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1879发布日期:2023-05-17 19:5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震动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必需品。汽车座椅属于汽车内饰中与用户密切接触的部件,其外观、质感、乘坐舒适度、预警以及与多媒体联动的智能化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座舱智能化的环境下,对座椅硬件的开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目前,在智能座舱的设定下,座椅已经具备预警、音乐律动、安全类警报及乘员疲劳驾驶等各种工况下的震动功能;但这些震动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布置在座椅下端的震动电机实现的局部震动,如申请号为cn202120852053.1,名称为震动座椅、座椅系统及车辆,该震动座椅包括:座椅和hut,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内的至少两个震动电机;所述至少两个震动电机,以所述座椅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分为两排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且距离所述座椅两侧边缘位置为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大于零;所述hut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震动电机连接,用于向所述至少两个震动电机发送控制信号;所述至少两个震动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带动所述座椅震动。该专利布设的震动电机占用了座椅极大的空间,其次质量也非常重不能稳定安装在座椅中。

3、因此,急需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能减轻震动部件的质量,同时,不占用震动座椅过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通过在座椅发泡部上嵌入震动单元并通过物理震动传递至乘员背部或大腿部位。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包括震动单元、座椅发泡部、悬挂件、座椅骨架总成、震动单元线束和发泡总成,所述座椅发泡部的背面布设座椅骨架总成,所述座椅骨架总成中卡入发泡总成;所述座椅发泡部的背面预留若干盲孔,所述发泡总成中的震动单元嵌入盲孔中;所述发泡总成外包覆一个用于遮挡震动单元的悬挂件,所述悬挂件的两端连接在座椅骨架总成上,所述震动单元的下端还连接震动单元线束。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震动单元包括上盖、下盖、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以及磁性结构,所述上盖、下盖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上盖、下盖内布设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以及磁性结构,所述磁性结构的四周布设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震动单元包括音圈,所述音圈位于磁性结构外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震动单元包括后遮挡盖,所述后遮挡盖位于下盖的底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盲孔、震动单元均位于乘员腰部区域。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盲孔的深度尺寸大于震动单元的厚度尺寸,所述盲孔的直径尺寸小于震动单元的直径尺寸。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震动单元朝向悬挂件的平面低于或者平齐座椅发泡部的背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震动单元朝向悬挂件的平面低于或者平齐座椅发泡部的背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震动单元线束和音圈、磁性结构线路连接,所述震动单元线束传递信号至音圈、磁性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震动单元线束与电源电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的震动单元布设在座椅发泡部中且通过悬挂件限位,该震动单元占用的空间少,质量小且能发挥震动的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的震动单元装配结构简单,无需其他特殊的固定零部件,方便批量运用于震动座椅中。

15、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中不同的车身信号通过磁性结构产生不同的磁力来控制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的振动,进一步的,使上盖、下盖之间产生震动,从而使震动单元整体振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单元(1)、座椅发泡部(2)、悬挂件(3)、座椅骨架总成(4)、震动单元线束(5)和发泡总成(6),所述座椅发泡部(2)的背面布设座椅骨架总成(4),所述座椅骨架总成(4)中卡入发泡总成(6);所述座椅发泡部(2)的背面预留若干盲孔(21),所述发泡总成(6)中的震动单元(1)嵌入盲孔(21)中;所述发泡总成(6)外包覆一个用于遮挡震动单元(1)的悬挂件(3),所述悬挂件(3)的两端连接在座椅骨架总成(4)上,所述震动单元(1)的下端还连接震动单元线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1)包括上盖(11)、下盖(12)、第一弹片(13)、第二弹片(14)、第三弹片(15)以及磁性结构(16),所述上盖(11)、下盖(12)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上盖(11)、下盖(12)内布设第一弹片(13)、第二弹片(14)、第三弹片(15)以及磁性结构(16),所述磁性结构(16)的四周布设第一弹片(13)、第二弹片(14)、第三弹片(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1)包括音圈(18),所述音圈(18)位于磁性结构(16)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1)包括后遮挡盖(17),所述后遮挡盖(17)位于下盖(1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21)、震动单元(1)均位于乘员腰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21)的深度尺寸大于震动单元(1)的厚度尺寸,所述盲孔(21)的直径尺寸小于震动单元(1)的直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1)朝向悬挂件(3)的平面低于或者平齐座椅发泡部(2)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3)由若干折弯钢丝(31)扎绑而成,相邻折弯钢丝(31)之间的距离尺寸小于震动单元(1)的直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线束(5)和音圈(18)、磁性结构(16)线路连接,所述震动单元线束(5)传递信号至音圈(18)、磁性结构(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线束(5)与电源电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可实现震动功能的座椅,包括震动单元、座椅发泡部、悬挂件、座椅骨架总成、震动单元线束和发泡总成,所述座椅发泡部的背面布设座椅骨架总成,所述座椅骨架总成中卡入发泡总成;所述座椅发泡部的背面预留若干盲孔,所述发泡总成中的震动单元嵌入盲孔中;所述发泡总成外包覆一个用于遮挡震动单元的悬挂件,所述悬挂件的两端连接在座椅骨架总成上,所述震动单元的下端还连接震动单元线束,本技术将震动单元布设在座椅发泡部中且通过悬挂件限位,该震动单元占用的空间少,质量小且能发挥震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向鹏,柴江磊,张杨,苏二兰,王兴博,李震,刘航,李永磊,李宇彤,刘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