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选择方法以及共享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60534发布日期:2023-05-14 19:3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选择方法以及共享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选择方法以及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车载电池,如果没有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充电网络,就会大大降低电动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如今很多电动汽车的用户没有私人的充电桩,需要去往公共的充电桩停车场进行充电,在充电的高峰期,多个用户同时前往同一个充电桩停车场时经常会发生的现象,在前往充电桩停车场的过程中,通常有多种行驶路径可以选择,但相关技术中仅采用最短路径作为最优路径,这样只考虑单一用户的最优选择,忽略了电动汽车用户决策间的相互影响,导致充电高峰期时最优路径反而较为拥堵,因此,合理的规划电动汽车的行驶路径,才能让充电设施的选择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电动汽车如何根据行驶路径选择充电桩停车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于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选择方法,选择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与外界环境参数,根据剩余电量和外界环境参数计算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根据行驶距离获取电动汽车能够到达的充电桩停车场,以及每个充电桩停车场内部的剩余车位;输入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以及充电完毕后需要前往的目的地;获取当前时间的道路交通状态,得到第一交通状态,获取电动汽车到达每个充电桩停车场的行车路径,得到第一路径;预测经过充电时间后的道路交通状态,得到第二交通状态,并根据预测结果计算电动汽车从充电桩停车场到达目的地的行车路径,得到第二路径;根据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选取目标停车场,并获取当前时间前往目标停车场的目标车辆;根据剩余车位与目标车辆判断目标停车场能否充电;若是,则根据目标车辆判断第一路径是否为最优路径。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剩余电量与外径环境参数进行行驶距离的计算,让电动汽车能够行驶的距离更加准确,确保电动汽车能够行驶到每个初步筛选的充电桩停车场内,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的设置,让充电桩停车场在选取时能够结合目的地进行考虑,不仅能够尽快让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还能在充电完毕后快速前往目的地,道路交通状态的预测,让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在规划时能够考虑到路况的变化,让通行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所需要的时间更加精确,剩余车位与目标车辆的获取,确保了电动汽车在到达目标停车场后能够充电,并能够通过目标车辆来判断第一路径的路况变化,进一步的考虑了电动汽车用户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第一路径为前往目标停车场的最优路径。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选取目标停车场,并获取当前时间前往目标停车场的目标车辆,具体包括:根据第一路径与第一交通状态,计算行驶第一路径所需的时间,得到第一时间结果;根据第二路径与第二交通状态,计算行驶第二路径所需的时间,得到第二时间结果;根据第一时间结果与第二时间结果对充电桩停车场进行排序;用户根据排序选取目标停车场,选取目标停车场后,获取在第一时间结果内能够到达目标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得到目标车辆。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交通状态与第二交通状态的检测,让电动汽车行驶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所需要的时间更加精确,目标车辆的获取,能够对行驶第一路径的路况进行更新,提升对第一交通状态预测的准确性。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时间结果与第二时间结果对充电桩停车场进行排序,具体包括:计算第一时间结果与第二时间结果计算时间总和,当时间总和之间的差距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根据第一时间结果的大小进行排序;当第一时间结果的差距小于第二时间阈值时,根据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的长度总和进行排序。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时间阈值的设置,让第一时间结果相近的充电桩停车场能够以不同的判定标准进行进一步排序,确保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规划时能够尽快充上电,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二时间阈值的设置,在保证电动汽车能够及时充电的前提下,缩短驾驶员需要行驶的路程。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剩余车位与目标车辆判断目标停车场能否充电,具体包括:当剩余车位的数量-目标车辆的数量>第一车位阈值时,随机选取一个空车位进行预订,并在目标时间内锁定空车位的充电枪;当剩余车位的数量>目标车辆的数量,且剩余车位的数量减去目标车辆的数量≤第一车位阈值时,提醒驾驶员存在无法及时充电的风险;当剩余车位的数量<目标车辆的数量时,根据目标车辆的位置计算在第一时间结果内能够到达目标停车场的数量,得到干扰数量;当剩余车位的数量大于干扰数量时,目标停车场能够及时充电,当剩余车位的数量小于干扰数量时,目标停车场无法及时充电,提醒驾驶员更换目标停车场。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车位余量对空车位的充电桩进行锁定,让预订的用户到达目标停车场后能够顺利的充电,第一车位阈值的设定确保了预约功能不会影响提前到达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干扰数量的计算能够避免用户到达目标停车场后没有充电位,帮助用户选择更合适的充电桩停车场。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是,则根据目标车辆判断第一路径是否为最优路径,具体包括:获取目标车辆前往目标停车场的路径,得到目标路径;计算目标路径与第一路径的路径重合度,根据第一时间结果与路径重合度计算目标车辆对电动汽车的路程影响系数;根据路程影响系数与第一交通状态修正第一时间结果,得到第一修正结果;根据第一修正结果判断是否修改第一路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路径重合度的计算,在交通拥堵系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考虑了目标车辆对于交通的干扰,避免了只考虑单一用户的最优选择,通过对多个目标车辆的行车路线进行综合考量,降低车辆间的交互影响,使前往目标停车场的充电车辆达到均衡状态。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目标路径与第一路径的路径重合度,根据第一时间结果与路径重合度计算目标车辆对电动汽车的路程影响系数,具体包括:获取目标路径与第一路径的重合路段,并获取重合路段的长度;判断电动汽车进入重合路段时,目标车辆是否位于电动汽车的前方;若是,则标记目标车辆为干扰车辆,根据干扰车辆的数量以及重合路段的长度计算路程影响系数;若否,则目标车辆不会影响电动汽车的行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干扰车辆的设置,排除了在进入重合路段时不会对电动汽车产生干扰的目标车辆,进一步的提升了重合路段长度的准确性。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路程影响系数与第一交通状态修正第一时间结果,得到第一修正结果,具体包括:当第一交通状态为流畅时,无论路程影响系数如何,第一时间结果不变;当第一交通状态为普通时,路程影响系数具有第一修正系数,根据第一时间结果与第一修正系数得到第一修正结果;当第一交通状态为拥堵时,路程影响系数具有第二修正系数,根据第一时间结果与第二修正系数得到第一修正结果;其中,第一修正系数小于第二修正系数。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修正系数与第二修正系数的设置,在计算干扰车辆进入重合路段对电动汽车的行驶产生影响时,能够结合当前的交通状态,让第一修正结果更加准确。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修正结果判断是否修改第一路径,具体包括:根据第一修正结果与第一时间结果计算时间差值系数;将时间差值系数与差值修改系数进行比较,判断第一路径是否需要修改;当时间差值系数≤差值修改系数时,第一路径无需修改;当时间差值系数>差值修改系数时,针对干扰车辆的重合路段进行避让。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时间差值系数判断第一路径是否需要更换,让电动汽车能够更快的到达目标停车场,实现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同时也能根据交通状态避开拥堵路段,便于交通达到均衡状态。

1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外界环境参数包括天气参数与路况参数。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天气参数与路况参数进行综合判断,让电动汽车能够行驶的距离计算的更加精确,能够初步筛选出更多的充电桩停车场。

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关于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共享系统,该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共享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选择方法,该共享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剩余电量和外界环境参数;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剩余车位的数量,并将剩余车位与目标车辆进行比较;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向充电桩停车场发送充电信号;地图模块,地图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充电桩停车场的具体位置;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定位电动汽车的具体位置,以及每个目标车辆的具体位置。该共享系统具有上述交互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选择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