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文档序号:33118197发布日期:2023-02-01 03:1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新型节能电动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经济的特点得到越来越的人的使用,电动汽车产业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相应的电动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电动汽车需要用充电器来进行充电从而保证电动汽车的正常行驶,整个充电器包括充电枪体和控制盒,枪体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直接对接,而控制盒通过电缆分别连接充电枪体和充电桩,其中,控制盒是汽车充电器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目前,现有的控制盒其本身在使用时,主要为结构单一的盒体,由于与控制盒相连接的电缆整体长度较大,且控制盒的整体质量较大,因而即会导致其在充电的过程中是直接放置在地面的,由于现有的部分充电桩是安装在室外停车场的,因而当遇到雨水天气时,地面则会留有一定的积水,若直接将控制盒置于地面,则会使得水分渗入至控制盒的内部,同时将控制盒直接置于地面会不利于盒体底端热量的发散,从而使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本体的外侧对称套接有套框,且套框的左右两端对称分布有对接板,上下两层所述对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横切面设置为回字形结构,其中上层所述对接板的内壁与套框固定连接,下层所述对接板的内部设置有调整机构。
7.本装置中,通过对接板的设置,可实现对充电器本体的架空,以防止充电器本体的底端之间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实现对充电器本体的保护工作。
8.优选的,两组所述套框相互靠近的一侧对称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之间通过限位螺栓相连接,安装块和限位螺栓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套框的拆卸和安装的工作。
9.优选的,两组所述套框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空槽,其中下层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板,空槽和透明板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充电器本体的保护效果。
10.优选的,下层所述套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设块,下层所述套框的底端开设有与插设块相适配的插设槽,且插设槽的内壁与插设块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插设块和插设槽的相互配合,可保证套框之间的对接效果。
11.优选的,上下两组所述对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竖向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当充电器本体受到外力时,
外力得以作用在橡胶板之中,此时第一弹簧得以受力形变,从而实现对外力的缓冲。
12.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孔洞,所述孔洞对称开设在下层所述对接板的内部,所述孔洞的内部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弹簧相互远离的一侧横向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孔洞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动块,所述套框的内部开设有两组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调整机构的设置,可便于工作人员收纳本装置。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胶合有橡胶板,且橡胶板的外侧开设有防滑颗粒,橡胶板的设置,可有效提升对充电器本体的保护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套框和对接板,在使用时,通过下层对接板和调整机构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充电器本体的架空工作,从而可有效防止充电器本体的底端直接与地面相接触,即可利于空气的流通,保证热量的及时传导,同时可有效防止充电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的现象。
16.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弹簧和拉动块,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橡胶板和第一弹簧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套框外侧的保护工作,且当充电器本体不慎出现掉落和碰撞的现象时,利用多组第一弹簧的设置,可实现对外力的缓冲和吸收,从而即可有效延长充电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安装块和透明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的插设块和插设槽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的孔洞和第二弹簧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21.图中:1、充电器本体;2、套框;3、对接板;4、支撑板;5、橡胶板;6、安装块;7、限位螺栓;8、第一弹簧;9、空槽;10、透明板;11、插设块;12、插设槽;13、孔洞;14、第二弹簧;15、限位块;16、连接板;17、拉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4,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充电器本体1的外侧对称套接有套框2,且套框2的左右两端对称分布有对接板3,上下两层对接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横切面设置为回字形结构,其中上层对接板3的内壁与套框2固定连接,下层对接板3的内部设置有调整机构。
24.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两组套框2相互靠近的一侧对称连接有安装块6,且安装块6之间通过限位螺栓7相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块6和限位螺栓7的相互配合,可实现两组套框2的拆卸工作,从而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充电器本体1的内部进行检修。
25.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两组套框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空槽9,其中下层
支撑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板10,在使用时,通过空槽9的设置,可有效保证热量的正常传导,配合有透明板10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水渍通过空槽9进入至充电器本体1之中,且由于透明板10设置为透明材质,从而可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充电器本体1底端所设置的说明书。
26.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下层套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设块11,下层套框2的底端开设有与插设块11相适配的插设槽12,且插设槽12的内壁与插设块1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使用时,通过插设块11和插设槽12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套框2之间的定位工作,且可保证套框2之间卡合过程中的紧密性。
27.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上下两组对接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竖向连接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当充电器本体1出现掉落时,通过第一弹簧8的设置,可实现对撞击力的缓冲吸收。
28.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可以得知,调整机构包括孔洞13,孔洞13对称开设在下层对接板3的内部,孔洞13的内部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第二弹簧14相互远离的一侧横向连接有连接板16,且连接板16的另一端延伸至孔洞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动块17,套框2的内部开设有两组与限位块15相适配的限位槽,在使用时,通过调整机构的设置,可实现对对接板3的收纳和展开工作,从而可在使用完成后减少本装置的占地面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收纳。
29.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4可以得知,支撑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胶合有橡胶板5,且橡胶板5的外侧开设有防滑颗粒,通过橡胶板5和防滑颗粒的相互配合,可有效保证充电器本体1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可进一步实现对充电器本体1的保护。
30.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首先将上下两面套框2依次套接在充电器本体1的上下两侧,从而使其外侧相连接的安装块6相互接触,而后工作人员即可将限位螺栓7插入至安装块6之中,以实现两组安装块6的快速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下层套框2上连接的插设块11得以卡合在插设槽12之中,从而保证二者连接过程中的紧密性,在进行充电时,工作人员可向外拉动拉动块17,从而即可将限位块15从套框2的内部插设,而后工作人员即可向下拉动对接板3,以使得限位块15得以卡合在下层限位槽之中,从而实现对充电器本体1的架空工作,而当使用完成后,即可向上推动对接板3,从而实现对对接板3的收纳工作,以减少本装置的占地面积,通过橡胶板5和第一弹簧8的相互配合,可对充电器本体1所受的外力进行缓冲和吸收,以实现对充电器本体1外侧的保护工作,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31.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32.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3.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
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