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防护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2327发布日期:2022-11-09 03:3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后防护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防护组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轻中重型载货车辆市场需求的增长,轻中重型载货车辆的品牌和型号也随之增多。轻中重型载货车辆通常配置有后防护组件。后防护组件可以吸收和缓冲外界对车辆的冲击力。
3.后防护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后防护梁和车架连接部件。车架连接部件用于连接车架。现有技术中,车架连接部件和后防护梁多为刚性连接。车架连接部件的位置固定。
4.然而,不同型号的轻中重型载货车辆的车架的宽度不一致。后防护组件不可以通用。不同型号的轻中重型载货车辆需要分别配置不同规格尺寸的后防护组件,后防护组件的通用性差,从而导致车辆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后防护组件以及车辆,可以解决后防护组件通用性差导致车辆成本增加的问题。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后防护组件,其包括车架连接部件、连接件和后防护梁。后防护梁包括水平滑道。水平滑道沿后防护梁的轴线方向设置,后防护梁包括两个端部,水平滑道贯穿后防护梁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件连接车架连接部件和后防护梁,连接件的部分位于水平滑道,连接件可滑动连接于后防护梁。
7.本技术提供的后防护组件以及车辆,连接件可以沿水平滑道滑动,因此可以对连接件和车架连接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改变车架连接部件的位置。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通用性较强,可以适配不同宽度的车架。组装人员可以根据车架的宽度调节车架连接部件的位置以匹配不同宽度的车架,从而可以实现后防护组件的通用性,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研发成本、管理成本和加工成本。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后防护梁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水平滑道与容纳空间相连通,后防护梁包括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容纳空间内,加强筋连接后防护梁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设置有水平滑道。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加强筋和水平滑道对应设置,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沿竖直方向,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分别设置于水平滑道的两侧。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水平滑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水平滑道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车架连接部件包括车架连接板,车架连接板滑动连接于后防护梁。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车架连接部件还包括连接板支架,连接板支架连接车架连接板和后防护梁,连接件连接连接板支架和后防护梁,连接板支架和车架连接板可拆
卸连接。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板支架包括安装孔,安装孔和水平滑道对应设置,连接件穿设于水平滑道和安装孔。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后防护组件包括端盖,端盖盖闭端部。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后防护组件还包括卡合件,端盖设置有第一卡合口,后防护梁设置有第二卡合口,第二卡合口和第一卡合口对应设置,卡合件穿过第一卡合口和第二卡合口,以使端盖盖闭端部。
16.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如上述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车架连接部件与车架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0、车辆;
26.100、后防护组件;
27.110、车架连接部件;
28.111、车架连接板;112、连接板支架;112a、安装孔;
29.120、连接件;
30.121、螺栓;122、螺母;123、垫片;
31.130、后防护梁;
32.130a、水平滑道;130b、容纳空间;130c、第二卡合口;
33.131、端部;
34.132、加强筋;
35.1321、第一加强部;1322、第二加强部;1323、第三加强部;
36.133、第一侧壁;
37.134、第二侧壁;
38.140、端盖;140a、第一卡合口;
39.150、卡合件;
40.200、车架;
41.x、轴线方向;y、水平方向;z、竖直方向。
42.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43.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4.参见图1所示,车辆10包括车架200。车架200是车辆10的基体。车架200的功用是支撑和连接车辆10的各部分总成,使各部分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车架200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车辆10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
45.车辆10通常配置有后防护组件100。后防护组件100对车辆10具有保护作用。后防护组件100设置于车架200。车辆10发生碰撞时,后方车辆10可以首先撞击后防护组件100,后防护组件100可以吸收和缓冲外界对车辆10的冲击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车架200受到的冲击力,有利于降低车辆10的损害程度。
46.本技术的车辆10可以是轻中重型载货车辆。轻中重型载货车辆的整体高度较大,因此,容易出现后方的小型车辆钻入轻中重型载货车辆下部的现象。后防护组件100可以有效地阻挡轻中重型载货车辆被追尾时后方小型车辆钻入车辆的下部,从而可以降低后方小型车辆的车内成员受伤的可能性。
47.后防护组件100包括车架连接部件110和后防护梁130。后防护梁130的轴线沿车架200的宽度方向设置,以降低车架200后部受到直接的冲击力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后防护梁130的轴线方向x与车架200的宽度方向相同。车架连接部件110用于连接后防护组件100和车架200。
48.现有技术中,车架连接板111和后防护梁130为刚性连接。车架连接部件110的位置固定。然而,不同型号的轻中重型载货车辆的车架200的宽度不一致。后防护组件100不可以通用。不同型号的轻中重型载货车辆需要分别配置不同规格尺寸的后防护组件100,后防护组件100的通用性差,从而导致车辆10的成本增加。
49.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提供一种后防护组件100,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
50.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100包括车架连接部件110、连接件120和后防护梁130。后防护梁130可以水平设置。后防护梁130包括水平滑道130a。水平滑道130a沿后防护梁130的轴线方向x设置。沿后防护梁130的轴线方向x,后防护梁130包括相对的两个端部131。水平滑道130a贯穿后防护梁130的至少一个端部131。连接件120连接车架连接部件110和后防护梁130。连接件120的部分位于水平滑道130a。连接件120可滑动连接于后防护梁130。
51.连接件120可以沿水平滑道130a滑动,因此可以对连接件120和车架连接部件11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改变车架连接部件110的位置。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100通用性较强,可以适配不同宽度的车架200。组装人员可以根据车架200的宽度调节车架连接部件110的位置以匹配不同宽度的车架200,从而可以实现后防护组件100的通用性,有利于降低车辆10的研发成本、管理成本和加工成本。
52.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防护梁13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130b。水平滑道130a与容纳空间130b相连通。后防护梁130包括加强筋132。加强筋132位于容纳空间130b内。沿水平方向y,后防护梁1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其中,后防护梁130的一个侧壁设置有水平滑道130a。加强筋132连接后防护梁130的两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设置有水平滑道130a。
53.在一些示例中,后防护梁1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33和第二侧壁134。水平滑道130a设置于第一侧壁133,并且水平滑道130a贯穿第一侧壁133,以使水平滑道130a与容纳空间130b相连通。连接件120可以穿设于水平滑道130a,以使连接件120的部分可以位于容纳空间130b内,从而连接件120可以连接后防护梁130和车架连接部件110。
54.连接件120连接后防护梁130和车架连接部件110时,由于连接件120和车架连接部件110对第一侧壁133施加作用力,并且水平滑道130a也设置于第一侧壁133。因此,加强筋132连接第一侧壁133和第二侧壁134可以有利于提高第一侧壁133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降低第一侧壁133受力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55.容纳空间130b内的加强筋132还可以提高后防护梁130的整体强度,从而有利于降低后防护梁130内部存在容纳空间130b导致后防护梁130结构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56.此外,由于后防护梁13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130b,因此后防护梁130的重量较小,从而有利于后防护组件100的轻量化,进而有利于车辆10的轻量化。
57.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强筋132和水平滑道130a对应设置。加强筋132包括第一加强部1321和第二加强部1322。沿竖直方向z,第一加强部1321和第二加强部1322分别设置于水平滑道130a的两侧。
5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加强部1321和第二加强部1322的其中一端均与第一侧壁133连接。后防护梁130还包括第三加强部1323。第三加强部1323和第一加强部1321、第二加强部1322相互连接。
59.示例性地,第一加强部1321和第二加强部1322的另一端也可以相交。第三加强部1323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加强部1321和第二加强部1322的相交处相交,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34连接。
6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加强部1321和第二加强部1322相对于水平滑道130a可以对称设置,从而可以对第一侧壁133上水平滑道130a的两侧区域提供均衡的支撑力,进而可以提高后防护组件100和车架200连接的可靠性。
61.在一些示例中,后防护梁130可以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共同围成矩形管材。水平滑道130a设置于第一侧壁133并且沿水平方向y贯穿第一侧壁133。
62.在一些示例中,后防护梁130的材料可以是铝。铝制管材具有重量轻、强度好、易加工的特性,并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63.在一些示例中,后防护梁130可以通过挤出成型制成,从而可以降低模具制作的成本。
64.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平滑道130a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沿竖直方向z,两个水平滑道130a间隔设置。
65.水平滑道130a的数量增多可以使后防护梁130和车架连接部件110的安装点增加,但是,也容易导致装配复杂,影响装配效率。两个水平滑道130a可以在满足安装强度的同
时,降低装配难度。
66.在一些示例中,车架连接部件110和后防护梁130通过连接件120连接后,车架连接部件110面向后防护梁130的表面可以和第一侧壁133的外表面贴合。因此,沿竖直方向z,两个水平滑道130a可以彼此远离,从而可以增大车架连接部件110和后防护梁130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车架200和后防护组件100的连接稳固性。
67.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连接部件110包括车架连接板111。后防护组件100可以通过车架连接板111连接于车架200。车架连接板111可滑动连接于后防护梁130,从而车架连接板111的位置可以相对后防护梁130进行调节。
68.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连接部件110还包括连接板支架112。连接板支架112连接车架连接板111和后防护梁130。连接件120连接连接板支架112和后防护梁130。连接板支架112与连接件120可拆卸连接。连接板支架112和车架连接板111可拆卸连接。
69.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设置车架连接板111以增加车架连接板111和后防护梁1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车架连接板111和后防护梁130的连接稳固性。
70.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板支架112和车架连接板111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示例性地,连接板支架112和车架连接板111均对应设置有通孔。紧固件依次穿设于两个通孔,以使连接板支架112和车架连接板111相连接。示例性地,紧固件可以包括螺栓。
71.示例性地,连接板支架112和车架连接板111的安装点可以设置三个,即连接板支架112和车架连接板111均对应设置有三组通孔。三个紧固件分别穿设于三组通孔设置。
72.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板支架112包括安装孔112a。安装孔112a和水平滑道130a对应设置。连接件120穿设于水平滑道130a和安装孔112a。
73.后防护组件100安装于车架200的具体过程如下。
74.首先,将连接板支架112和车架连接板111连接为一个整体,即车架连接部件110。
75.其次,将连接件120穿过连接板支架112的安装孔112a。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连接件120没有完全固定于连接板支架112。沿安装孔112a的轴线方向x,连接件120可以移动。连接件120移动的位移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侧壁133的厚度。
76.再次,将连接件120从后防护梁130的端部131滑入水平滑道130a,并调节车架连接部件110的位置,以使车架连接部件110的车架连接板111处于可以和车架200相连接的位置,通过连接件120锁定车架连接板111和后防护梁130,以固定车架连接板111的位置。
77.最后,车架连接板111和车架200连接后,对车架连接部件110和车架200进行锁定。
78.在一些示例中,连接件120可以是锁固件。锁固件包括螺栓121、垫片123和螺母122。螺栓121的头部可以位于容纳空间130b。垫片123套设于螺栓121,并且垫片123位于螺栓121和第一侧壁133之间,从而可以增大螺栓121头部和第一侧壁133的作用面积,降低第一侧壁133因局部存在应力集中区域而导致第一侧壁133变形或损坏,螺栓121从水平滑道130a中脱出的可能性。组装人员将车架连接部件110的位置调整至和车架200的宽度相匹配时,锁紧螺母122,以完成后防护组件100和车架200的连接。
79.示例性地,螺栓121可以是六角头螺栓。螺母122可以是六角法兰螺母。
80.在一些示例中,车架连接板111和连接板支架112可以具有较好的强度,以保证车
架200和后防护组件100连接的可靠性。示例性地,车架连接板111和连接板支架112的材料可以是钢或者铝。
81.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板支架112上安装孔112a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四个安装孔112a分别对应两个水平滑道130a设置。每两个安装孔112a对应一个水平滑道130a设置。
82.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所示,后防护组件100包括端盖140。端盖140盖闭端部131。
83.由于水平滑道130a可以贯穿后防护梁130的端部131,并且连接件120可沿水平滑道130a滑动,因此,端盖140盖闭后防护梁130的端部131的同时,也可以封堵水平滑道130a,从而可以降低连接件120沿水平滑道130a从后防护梁130的端部131滑出的可能性。
84.此外,端盖140盖闭后防护梁130的端部131还可以降低雨水从端部131进入后防护梁130的内部导致容纳空间130b内积水,导致后防护梁130的重量增加或者发生腐蚀的可能性。
85.在一些示例中,端盖140套设于后防护梁130。端盖140的内侧表面和后防护梁130的外侧表面贴合。
86.在一些示例中,端盖140的材料可以是塑料。端盖140可以通过塑料一体成型制成。塑料材质的端盖140可以在车辆10发生碰撞时,降低后防护梁130的端部131对人体造成划伤的可能性。
87.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6所示,后防护组件100还包括卡合件150。端盖140设置有第一卡合口140a。后防护梁130设置有第二卡合口130c。第二卡合口130c和第一卡合口140a对应设置。卡合件150穿过第一卡合口140a和第二卡合口130c。以使端盖140盖闭端部131。
88.第一卡合口140a和第二卡合口130c可以为通孔。第一卡合孔和第二卡合孔相对应时,插入卡合件150,以使固定端盖140。
89.在一些示例中,卡合件150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或者尼龙。
9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10,参见图1和图2所示,车辆10包括车架20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后防护组件100。车架连接部件110与车架200可拆卸连接。
91.为了提高车架200和后防护组件100的连接稳固性,车架200和后防护组件100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安装点。因此,车架连接部件1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沿后防护梁130的轴线方向x,两个车架连接部件110间隔设置。
92.由于车架连接部件110可以沿后防护梁130的水平滑道130a滑动,因此可以调节两个车架连接部件110之间的距离,以匹配车架200的宽度。
93.在一些示例中,两个车架连接板111相对的表面可以和车架200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贴合。
94.在一些示例中,后防护梁130的侧壁的外表面可以设置宽度标识。不同的宽度标识可以匹配不同宽度尺寸的车架200,从而组装人员可以根据宽度标识调节车架连接部件110的位置,进而有利于提高组装人员的装配效率。
95.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激光蚀刻的加工工艺在后防护梁130的外表面形成宽度标识。
96.在一些示例中,车架连接部件110与车架20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从而有利于车架连接部件110与车架200的拆装。示例性地,单个车架连接部件110和车架200的安装点可以
设置为四个,即通过四个螺栓连接车架连接部件110和车架200。
9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98.在本技术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99.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100.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01.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102.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
103.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