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遮阳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2083发布日期:2023-09-13 09:3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遮阳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遮阳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天幕玻璃有两种泾渭分明的理念:一种是纯天幕玻璃设计而没有遮阳帘结构,其主要优点是视野好,其主要缺点是隔热差;另一种是天幕玻璃加遮阳帘结构的设计,其主要优点是兼顾视野好与隔热好,其主要缺点是严重侵占头部空间。虽然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目前的车辆还无法提供一种既能够避免侵占头部空间,又能够进行隔热的设计方案。

2、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车辆无法既能够避免侵占头部空间又能够进行隔热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系统包括:天幕玻璃,所述天幕玻璃内形成有中空腔,所述天幕玻璃上设有与所述中空腔相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覆盖有气液分离膜;气液储存室,所述气液储存室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气液储存室用于储存气体和液体,其中,所述液体用于遮阳;双向泵,所述双向泵包括第一液口和第二液口,所述第一液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液口相连通。

3、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天幕玻璃的相对两侧且沿所述天幕玻璃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天幕玻璃的底部,所述遮阳系统还包括槽状的第一密封盖和槽状的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密封盖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密封盖上设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密封盖上设有第二端口,所述第一液口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

4、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口设于所述第一密封盖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端口设于所述第二密封盖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并且/或者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天幕玻璃的底部。

5、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为金属液体,所述遮阳系统还包括电极棒,所述电极棒的阴极和阳极位于所述中空腔的相对两侧且沿所述中空腔的边缘设置,其中,所述阴极的长度方向和所述阳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液体在所述中空腔中的流动方向均一致。

6、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极棒为石墨电极棒。

7、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遮阳系统还包括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用于监测所述天幕玻璃的温度。

8、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向泵上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双向泵中的液体;并且/或者所述双向泵上设有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用于监测所述双向泵中的液体温度。

9、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天幕玻璃的内表面镀膜,所述膜用于提高所述液体的流动性。

10、在上述车辆的遮阳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天幕玻璃的内表面设有离散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使所述中空腔的厚度一致。

11、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

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遮阳系统包括天幕玻璃、气液储存室和双向泵,天幕玻璃内形成有中空腔,天幕玻璃上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覆盖有气液分离膜;气液储存室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气液储存室用于储存气体和液体,其中,液体用于遮阳;双向泵包括第一液口和第二液口,第一液口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第二开口与第一接口相连通,第二接口与第二液口相连通。上述设置方式,当对天幕玻璃遮阳时,双向泵进行正向/反向泵送,此时气液储存室中的用于遮阳的液体通过第二接口和第二液口流入至双向泵中,经双向泵增压后,从第一液口流出,并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至天幕玻璃的中空腔中,在将中空腔填充完毕后,由于第二开口处气液分离膜的存在,液体很难通过气液分离膜,此时泵送停止,中空腔以及与其连通的第一液口处于保压状态,从而能够通过液态金属进行遮阳隔热,在这个过程中,中空腔中的气体被驱赶到气液储存室内的上方;当对天幕玻璃透光时,双向泵进行反向/正向泵送,中空腔中的液体经由第一开口流向第一液口,经双向泵反向增压后,依次由第二液口和第二接口进入至气液储存室中,在这个过程中,气液储存室中上方的气体被驱赶到天幕玻璃的中空腔中。其中,本发明可以随时停止泵送,在停止泵送的情况下,遮阳系统处于保压状态,从而可以实现天幕玻璃的不完全遮阳,例如半遮阳等。此外,本发明将液态金属填充在中空腔内的另外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传统遮阳帘严重侵占头部空间的问题。

13、进一步地,液体为金属液体,遮阳系统还包括电极棒,电极棒的阴极和阳极位于中空腔的相对两侧且沿中空腔的边缘设置,其中,阴极的长度方向和阳极的长度方向与液体在中空腔中的流动方向均一致。此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对液态金属进行加热,以使其升温融化。而且能够使液态金属的流动前锋向理想的直线轮廓靠拢,从而提高遮阳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遮阳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遮阳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辆无法既能够避免侵占头部空间又能够进行隔热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遮阳系统包括天幕玻璃、气液储存室和双向泵,天幕玻璃内形成有中空腔,天幕玻璃上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覆盖有气液分离膜;气液储存室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气液储存室用于储存气体和液体,其中,液体用于遮阳;双向泵包括第一液口和第二液口,第一液口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第二开口与第一接口相连通,第二接口与第二液口相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纳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