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7386发布日期:2023-01-12 22:0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载运人员和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货物的车辆,是现在很实用的交通工具,而针对一些自救或者救援功能的专用车辆,往往需要在其车辆上安装绞盘,利用绞盘的自动拉伸功能进行拖拽、救援。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4724621b中一种消防车的电动绞盘装置,属于消防车辆技术领域。消防车包括一对车架大梁,电动绞盘装置包括电动绞盘、导绳器和控制器,特点:还包括电动绞盘箱、绞盘座固定板和绞盘座,电动绞盘箱设在一对车架大梁之间,电动绞盘箱腔的右侧构成开口,导绳器设在绞盘箱腔底板上且对应于开口的居中位置,绞盘座固定板位于电动绞盘箱腔内且对应于导绳器的左侧的位置与绞盘箱腔底板固定,控制器设在绞盘座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且对应于绞盘座的下方,绞盘座枢轴设在绞盘座固定板上,电动绞盘设在绞盘座上且与车载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避免电动绞盘在清障过程中出现变形乃至损坏;结构简单,保障安全;能与车辆的一对车架大梁可靠固定,实现快捷搭载于车辆上。
4.但是现有的技术中,现有的救援车辆都是把绞盘安装在驾驶室前部保险杠位置,由于绞盘不能与驾驶室上翻状态干涉,绞盘安装位置较低,同时该安装方式会增加车辆的前悬,导致上坡不方便,另外绞盘外漏,容易造成损坏,因此,需要提出新型的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将电动绞盘安装在车体驾驶室前部保险杠位置,会增加车辆的前悬,导致上坡不方便,另外绞盘外漏,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壁顶部安装有电动绞盘,所述电动绞盘的绞盘外表面固定有钢丝绳,所述车体的底部靠近电动绞盘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车体的底部靠近前轮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轮,所述车体的底部靠近车头位置设置有出口导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安装有挂钩;
7.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出口导向轮均包括固定支架,且每个固定支架均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车体的底部,每个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壁均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矩形板,每个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壁两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滚轮,六个所述矩形板共分为三组,每组所述矩形板的相对一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滚轮。
8.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保护壳,每个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挡板。
9.优选的,每个所述保护壳的后表面均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板,每个所述保护壳的内壁正表面均固定有两组稳定架,且每组稳定架的数量为两个。
10.优选的,每组所述稳定架的相背一面和两个斜面均固定有连接块,且每个连接块均通过第二螺栓安装在保护壳上。
11.优选的,每个所述保护壳的两侧均固定有两组限位块,且每组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
12.优选的,每个所述安装板均通过第三螺栓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电动绞盘安装在车体中间位置,在电动绞盘和车体驾驶室前部安装了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出口导向轮,通过三个导向轮滑轮组来保证钢丝绳的方向性和通过性,同时整个电动绞盘处于隐藏状态,该种安装方式不会增加车体的尺寸,避免了同类安装方式降低通过性的弊端。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保护壳和挡板的配合下,可以对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出口导向轮上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进行保护,防止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被物体划伤,影响钢丝绳的方向性和通过性,在连接块、第二螺栓和稳定架的配合下,可以增强保护壳的抗冲击能力,在限位块、安装板和第三螺栓的配合下,可以提高安装后的保护壳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出口导向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的另一角度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的挡板、保护壳、稳定架、连接块、第二螺栓和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1、车体;2、电动绞盘;3、第一导向轮;4、钢丝绳;5、第二导向轮;6、出口导向轮;7、挂钩;8、保护壳;9、挡板;10、安装板;11、稳定架;12、连接块;13、限位块;301、固定支架;302、第一滚轮;303、矩形板;304、第二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绞盘隐藏式安装使用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内壁顶部安装有电动绞盘2,电动绞盘2的绞盘外表面固定有钢丝绳4,车
体1的底部靠近电动绞盘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轮3,每个固定支架301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保护壳8,每个保护壳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挡板9,每个保护壳8的后表面均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板10,每个保护壳8的内壁正表面均固定有两组稳定架11,且每组稳定架11的数量为两个,每组稳定架11的相背一面和两个斜面均固定有连接块12,且每个连接块12均通过第二螺栓安装在保护壳8上,每个保护壳8的两侧均固定有两组限位块13,且每组限位块13的数量为两个,车体1的底部靠近前轮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轮5,车体1的底部靠近车头位置设置有出口导向轮6,钢丝绳4的一端安装有挂钩7;
25.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均包括固定支架301,且每个固定支架301均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每个固定支架301的内壁均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矩形板303,每个固定支架301的内壁两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滚轮302,六个矩形板303共分为三组,每组矩形板303的相对一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滚轮304,每个安装板10均通过第三螺栓安装在固定支架301上。
26.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车体1进行自救、救援机构安装时,首先在三个保护壳8的内部分别安装上两组稳定架11,接着移动保护壳8,这时移动的保护壳8会带动所对应的两组稳定架11、四个连接块12、两个挡板9和两个安装板10进行移动,当保护壳8的后表面与所对应的固定支架301上的限位块13的正表面相接触时,此时直接利用第三螺栓将安装板10紧紧地固定在所对应的固定支架301上,接着将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都安装将电动绞盘2安装在车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接着将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从车头到车尾依次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之后将电动绞盘2上的钢丝绳4一端依次动第一导向轮3的内部、第二导向轮5的内部和出口导向轮6的内部穿过,最后在钢丝绳4的一端安装上挂钩7,当需要进行救援时,此时直接启动电动绞盘2对钢丝绳4进行放卷,接着移动挂钩7,将挂钩7挂在所需救援物上,这时移动的挂钩7也会带动钢丝绳4的一端进行移动,当挂钩7完成对需要救援物的连接时,此时直接让电动绞盘2通过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的配合,带动钢丝绳4进行稳定地移动,这时移动的钢丝绳4会通过挂钩7带动所需救援物进行移动,当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任意一个受到物体碰撞时,此时在所对应的保护壳8、挡板9、安装板10、稳定架11、连接块12和限位块13的配合下,即可对所对应的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进行保护。
27.其中,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都是尺寸相同的导向轮,且每个导向轮上都安装有保护壳8、挡板9、安装板10、稳定架11、连接块12和限位块13。
2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车体1进行自救、救援机构安装时,首先在三个保护壳8的内部分别安装上两组稳定架11,接着移动保护壳8,这时移动的保护壳8会带动所对应的两组稳定架11、四个连接块12、两个挡板9和两个安装板10进行移动,当保护壳8的后表面与所对应的固定支架301上的限位块13的正表面相接触时,此时直接利用第三螺栓将安装板10紧紧地固定在所对应的固定支架301上,接着将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都安装将电动绞盘2安装在车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接着将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从车头到车尾依次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之后将电动绞盘2上的钢丝绳4一端依次动第一导向轮3的内部、第二导向轮5的内部和出口导向轮6的内部穿过,最后在钢丝绳4的一端安装上挂钩7,即可完成电动绞盘2隐藏式安装,当需要进行救援时,此时直接启动电动绞盘2对钢丝绳4进行放卷,接着移动挂钩7,将挂钩7挂在所需救援物上,这时移动的挂
钩7也会带动钢丝绳4的一端进行移动,当挂钩7完成对需要救援物的连接时,此时直接让电动绞盘2通过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的配合,带动钢丝绳4进行稳定地移动,这时移动的钢丝绳4会通过挂钩7带动所需救援物进行移动,实施救援操作,当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和出口导向轮6任意一个受到物体碰撞时,此时在所对应的保护壳8、挡板9、安装板10、稳定架11、连接块12和限位块13的配合下,即可对其进行保护。
29.其中,车体1和电动绞盘2均为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