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踏脚板自动翻转功能的警用攀登突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1350发布日期:2022-12-10 02:5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具有踏脚板自动翻转功能的警用攀登突击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警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踏脚板自动翻转功能的警用攀登突击车。


背景技术:

2.前述警用攀登突击车通常是在汽车底盘上并且位于汽车底盘的前方以及后方各设置一对彼此前后对应的并且纵向平行的支撑立柱,在前、后各一对支撑立柱之间的上部以腾空于车体顶部的状态固定平台支架,在平台支架上并且通常位于平台支架朝向车头的一端铰设有由液压油缸驱使升降的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可前后伸缩的伸缩平台,在伸缩平台的末端即在伸缩平台朝向车辆的车头方向的一端还铰设(即“铰接”)有登陆平台。此外,在底盘的后方并且位于一对立柱之间设置有攀登梯。
3.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前述警用攀登突击车相关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1173085y(一种反恐作战攀爬突击车)、cn1730373a(一种应用车辆上的多功能突击桁架)和cn214492725u(一种踏板装置及车辆)。
4.典型的如cn204343967u推荐的“警用突击车攀登梯架移动平台”和cn104527497b介绍的“警用攀登突击车”,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两项专利特别是后一项专利较为详细地给出了上面已提及的前后各一对支撑立柱、平台支架、升降平台(专利称“延伸梯架”)、伸缩平台和登陆平台。前述cn104527497b虽然客观上具有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说明书第0018段):“使攀登突击车的攀登梯架、举升装置和梯架移动平台重心前后移动2.4米,减少前轴载荷300-500kg,满足了不同汽车底盘的轴荷分布要求,具有结构新颖、轴载分配合理、操作灵活、运行快捷、使用安全、稳定可靠”。但是,该专利存在如下缺憾:由于位于车辆尾部的踏脚板仅有一级(即一个台阶)并且不能自动翻转,因而警员登车相对费劲,此外警员在处警结束后只能普遍以跳跃式从车辆跃抵地坪,从而存在不安全因素。再说,一般的军用装甲车、警用突击车等等车底盘较高,这给上下车人员造成一定的困惑。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供警员方便省力并且平稳安全地上下车的具有踏脚板自动翻转功能的警用攀登突击车。
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踏脚板自动翻转功能的警用攀登突击车,包括一车体,该车体设置在车体底盘上,并且在该车体底盘的左端固定有一左支架,而在车体底盘的右端固定有一右支架;一对左支撑立柱和一对右支撑立柱,一对左支撑立柱彼此前后对应并且以纵向状态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支架的前端和后端,一对右支撑立柱彼此前后对应并且以纵向状态分别固定在所述右支架的前端和后端;彼此前后平行的一前纵梁和一后纵梁,前纵梁固定在所述一对左支撑立柱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左支撑立柱的上部与所述一对右支撑立柱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上部之间,后纵梁固定在所述一对左支撑立柱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左支撑立柱的上部与所述一对右支撑立柱中的位于后
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上部之间,在前纵梁与后纵梁的左端之间构成有一升降平台架容纳腔,而在前纵梁与后纵梁的右端上部之间铺设有一集结平台;一升降平台架,该升降平台架与所述升降平台架容纳腔相对应并且相容纳配合,该升降平台架的右端通过升降平台架铰接销轴铰接在所述前、后纵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之间,而在升降平台架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架的左端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升降平台架的左端向上昂起或向下回复至所述升降平台架容纳腔的一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该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的下端在所述升降平台架容纳腔内铰接在所述前、后纵梁的左端之间;一伸缩平台,该伸缩平台与所述升降平台架滑动配合并且由连接在升降平台架与伸缩平台之间的伸缩平台驱动作用缸驱动;一登陆平台,该登陆平台通过登陆平台固定轴与所述伸缩平台的左端连接;在所述右支架的长度方向的右侧固定有一踏板支承梁,在该踏板支承梁的中部并且在位于所述一对右支撑立柱之间的区域固定有踏板,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和一翻转踏脚板,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连接在所述一对右支撑立柱的相向一侧,翻转踏脚板在对应于踏板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与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连接并且由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将翻转踏脚板向下翻转到以水平状态对应于踏板的右侧下方而与踏板之间形成台阶状关系或者由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将翻转踏脚板向上翻转到对应于踏板的上方而将所述台阶状关系解除。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包括前作用缸、后作用缸、前作用缸致动臂、后作用缸致动臂,前作用缸通过前作用缸缸体铰接销轴铰接在所述一对右支撑立柱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朝向位于后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一侧,该前作用缸的前作用缸柱朝向前作用缸致动臂并且通过前作用缸柱末端铰接销轴与前作用缸致动臂的中部铰接,后作用缸通过后作用缸缸体铰接销轴铰接在所述一对右支撑立柱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朝向位于前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一侧,该后作用缸的后作用缸柱朝向后作用缸致动臂并且通过后作用缸柱末端铰接销轴与后作用缸致动臂的中部铰接,所述前、后作用缸彼此对应,前作用缸致动臂的上端通过前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铰接在固定于所述踏板支承梁的前端右侧的前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座上,所述翻转踏脚板的前端与前作用缸致动臂下端固定,后作用缸致动臂的上端通过后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铰接在固定于所述踏板支承梁的后端右侧的后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座上,所述翻转踏脚板的后端与后作用缸致动臂的下端固定。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翻转踏脚板的左侧中部间隔固定有翻转踏脚板连结臂,该翻转踏脚板连结臂的上端通过翻转踏脚板连结臂铰接销轴与固定在所述踏板支承梁的中部右侧的翻转踏脚板连结臂铰接销轴座上,在踏板支承梁的中部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翻转踏脚板连结臂的上端左侧面的位置固定有连结臂支承托块,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作用缸致动臂以及后作用缸致动臂的上端的位置还各固定有一致动臂支承托块;所述前作用缸以及后作用缸为油缸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警用攀登突击车的车载液压系统液压油路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一对右支撑立柱的相向一侧各固定有一翻转踏脚板限位块。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增设了一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和一翻转踏脚板,因而有助于供警员方便省力并且安全地上、下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平台架处于向上昂起状态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平台架处于回复至升降平台架容纳腔内的示意图。
13.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将翻转踏脚板向下翻转至以水平状态对应于踏板的右侧下方而与踏板之间形成台阶状关系的详细结构图。
14.图4为图1和图2所示的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将翻转踏脚板向上翻转到对应于踏板的上方而将台阶状关系解除的详细结构图。
15.图5为图3和图4所示的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由后向前观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17.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18.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车体1,该车体1设置在车体底盘11上,并且在该车体底盘11的左端固定有一左支架111,而在车体底盘11的右端固定有一右支架112;示出了一对左支撑立柱2和一对右支撑立柱3,一对左支撑立柱2彼此前后对应并且以纵向状态分别固定在前述左支架111的前端和后端,一对右支撑立柱3彼此前后对应并且同样以纵向状态分别固定在前述右支架112的前端和后端;示出了彼此前后平行的一前纵梁4a和一后纵梁4b,前纵梁4a固定在前述一对左支撑立柱2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左支撑立柱的上部与前述一对右支撑立柱3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上部之间,后纵梁4b固定在前述一对左支撑立柱2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左支撑立柱的上部与前述一对右支撑立柱3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上部之间,在前纵梁4a与后纵梁4b的左端之间构成有一升降平台架容纳腔4c,而在前纵梁4a与后纵梁4b的右端上部之间铺设有一集结平台4d(即固定有一面板);示出了由图1揭示的一升降平台架5,该升降平台架5与前述升降平台架容纳腔4c相对应并且相容纳配合,该升降平台架5的右端通过升降平台架铰接销轴51铰接在前述前、后纵梁4a、4b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之间,而在升降平台架5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升降平台52(即固定有一面板),在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向上昂起或向下回复至前述升降平台架容纳腔4c的一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53,该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53的下端在前述升降平台架容纳腔4c内铰接在前述前、后纵梁4a、4b的左端之间;示出了一伸缩平台6,该伸缩平台6与前述升降平台架5滑动配合并且由连接在升降平台架5与伸缩平台6之间的伸缩平台驱动作用缸61驱动;示出了一登陆平台7,该登陆平台7通过登陆平台固定轴71与前述伸缩平台6的左端连接;在前述右支架112的长度方向的右侧固定有一踏板支承梁114,在该踏板支承梁114的中部并且在位于前述一对右支撑立柱3之间的区域固定有踏板113。
19.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前述纵梁4a以及后纵梁4b的长度方向的上表面各安装防护
栏。依据专业常识,在前述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53的工作下,能使升降平台架5左端呈图1所示的向上昂起状态或者回归到由图2所示的升降平台架容纳腔4c内并且搁置在固定于前、后纵梁4a、4b的相向一侧之间的升降平台搁置横梁4f上。此外,在图2所示状态下,上面提及的登陆平台7处于未启用状态,也就是以折叠状态处在对应于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上方,在该状态,伸缩平台6尚未向左伸出。然而图1则由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53将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向上昂起,并且伸缩平台6自升降平台架5向左伸展,而登陆平台7仍处在非启用状态下的对应于伸缩平台6的左端的上方。反之,如图2所示,登陆平台7对应于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上方,即在与升降平台52之间保持有间距的状态下对应于升降平台52的左端上方。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右支撑立柱3之间并且借助于后支架112与集结平台4d固定有攀爬梯,以供警员攀爬至集结平台4d。
2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警用攀登突击车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和一翻转踏脚板10,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连接在前述一对右支撑立柱3的相向一侧,翻转踏脚板10在对应于踏板113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与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连接并且由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将翻转踏脚板10向下翻转到以水平状态对应于踏板113的右侧下方而与踏板113之间形成台阶状关系即形成踏步关系或者由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将翻转踏脚板10向上翻转到对应于踏板113的上方而将前述台阶状关系解除。
21.请参见图3至图5,前述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包括前作用缸91、后作用缸92、前作用缸致动臂93、后作用缸致动臂94,前作用缸91通过前作用缸缸体铰接销轴911铰接在前述一对右支撑立柱3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朝向位于后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一侧,该前作用缸91的前作用缸柱912朝向前作用缸致动臂93并且通过前作用缸柱末端铰接销轴9121与前作用缸致动臂93的中部铰接,后作用缸92通过后作用缸缸体铰接销轴921铰接在前述一对右支撑立柱3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朝向位于前方的一个右支撑立柱的一侧,该后作用缸92的后作用缸柱922朝向后作用缸致动臂94并且通过后作用缸柱末端铰接销轴9221与后作用缸致动臂94的中部铰接,前述前、后作用缸91、92彼此对应,前作用缸致动臂93的上端通过前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931铰接在固定于前述踏板支承梁114的前端右侧的前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座9311上,前述翻转踏脚板10的前端与前作用缸致动臂93下端固定,后作用缸致动臂94的上端通过后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941铰接在固定于前述踏板支承梁114的后端右侧的后作用缸致动臂铰接销轴座9411上,前述翻转踏脚板10的后端与后作用缸致动臂94的下端固定。
22.继续见图3至图5,在前述翻转踏脚板10的左侧中部间隔固定有翻转踏脚板连结臂101,该翻转踏脚板连结臂101的上端通过翻转踏脚板连结臂铰接销轴1011与固定在前述踏板支承梁114的中部右侧的翻转踏脚板连结臂铰接销轴座10111上,在踏板支承梁114的中部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翻转踏脚板连结臂101的上端左侧面的位置固定有连结臂支承托块1141,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前作用缸致动臂93以及后作用缸致动臂94的上端的位置还各固定有一致动臂支承托块1142。
23.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前作用缸91以及后作用缸92为油缸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警用攀登突击车的车载液压系统液压油路连接。
24.在前述一对右支撑立柱3的相向一侧各固定有一翻转踏脚板限位块31。
25.请重点参见图1和图2,在前述警用攀登突击车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登陆平台自动翻转机构8,该登陆平台自动翻转机构8设置在前述伸缩平台6的左端前侧并且与前述登陆平台固定轴71的前端固定连接,前述登陆平台7与登陆平台固定轴71的后端固定连接。
26.由上面的说明可知,登陆平台自动翻转机构8以及登陆平台7是与前述登陆平台固定轴71同轴固定连接的。
27.在前述登陆平台7的右端边缘部位并且在非启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设置有一缓冲垫72,在前述登陆平台自动翻转机构8将该登陆平台7向左翻转至趋于与地坪平行的展开状态时,缓冲垫72朝向下,反之则呈由图1和图2所示朝向上的状态。
28.请参见图1,前述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53包括一下升降架531、一上升降架532和一升降架驱动作用缸533,下升降架531的下端(即图2所示状态的左端)在前述升降平台架容纳腔4c内通过下升降架铰接销轴铰接在固定于前纵梁4a与后纵梁4b的左端之间的前后纵梁连接横梁4e上,下升降架531的上端(即图2所示状态的右端)通过升降架铰接轴534与上升降架532的下端(即图2所示状态的左端)铰接,而上升降架532的上端(即图2所示状态的右端)通过上升降架铰接座销轴5321与前述升降平台架5的底部铰接,升降架驱动作用缸533的升降架驱动作用缸缸体对应于下升降架531的左侧并且与固定在前纵梁4a与后纵梁4b的左端之间的前后纵梁连接横梁4e铰接,升降架驱动作用缸533的升降架驱动作用缸柱5331的末端通过缸柱铰接座与上升降架532铰接。
29.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升降架驱动作用缸533为油缸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警用攀登突击车的车载液压系统液压油路连接。
30.在警用攀登突击车抵达处警现场并且驻车后,由位于车体1的驾驶室内的警员进行操作,例如先使升降平台架5的结构体系的升降平台架升降驱动机构53的升降架驱动作用缸533工作,使升降架驱动作用缸柱5331向缸体外伸展,推动上升降架532,由上升降架532推动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向上昂起,昂起程度依据处警作业要求确定,具体地讲,升降架驱动作用缸柱5331向缸体外伸展的程度越大,则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昂起程度也越大,反之亦然。在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昂起后或者在升降平台架5的左端昂起的同时使伸缩平台驱动作用缸61工作,由伸缩平台驱动作用缸柱611推动伸缩平台6向左位移并至图1所示状态,并且还由登陆平台自动翻转机构8将登陆平台7翻转到伸缩平台6的左端。与此同时,前述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的前作用缸91以及后作用缸92同步工作,前作用缸柱912以及后作用缸柱922向缸体外伸出而推动前作用缸致动臂93以及后作用缸致动臂94以顺时针方向向下运动,带动翻转踏脚板10运动到对应于由图1至图3以及图5详示的踏板113的右下方,使呈水平状态的翻转踏脚板10与踏板113之间形成台阶即形成两级踏步,该情形由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翻转踏脚板10可由前述的连结臂支承托块1141以及致动臂支承托块1142限定在前述由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的状态。
31.当要撤警时,按前述相反方式操作,以登陆平台自动翻转机构8使登陆平台7回复至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接着按前述相反过程而使伸缩平台6缩入升降平台架5以及使升降平台架5复位至前述的升降平台架容纳腔4c内。与此同时,踏脚板自动翻转机构9的前、后作用缸91、92反向工作,前、后作用缸柱912、922各自向缸体内回缩,带动前、后作用缸致动臂93、94以逆时针方向向上运动,带动翻转踏脚板10运动到对应于由图4详示的踏板113的上方,使翻转踏脚板10与踏板113之间的水平状台阶解除。前述情形由图4所示,翻转踏脚板10
处于收藏于车体1的对应于一对右支撑立柱3之间的车体腔内的状态,并且与前述的翻转踏脚板限位块31贴触,即与翻转踏脚板限位块31限定。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