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9728发布日期:2023-03-15 03:2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房车已经成为长途自驾游人士的首选;房车又被称之为“移动的家”,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为了兼顾娱乐及休息功能,房车车厢内部空间利用极为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房车也逐渐增大,目前市面出现了轻卡形房车,其车厢空间内部高度达到2.8米,宽敞舒适,驻车时有较大的娱乐空间,但休息区仍旧狭小,无法满足多乘客的休息需求;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1959381b)公开了一种车厢空间拓展系统,该专利内有四个同步升降机构,分别位于车内四角处,将顶升起来之后能够扩大车厢内部空间,但并没有增加休息区,且该专利机构复杂,故障率高,不利于野外长途旅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包含车厢,车厢内尾部一侧设有内开门的卫生间,还包含隔板和伸缩装置;所述车厢内设有隔板,隔板一端与车厢内头部平齐,另一端与卫生间对应车厢头部的一侧平齐,车厢内对应隔板底部四个角端均设有用于驱动隔板升降的伸缩装置;车厢内尾部背离卫生间的一侧设有用于上下隔板的楼梯。
7.优选的,所述车厢两侧内壁均间隔设有竖直的滑轨,所述隔板与滑轨滑动配合。
8.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四个角度对应伸缩装置的位置均设有支撑限位装置,所述支撑限位装置包含铰接座和限位杆,所述铰接座与隔板紧固连接,限位杆一端与铰接座通过销轴对应交接;限位杆对应铰接座的一端活动套设有限位套。
9.优选的,所述限位杆杆身靠近限位套的位置设有环形凸台,限位杆对应环形凸台和限位套之间的杆身套设有弹簧。
10.优选的,所述楼梯为柜式结构,其内部设有储物腔。
11.优选的,所述楼梯为与车厢内壁连接的爬梯或折叠梯。
12.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缸、气压伸缩缸或液压伸缩缸。
13.优选的,所述车厢内部高度为2.8m,隔板升降高度为0.8m。
14.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车厢内设有隔板,车厢内对应隔板底部四个角端均设有用于驱动隔板升降的伸缩装置,能够通过伸缩装置控制隔板升降,在停车休息时控制伸缩装置缩短,隔板下降,即可在隔板板面铺设床铺,使车厢内部形成双层结构,从而拓展休息空间;车厢内部高度2.8m,隔板升降为0.8m,隔板下降0.8m后也不影响下层活动空间,同时能够保证上层有足够伸展空间,提升舒适性;在不
需要使用双层结构时能够控制伸缩装置伸长,从而使隔板上升,增加下层层高,扩大下层空间,提升娱乐舒适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4为支撑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车厢;2、卫生间;3、隔板;4、伸缩装置;5、楼梯;6、滑轨;7、支撑限位装置;7-1、铰接座;7-2、限位杆;7-3、销轴;7-4、限位套;7-5、环形凸台;7-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技术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22.实施例一:
23.结合附图1~3,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包含车厢1,车厢1内尾部一侧设有内开门的卫生间2,保证卫生间2与车内其他设施互补干涉影响;还包含隔板3和伸缩装置4;所述车厢1内设有隔板3,隔板3一端与车厢1内头部平齐,另一端与卫生间2对应车厢1头部的一侧平齐,车厢1内对应隔板3底部四个角端均设有用于驱动隔板3升降的伸缩装置4,所述伸缩装置4为电动伸缩缸、气压伸缩缸或液压伸缩缸,即能够通过伸缩装置4控制隔板3升降,在停车休息时控制伸缩装置4缩短,隔板3下降,即可在隔板3板面铺设床铺,使车厢1内部形成双层结构,从而拓展休息空间;车厢1内部高度2.8m,隔板3升降为0.8m,隔板3下降0.8m后也不影响下层活动空间,同时能够保证上层有足够伸展空间,提升舒适性;在不需要使用双层结构时能够控制伸缩装置4伸长,从而使隔板3上升,增加下层层高,扩大下层空间,提升娱乐舒适性;
24.车厢1内尾部背离卫生间2的一侧设有用于上下隔板3的楼梯5,即车厢1内部拓展为双层结构后能够通过楼梯5上下隔板3,以便于进入上层休息。
25.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房车内顶升降结构,使用时控制伸缩装置4缩短,隔板3下降,即可在隔板3板面铺设床铺,使车厢1内部形成双层结构,从而拓展休息空间,通过楼梯5上下隔板3,以便于进入上层休息;在不需要使用双层结构时能够控制伸缩装置4伸长,从而使隔板3上升,增加下层层高,扩大下层空间,提升娱乐舒适性。
26.实施例二:
27.结合附图1~3,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车厢1两侧内壁均间隔设有竖直的滑轨6,所述隔板3与滑轨6滑动配合,即能够通过滑轨6对隔板3进行滑动导向,避免伸缩装置4动作不同步导致隔板3意外倾斜卡死。
28.实施例三:
29.结合附图1~4,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隔板3顶
部四个角度对应伸缩装置4的位置均设有支撑限位装置7,所述支撑限位装置7包含铰接座7-1和限位杆7-2,所述铰接座7-1与隔板3紧固连接,限位杆7-2一端与铰接座7-1通过销轴7-3对应交接;限位杆7-2对应铰接座7-1的一端活动套设有限位套7-4,即当限位杆7-2与铰接座7-1铰接柱同轴后能够使限位套7-4套于限位杆7-2与铰接座7-1铰接柱铰接的位置,从而使限位杆7-2保持直立,限位杆7-2顶部与车厢1顶部接触,能够防止伸缩装置4意外动作,导致隔板3上升,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隔板3需要上升时,使限位套7-4上移,露出铰接座7-1铰接柱,即可使限位杆7-2沿销轴7-3偏转,使支撑限位装置7折叠,避免对隔板3的上升造成干涉影响;
30.此外,所述限位杆7-2杆身靠近限位套7-4的位置设有环形凸台7-5,限位杆7-2对应环形凸台7-5和限位套7-4之间的杆身套设有弹簧7-6,即限位杆7-2竖直后限位套7-4能够在弹簧7-6的作用下保持在限位杆7-2与铰接座7-1铰接柱铰接的位置,避免限位套7-4意外上移导致限位杆7-2倾倒,限位安全可靠。
31.实施例四:
32.结合附图1~4,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在实施例一至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楼梯5为柜式结构,其内部设有储物腔,即楼梯5为梯步和储存柜结合体,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33.实施例五:
34.结合附图1~4,一种房车内顶升降结构,在实施例一至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楼梯5为与车厢1内壁连接的爬梯或折叠梯,即在不使用时能够使折叠梯,或者设置爬梯,避免楼梯5占用较大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
35.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旨在将落在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