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抗撞击型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0231发布日期:2023-03-22 09:0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抗撞击型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抗撞击型保险杠。


背景技术:

2.保险杠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前端或后端的汽车零件,其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具有吸收和缓外界冲击力的能力,从而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的安全,为汽车车身上一种尤为重要的安全装置。
3.专利cncn215042627u公布了一种汽车保险杠,通过气囊缓冲保护组件,能实现保险杠防撞的二级缓冲保护,且碰撞过程中能通过气囊的膨胀提高了保险杠的防撞缓冲能力。
4.但是上述保险杠在实际使用时,保险杠在受到外部的冲击力后,整个保险杠都会向内凹陷,抗撞性能仍然不高,防护效果低下,不利于使用。
5.因此,发明一种汽车抗撞击型保险杠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抗撞击型保险杠,通过第一弹簧受到压力收缩变短,吸收撞击板受到的外部冲击震荡,而当外部撞击力度较大时,转板呈倾斜状,利用撞击板一侧自身的形变抵消撞击板另一侧的形变,而第二弹簧在转板转动时,会随着转板的转动而发生压缩或展开,有效的再次吸收撞击板受到的冲击能量,进而防止撞击板各处向内凹陷,抗撞性能得到提高,防护效果好,利于使用,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抗撞击型保险杠,包括撞击板、设置在撞击板底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撞击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抗撞机构;
8.每个所述抗撞机构均包括与支架顶部相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左右两侧顶部均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顶部延伸出套筒与撞击板相连接,所述滑杆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与转板相连接,所述转板左右两侧底部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支架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架设置为工字形,且左右两侧顶端均与撞击板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抗撞机构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11.优选的,所述转板与支撑板设置为转动连接,且支撑板开口处左右两侧倒角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撞击板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呈一字型均匀排列在撞击板内部。
13.优选的,每个所述空腔内部均设有若干个横板,所述横板由上至下均匀的分布在空腔内部,且四边均与撞击板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空腔与转板一一对应分布。
15.优选的,每个所述空腔内部的横板数量均不少于三个。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撞击板撞击处向内凹陷时,在滑杆的滑动下,第一弹簧受到压力收缩变短,吸收撞击板受到的外部冲击震荡,而当外部撞击力度较大时,转板受到撞击的一端开始在套筒的推动下向支架处靠拢,而转板的另一端则抵至撞击板内壁表面,使转板呈倾斜状,利用撞击板一侧自身的形变抵消撞击板另一侧的形变,而第二弹簧在转板转动时,会随着转板的转动而发生压缩或展开,均可有效的再次吸收撞击板受到的冲击能量,进而有效的防止撞击板各处向内凹陷,抗撞性能得到提高,防护效果好,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撞击板、2支架、3抗撞机构、31支撑板、32转板、33套筒、34滑杆、35第一弹簧、36第二弹簧、4空腔、5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汽车抗撞击型保险杠,包括撞击板1、设置在撞击板1底部的支架2,所述支架2与撞击板1之间设有若干个抗撞机构;
26.每个所述抗撞机构均包括与支架2顶部相连接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顶部连接有转板32,所述转板32左右两侧顶部均连接有套筒33,所述套筒33内部连接有滑杆34,所述滑杆34顶部延伸出套筒33与撞击板1相连接,所述滑杆34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35,所述第一弹簧35底端与转板32相连接,所述转板32左右两侧底部均连接有第二弹簧36,所述第二弹簧36底端与支架2相连接。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2设置为工字形,且左右两侧顶端均与撞击板1相连接,用于于车身连接,同时便于撞击板1的安装。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撞机构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使撞击板1各处均可缓冲撞击能量,提高撞击板1的抗撞性能。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板32与支撑板31设置为转动连接,且支撑板31开口处左右两侧倒角设置,有利于转板32的转动。
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撞击板1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空腔4,所述空腔4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呈一字型均匀排列在撞击板1内部,每个所述空腔4内部均设有若干个横板5,所述横板5由上至下均匀的分布在空腔4内部,且四边均与撞击板1相连接,所述空腔4与转板32一一对应分布,每个所述空腔4内部的横板5数量均不少于三个,在撞击板1受到撞击时,多个横板5可以发生形变折弯,且由外向内逐层变形,进而逐步吸收撞击板1受到
的撞击能量,在撞击板1处直接减少车辆受到的冲击力,保护乘客的安全。
31.实施方式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撞击板1通过支架2安装在车身上,当车身前端或后端,即安装有撞击板1的部分受到来自外部的撞击时,撞击板1被撞击处会向内凹陷,迫使滑杆34向套筒33内部滑动,此时第一弹簧35受到压力收缩变短,吸收撞击板1受到的外部冲击震荡,从而使撞击板1在撞击处有个弹性缓冲,而当外部撞击力度较大时,滑杆34滑动至套筒33最深处的同时,转板32受到撞击的一端开始在套筒33的推动下向支架2处靠拢,而转板32的另一端则抵至撞击板1内壁表面,从而使转板32呈倾斜状,向外抵挡撞击板1由于撞击而产生的形变,利用撞击板1一侧自身的形变抵消撞击板1另一侧的形变,而第二弹簧36在转板32转动时,会随着转板32的转动而发生压缩或展开,均可有效的再次吸收撞击板1受到的冲击能量,进而有效的防止撞击板1各处向内凹陷,提高了撞击板1的整体强度,使撞击板1的抗撞性能得到提高,避免该保险杠整体内陷,防护效果较好,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的保险杠在实际使用时,保险杠在受到外部的冲击力后,整个保险杠都会向内凹陷,抗撞性能仍然不高,防护效果低下,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