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放电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66008发布日期:2023-05-25 07:1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电池放电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放电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节能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节能环保的电动车的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电动车中动力电池的安全和可靠性问题在电动车的普及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2、目前常用的电池放电保护策略,是将电池的电压值与固定的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单纯以电压作为故障判定条件,存在无法有效阻止电池过放的风险,因此,现有的放电保护策略对电池的过放风险判定准确性较低,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对电池过放风险判定准确度与电池使用可靠性的电池放电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放电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电池的放电电流参数和放电电压;

4、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

5、当所述放电电压小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保护。

6、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映射关系将电池的放电电流参数与电压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应绑定,使电压阈值可以根据放电电流参数的动态变化而变化。电池在不同的电流的放电工况下运行时,电池管理系统也可以及时根据放电电流参数确定对应的电压阈值,从而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有效提高了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第一映射表,所述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包括:

8、将所述放电电流参数与第一映射表中的标定电流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表征在所述荷电状态阈值下,所述标定电流参数与电压阈值的对应关系。

9、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池自身的理论荷电状态确定电池正常运行时的荷电状态阈值,并通过荷电状态阈值将标定电流参数与电压阈值进行绑定,得到了在电池处于过放临界状态下,电池的标定电流参数与电压阈值的映射关系,在考虑了电池荷电状态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由于荷电状态实时检测不精确导致的放电判定失误的情况,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放电电流参数与第一映射表中的标定电流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包括:

11、在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属于预设电流参数区间时,将所述放电电流参数与第一映射表中的标定电流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

12、上述实施例中,在对电池运行时的放电电流参数进行目标电压阈值匹配前,先根据放电电流参数与预设电流参数区间对电池放电工况进行判断,在确定电池处于目标放电工况时,再使用第一映射表中的对应关系为放电电流参数匹配相应的目标电压阈值,可以有效降低前期准备的准确时长以及对电池过放判断的时间,提高了对电池进行放电保护的及时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在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大于预设电流参数区间的上限时,获取预设的目标电压阈值。

1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为电池预先设定在正常极化情况下需要使用的放电电压阈值,在确定电池未处于目标放电工况时,直接调用预设的目标电压阈值对电池进行过放判定,可以有效节省对电池过放判断的时间,提高了对电池进行放电保护的及时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包括放电倍率;所述放电倍率的所述预设电流参数区间的上限值的范围根据所述电池处于标准工况的最小放电倍率确定。

17、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池运行时的放电倍率可以使电池放电的快慢程度更加直观,而根据电池在标准工况下正常运行时所需的最小放电倍率确定预设电流参数区间的上限值,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小电流运行工况判定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电池过放判定的准确性。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9、在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小于所述预设电流参数区间的下限时,将所述电池的荷电状态阈值对应的静态电压确定为所述目标电压阈值。

20、上述实施例中,在确定电池放电电流过小,而可以近似处于未放电状态时,无需查找该放电电流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前期无需准确该放电电流与电压阈值的对应关系,而是直接将电池荷电状态阈值对应的静态电压确定为电池的目标电压阈值,有效节省了前期准备的准备时间以及对电池过放判断的时间,提高了对电池进行放电保护的及时性。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电流参数区间的上限值的范围为0.1c~0.33c。

22、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处于区间上限值为0.1c~0.33c之间的小电流,当电池在以小电流工况运行时,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快速根据处于小电流工况下电池的放电倍率确定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根据目标电压阈值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改善了由于电池以小电流工况运行时,极化较小而导致的风险判定失误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电流参数区间的下限值的范围为0.01c~0.05c。

24、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处于区间下限值为0.01c~0.05c之间的小电流,当电池在以小电流工况运行时,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快速根据处于小电流工况下电池的放电倍率确定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根据目标电压阈值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改善了由于电池以小电流工况运行时,极化较小而导致的风险判定失误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表包括至少两个标定电流参数;所述将所述放电电流参数与第一映射表中的标定电流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对应的电压阈值,包括:

26、若所述第一映射表中不存在与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匹配的标定电流参数,则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所属的标定电流参数区间;所述标定电流参数区间由所述第一映射表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标定电流参数构成;

27、根据所述标定电流参数区间确定对应的电压阈值区间;

28、将所述电压阈值区间的上限值确定为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

29、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映射表中不存在放电电流参数匹配的标定电流参数时,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放电电流参数与第一映射表确定与放电电流参数匹配的标定电流参数区间,再基于标定电流参数区间确定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电压阈值区间,将电压阈值区间的上限值确定为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可以有效保证对电池进行放电保护的有效性。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1、获取所述电池运行环境的环境温度;

32、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查找第二映射表,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第一映射表,所述第二映射表用于表征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映射表的对应关系。

33、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考虑了环境温度在电池运行时对电池参数的影响,根据环境温度、标定电流参数和电压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设定了包含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的二维表,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环境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映射表,以供后续查找目标电压阈值使用,提高了目标电压阈值确定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的准确性。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的构建方法包括:

35、获取所述电池在荷电状态阈值工况下,不同放电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动态放电监测到的电压值;

36、将所述放电电流转换为标定电流参数;

37、根据所述荷电状态阈值工况下的所述标定电流参数与所述电压值的映射关系,构建第一映射表,所述电压值作为所述第一映射表中的电压阈值。

38、上述实施例中,在前期准备阶段通过动态放电的方法,获取在荷电状态阈值工况下,标定电流参数与电压阈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构建第一映射表,为后续根据第一映射表进行电池过放判定和电池放电保护提供了数据基础。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映射表的构建方法包括:

40、获取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放电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动态放电监测到的电压值和荷电状态;

41、将所述荷电状态等于荷电状态阈值时的电压值确定为当前环境温度下,所述放电电流对应的电压阈值;

42、将所述放电电流转换为标定电流参数;

43、根据所述标定电流参数与所述电压阈值的映射关系构建第一映射表;

44、基于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映射表的对应关系构建第二映射表。

45、上述实施例中,在前期准备阶段通过动态放电的方法,获取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以荷电状态阈值为标定条件得到的标定电流参数与电压阈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构建第一映射表,随后根据环境温度与第一映射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二映射表,为后续根据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进行电池过放判定和电池放电保护提供了数据基础。

4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放电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47、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的放电电流参数和放电电压;

48、电压阈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

49、放电保护模块,用于当所述放电电压小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保护。

50、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51、获取电池的放电电流参数和放电电压;

52、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

53、当所述放电电压小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保护。

54、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55、获取电池的放电电流参数和放电电压;

56、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

57、当所述放电电压小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保护。

58、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59、获取电池的放电电流参数和放电电压;

60、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参数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

61、当所述放电电压小于所述目标电压阈值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保护。

62、上述电池放电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提前通过第一映射关系将电池的放电电流参数与电压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应绑定,使电压阈值可以根据放电电流参数的动态变化而变化。在获取到电池实际运行时的放电电流参数和放电电压之后,先根据放电电流参数确定其对应的目标电压阈值,再将目标电压阈值与电池运行时的放电电压进行比较,当放电电压小于目标电压阈值时,对电池进行放电保护,使电池在不同放电工况下运行时,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根据放电电流参数确定对应的电压阈值,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有效提高了对电池进行过放风险判定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