10的扣合更为紧固。
30.第二连接架2设置有供支架3铰接的连接件33,支架3可通过连接件33在对应的第二连接架2上折叠或展开,支架3的底面形成有与第二连接架2的侧壁卡接的扣槽34,第二连接架2的侧壁开设有卡孔46,扣槽34开设有安装槽36,安装槽36转动连接有卡板37,卡板37靠近第二连接件33的侧壁形成有卡接于卡扣内的卡块35,卡板37与支架3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5,通过拨动卡板37,第二弹性件25受压缩回,卡板37转动并收纳于安装槽36内,直到支架3展开完毕时,扣槽34与第二连接架2相抵触,第二弹性件25恢复变形的弹力驱使卡板37向卡孔46一侧靠近转动,卡板37露出安装槽36的端部与卡孔46卡扣式连接,维持对应支架3的展开状态。
31.支架3上设置有绑带结构5,绑带结构5包括绑带件51和锁紧扣52,待自行车放置于两个第二连接架2上后,绑带件51一端通过锁紧扣52固定连接于弧形承托部的一侧外侧壁上,绑带件51的另一端为活动端,绑带件51将自行车帮助固定后,可绑带件51的活动端固定于锁紧扣52上,锁紧扣52采用档扣结构,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赘述。第一连接架1与第二连接架2的连接处安装有安装座6,两个安装座6之间安装有弯曲杆7,弯曲杆7用以辅助支撑绑定于该置物架上的自行车并将其与汽车后备箱隔开,防止二者直接碰撞。
32.安装座6包括两个座板61、安装于座板61上的安装柱62、旋紧件63,两个安装柱62相对的侧壁开设有供弯曲杆7安装的凹槽42,两个座板61之间旋转连接有螺杆43,螺杆43穿过弯曲杆7并与旋紧件63螺纹连接,配合两个座板61压紧或松开两个安装柱62,便于用户调整弯曲杆7与第二连接架2之间的角度后固定,将弯曲杆7展开或折叠。
33.该置物架可通过折叠弯曲杆7、支架3、折叠板39,减小该置物架的占用空间,便于用户将与汽车尾部分离后的该置物架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或将多个折叠后置物架进行存放。
34.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