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车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3221发布日期:2023-10-12 16:0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玩具车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轮,具体涉及一种玩具车轮结构。


背景技术:

1、车轮结构是轮式移动载具必要的一部分,也广泛用于玩具车中。但现有玩具车上由于车轮的主动旋转存在绞伤、卡住使用玩具车的儿童的头发、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的风险。

2、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一种玩具车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车轮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车轮在旋转时绞伤、卡住儿童的头发、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的风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玩具车轮结构,包括主轮胎、副轮胎以及驱动转轮,所述主轮胎转动安装于副轮胎的周侧壁上并且居中的位置,所述主轮胎的外周壁突出于副轮胎的外周壁,所述主轮胎和所述副轮胎收入车体的轮拱内,所述副轮胎通过转轴固定或转动连接在车体上,所述驱动转轮安装在车体上并且与车体的动力系统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胎位于所述主轮胎的侧边,并且所述主轮胎的外周壁与所述驱动轮胎的外周壁抵持接触。

3、进一步的,所述副轮胎与自由转动安装在车体上的转轴固定相连,或副轮胎与固定安装在车体上转轴自由转动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副轮胎固定安装于车体上。

5、进一步的,所述主轮胎的外周壁形成至少用于接触地面的胎面,主轮胎的胎面上具有用于增加表面粗糙度的胎纹。

6、进一步的,所述胎面还与驱动转轮相接触。

7、进一步的,所述副轮胎的外周壁上对应主轮胎具有环状的间隙,副轮胎位于主轮胎的中心处具有轴块,并且副轮胎于主轮胎的两端面形成外侧挡和内侧挡,外侧挡位于轮拱外侧,主轮胎的中心具有滑孔,主轮胎通过滑孔转动套设于轴块上。

8、进一步的,所述副轮胎的轴心线位置设置有轴孔,轴孔可与转轴插接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副轮胎的外侧挡和内侧挡为分体结构,外侧挡对应内侧挡的一端面设有柱台,柱台的轴心线位置设有插孔,插孔构成轴孔的至少一部分,插孔的外端口具有台阶,内侧挡对应外侧挡的一端面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的轴心线位置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也构成轴孔的至少一部分,插接部可对应插接在插孔的台阶中,使内侧挡与外侧挡连接成一体。

10、进一步的,所述间隙中与主轮胎端面相平行的侧壁上凸设有环状的阻隔挡圈,阻隔挡圈靠近主轮胎的外周壁并且贴近主轮胎的端面。

11、进一步的,所述主轮胎的外端面上设有定位挡圈,定位挡圈与副轮胎上间隙的侧壁相接触。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玩具车轮结构,包括主轮胎、副轮胎以及驱动转轮,主轮胎转动安装于副轮胎的周侧壁上并且居中的位置,主轮胎的外周壁突出于副轮胎的外周壁,主轮胎和副轮胎收入车体的轮拱内,副轮胎通过转轴固定或转动连接在车体上,驱动转轮安装在车体上并且与车体的动力系统传动连接,驱动轮胎位于主轮胎的侧边,并且主轮胎的外周壁与驱动轮胎的外周壁抵持接触,从而驱动轮胎在受到动力系统的驱动力旋转时,可驱动主轮胎沿相反方向旋转,由于主轮胎的外周壁凸出于副轮胎的外周壁,主轮胎接触地面时带动车体移动,并由于副轮胎通过转轴固定或转动连接在车体上,主轮胎转动安装于副轮胎上,主轮胎和副轮胎收入车体的轮拱内,因此副轮胎不受动力系统影响,副轮胎不具有牵引力,并由于副轮胎位于主轮胎的外侧,主轮胎仅占据副轮胎外周壁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牵引力的主轮胎难以被儿童碰触,副轮胎在与儿童碰触将会停止转动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即便主轮胎被意外碰触到,由于驱动转轮与主轮胎之间通过接触摩擦实现牵引力的传递,可抵抗摩擦力使主轮胎停转,进一步地保护儿童避免被绞伤。



技术特征:

1.一种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轮胎、副轮胎以及驱动转轮,所述主轮胎转动安装于副轮胎的周侧壁上并且居中的位置,所述主轮胎的外周壁突出于副轮胎的外周壁,所述主轮胎和所述副轮胎收入车体的轮拱内,所述副轮胎通过转轴固定或转动连接在车体上,所述驱动转轮安装在车体上并且与车体的动力系统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胎位于所述主轮胎的侧边,并且所述主轮胎的外周壁与所述驱动轮胎的外周壁抵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胎与自由转动安装在车体上的转轴固定相连,或副轮胎与固定安装在车体上转轴自由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胎固定安装于车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胎的外周壁形成至少用于接触地面的胎面,主轮胎的胎面上具有用于增加表面粗糙度的胎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还与驱动转轮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胎的外周壁上对应主轮胎具有环状的间隙,副轮胎位于主轮胎的中心处具有轴块,并且副轮胎于主轮胎的两端面形成外侧挡和内侧挡,外侧挡位于轮拱外侧,主轮胎的中心具有滑孔,主轮胎通过滑孔转动套设于轴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胎的轴心线位置设置有轴孔,轴孔可与转轴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胎的外侧挡和内侧挡为分体结构,外侧挡对应内侧挡的一端面设有柱台,柱台的轴心线位置设有插孔,插孔构成轴孔的至少一部分,插孔的外端口具有台阶,内侧挡对应外侧挡的一端面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的轴心线位置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也构成轴孔的至少一部分,插接部可对应插接在插孔的台阶中,使内侧挡与外侧挡连接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中与主轮胎端面相平行的侧壁上凸设有环状的阻隔挡圈,阻隔挡圈靠近主轮胎的外周壁并且贴近主轮胎的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玩具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胎的外端面上设有定位挡圈,定位挡圈与副轮胎上间隙的侧壁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玩具车轮结构,属于车轮技术领域。包括主轮胎、副轮胎以及驱动转轮,主轮胎转动安装于副轮胎的周侧壁上并且居中的位置,主轮胎的外周壁突出于副轮胎的外周壁,主轮胎和副轮胎收入车体的轮拱内,副轮胎通过转轴固定或转动连接在车体上,驱动转轮安装在车体上并且与车体的动力系统传动连接,驱动轮胎位于主轮胎的侧边,并且主轮胎的外周壁与驱动轮胎的外周壁抵持接触。本发明的玩具车轮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车轮在旋转时绞伤、卡住儿童的头发、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曹晨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趣创玩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