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7322发布日期:2023-06-17 23:5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重型卡车转向前桥轮毂总成承载与密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新版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给国内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重卡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重卡转向前桥结构及技术趋势朝着轻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2、传统重卡转向前桥轮毂总成结构包括轮毂、圆锥滚子轴承、油封以及abs齿圈。其中油封与额外装配的座圈配合实现密封。其中,油封与座圈的配合,会出现漏油的风险,需要经常的维修和更换,造成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旨在解决现有的油封与座圈的配合,会出现漏油的风险,造成需要经常的维修和更换,造成成本提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包括轮毂与安装结构。

3、其中,轮毂的上部呈筒形,轮毂的下部呈圆盘形,轮毂的上部与下部连接处为弧形,轮毂上部的顶端开设有卡槽,轮毂的上部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通孔,下部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凹槽,通孔的一端与凹槽的底部相通,并超出凹槽的底部,且与凹槽交接,轮毂的下部圆盘的一侧具有凸出的止口,轮毂以圆盘为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4、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油封以及制动防抱死系统感应齿圈,通孔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临近轮毂的下部圆盘部,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直径小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直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具有内圈、外圈、滚子以及保持架,内圈的高度高于外圈的高度,内圈与外圈的交接处与通孔形成注油槽,油封设置于注油槽内,内圈的外表面与油封的唇口形成密封配合,制动防抱死系统感应齿圈设置于卡槽内。

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通孔内,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直径小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直径,使得轴承在安装时能够卡紧。内圈的高度高于外圈的高度,使得内圈与外圈的交接处与通孔形成注油槽,将油封设置于注油槽内。内圈的外表面与油封的唇口形成密封配合,使得油封不再需要与座圈配合密封,减少出油的现象,减少维修、更换座圈,节约了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具有十条,十天加强筋均匀设置于凹槽内,十条加强筋的一侧连接凹槽的侧壁,另一侧连接通孔的外表面。

7、在本实施例中,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具有十条,十条加强筋均匀设置于凹槽内,十条加强筋的一侧连接凹槽的侧壁,另一侧连接通孔的外表面。十条加强筋以及突出的止口能够用于在装配轮辋时实现定位,使得轮辋的装配更加的安全、稳定。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滚子设置于内圈与外圈的配合部位。

9、在本实施例中,滚子设置于内圈与外圈的配合部位,实现滚子在内圈和外圈之间进行滚动,使得滚子不会掉落。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保持架设置于滚子的外表面。

11、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架设置于滚子的外表面,用于保护滚子转动时不会掉落。



技术特征:

1.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具有十条,十条所述加强筋均匀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十条所述加强筋的一侧连接所述凹槽的侧壁,另一侧连接所述通孔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设置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的配合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设置于所述滚子的外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带油封座圈的轮毂总成,属于重型卡车转向前桥轮毂总成承载与密封技术领域,该轮毂总成包括轮毂和安装结构。轮毂的上部呈筒形,轮毂的下部呈圆盘,轮毂的上部与下部连接处为弧形,轮毂上部的顶端开设有卡槽,轮毂的上部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通孔,下部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凹槽,轮毂的下部圆盘的一侧具有凸出的止口。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临近轮毂的下部圆盘部,内圈与外圈的交接处与通孔形成注油槽,油封设置于注油槽内,内圈的外表面与油封的唇口形成密封配合,制动防抱死系统感应齿圈设置于卡槽内。通过本结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油封与座圈的配合,会出现漏油的风险,需要经常的维修和更换,造成成本提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邱阳,张亚强,李立军,郭瑞,王智利,于占水,罗浩,蔺娜,孙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北奔重汽桥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