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拖拉机前桥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1171发布日期:2023-11-17 05:0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式拖拉机前桥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农业装备,具体是指一种悬浮式拖拉机前桥总成。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大马力拖拉机技术领域还与德国、美国等存在较大的差距。

2、目前传统的四驱结构的拖拉机是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变速后,一部分用于后轮驱动,另一部分通过传动轴用于前轮驱动,该结构的前桥为固定式,且技术也较为成熟,一般是通过差速器、分动箱,然后将动力分别作用于左右两个前轮。

3、随着市场的需求,悬浮式桥架可以调节车轮的离地间隙,以便更好的应对沟壑等复杂的路况,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尤其是拖拉机前桥桥架,虽然国外拖拉机有了相应的技术,经调研发现是采用多连杆的方式实现,其结构复杂,支撑强度相对较差,在没有减震的情况下,面对沟壑等复杂路面时快速通过能力相对较低,多连杆结构的悬浮前桥其传动轴裸露在外部,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与外界发生碰撞,容易导致传统系统受损,保养周期短,寿命低。

4、目前的拖拉机刹车一般是针对后轮刹车,前轮一般不设置刹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前桥变速箱结构特点,无法设置刹车,另一方面因为拖拉机工作环境因素,速度相对较低,没有必要在前轮设置刹车,仅仅后刹车即可。目前拖拉机的后刹车一般设置在变速箱内部,但由于长时间工作,变速箱内部油温油压升高,经常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所以研发设计带有前置刹车功能的驱动总成是非常有必要的。

5、基于我司在先申请的公开号为cn209990877u ,名称为一种新型拖拉机传动箱体的发明专利基础上,在变速箱箱体前部设置可安装悬浮式驱动前桥的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悬浮式拖拉机前桥总成,本技术方案首先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司在先变速箱的匹配,为发动机的安装提供便利,有效避免了发动机与变速箱直接连接导致连接处容易断裂问题,设置悬浮式可调的悬浮半管,形成三角形的稳定连接方式,强度高,稳定性强,内置传动,避免工作过程中传动系统与外界发生碰撞导致传动部件的损坏,优化并简化了结构布局,提升了稳定性的同时还兼具使用寿命长,设置可伸缩的中端动力输出轴可应对角度改变动力的传动,整体结构强度高,制造成本低,便于维护和保养,其较强的支撑刚度确保了拖拉机应对沟壑等复杂路面的快速通过能力,设置外置式刹车盘,然后增加外置的碟刹卡钳进行制动,制动效果好,通过带有限位卡爪的齿圈固定轴与齿圈固定连接,连接强度高,在转向壳体上加工安装刹车卡钳的卡钳安装座,将整个结构优化,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利用行星轮将动力进行输出,保证了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悬浮式拖拉机前桥总成,包括支撑组件、悬浮组件、转向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车架本体,所述悬浮组件为设置在车架本体两侧的悬浮半管,所述车架本体与悬浮半管之间设有驱动悬浮半管上下摆动的升降油缸,所述转向组件为设置在悬浮半管上的转向壳体,所述转向壳体与车架本体之间设有驱动转向壳体可左右摆动的转向油缸,所述悬浮半管和转向壳体内部设有动力输送通道,所述车架本体内设有腔室,所述传动组件为设置在车架本体、悬浮半管、转向壳体内。

3、作为优选,所述悬浮半管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悬浮半管的大端设有与车架本体连接的铰接凸起,所述铰接凸起上设有能够实现悬浮半管上下摆动的升降铰接轴孔,所述悬浮半管顶部设有升降油缸连接座,所述升降油缸连接座上接有升降油缸的一端,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车架本体连接,所述悬浮半管的小端设有用于安装转向壳体的转向铰接轴孔,所述悬浮半管顶通过悬浮销轴与车架本体连接。

4、作为优选,位于悬浮半管内的动力输送通道包括中部用于安装中端动力输出轴的台阶轴孔,台阶轴孔两侧设有扩孔部,所述台阶轴孔上设有安装轴承的轴承嵌入部、油封安装部、储油腔,所述悬浮半管上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台阶轴孔一端的尺寸大于另一端的尺寸,尺寸较大一端的台阶轴孔设有定位圈安装部。

5、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壳体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转向壳体的大端上设有与悬浮半管连接的转向轴接孔,所述转向壳体外部设有用于安装转向油缸的转向铰接座,所述转向铰接座上接有转向油缸的一端,所述转向油缸的另一端与车架本体连接,所述悬浮半管与转向壳体之间通过转向销轴连接,所述转向壳体的小端设有向外延伸设有齿圈固定轴,所述齿圈固定轴末端设有齿圈固定座,所述齿圈固定座为带有高低台阶面的限位卡爪,所述转向壳体的大端外部侧壁设有卡钳安装座,转向铰接座一侧设置转向角度调节座。

6、作为优选,所述车架本体包括两侧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升降油缸的升降油缸座,所述侧壁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前端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孔,两个侧壁板之间底部设有底板,所述两个侧壁板之间通过若干隔板将车架本体分割的腔室,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动力传输轴穿过的轴孔,升降油缸座与车架本体为一体设计,所述升降油缸座为a形结构,所述升降油缸座顶部延伸至侧壁板上部,所述升降油缸座朝向侧壁板内或/和外部延伸形成凸起,所述升降油缸座顶部凸起位置设有用于安装升降油缸的顶部铰接孔,设有升降油缸座位置的侧壁板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悬浮半管的底部铰接孔,所述底部铰接孔包括开设在升降油缸座底部两侧的外部凸起上,所述底部铰接孔内侧或外侧还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设有与底部铰接孔同轴设置的底部辅助铰接孔,所述支撑脚位于升降油缸座内侧,且位于动力输出孔两侧,所述车架本体上设有用与安装转向油缸的内凹槽,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上盖板,侧壁板内侧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的安装块,升降油缸座两侧的凸起部之间位于动力输出孔上方设有盖板,所述隔板将车架本体分割为前驱动力输入腔、前驱动力分配腔、前输出动力传动腔、前输出动力变速腔。

7、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行走动力输入轴,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末端接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前轮驱动的前端动力输出轴,所述差速器和前端动力输出轴位于前驱动力分配腔内,所述差速器上还是设有行走拨叉,所述前端动力输出轴远离差速器的一端通过动力输出孔延伸至车架本体外部,所述前端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万向连轴器接中端动力输出轴的一端,所述中端动力输出轴位于悬浮半管内的动力输送通道内,所述中端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连轴器接有末端动力输出轴的一端,所述末端动力输出轴安装在转向壳体的动力输送通道内,所述末端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行星齿轮组接有轴头,所述轴头通过轴承安装在齿圈固定轴上。

8、作为优选,所述中端动力输出轴为长度可调的两段式结构,所述中端动力输出轴包括前段轴和后段轴,所述前段轴和后段轴之间通过花键套连接,所述前段轴和后段轴可在花键套内轴向移动,所述前段轴和后端轴的连接处设有与花键套连接的花键齿,所述前段轴通过第一万向连轴器与前端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后段轴通过第二万向连轴器与末端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花键套的中心通孔周边设有环形设计的第一花键齿,所述花键套外部套装有轴承,所述花键套上还设有用于轴承定位的限位凸起,所述前段轴和后段轴结构相同,包括插入到花键套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花键套内的第一花键齿配合的第二花键齿,传动轴远离花键套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前段轴上设有用于花键套固定的定位圈。

9、作为优选,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齿圈,所述齿圈内通过行星齿轮架安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中心设置中心驱动齿轮,所述中心驱动齿轮安装在末端动力输出轴上,所述末端动力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转向壳体内,所述齿圈外部设有行星齿轮壳,所述行星齿轮壳与齿圈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行星齿轮上设有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一端与行星齿轮架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行星齿轮壳上的定位孔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壳通过螺钉与轴头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行星齿轮壳开一端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盘,所述轴头固定在连接盘上,所述定位孔设置在行星齿轮壳封闭端的端面上,所述齿圈固定在限位卡爪上,所述齿圈包括环形设置的圈齿和位于齿圈一侧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限制齿圈相对于齿圈固定轴轴向转动的卡爪槽,所述齿圈与齿圈固定轴之间设有锁紧螺钉。

10、作为优选,还包括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设置在轴头内侧端面的刹车盘,所述刹车盘与轴头之间为可拆卸的螺钉固定,所述轴头上设有用于安装刹车盘的台阶部,所述轴头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工艺槽,所述转向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刹车卡钳的卡钳安装座,所述卡钳套装在刹车盘上。

11、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前作业输出的作业动力输入轴,所述作业动力输入轴接作业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所述作业变速箱上设有动力输出端,所述作业动力输入轴上设有控制前作业动力输入轴转动的作业动力拨叉,所述作业变速箱上设有作业换挡拨叉,所述作业动力输入轴为分段式,作业动力输入轴与作业变速箱之间通齿轮或联轴器连接。

12、作为优选,还包括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缓冲减震的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所述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副油箱和第二副油箱为筒体结构,两端设有密封端,中间设有三个油口,内部设有两个活塞板,所述两个活塞板之间设有储油腔,所述活塞板两端与密封端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油口与储油腔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副油箱的三个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主油箱的供油口、左右两个升降油缸上方的腔室连通,第二副油箱的三个油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主油箱的回油口、左右两个升降油缸下方的腔室连通,所述主油箱的供油口还接有供油泵、第一电磁阀,所述主油箱的回油口接有第二电磁阀。

13、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首先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司在先变速箱的匹配,为发动机的安装提供便利,有效避免了发动机与变速箱直接连接导致连接处容易断裂问题;2.设置悬浮式可调的悬浮半管,形成三角形的稳定连接方式,强度高,稳定性强,内置传动,避免工作过程中传动系统与外界发生碰撞导致传动部件的损坏,优化并简化了结构布局,提升了稳定性的同时还兼具使用寿命长;3、设置可伸缩的中端动力输出轴可应对角度改变动力的传动,整体结构强度高,制造成本低,便于维护和保养,其较强的支撑刚度确保了拖拉机应对沟壑等复杂路面的快速通过能力;4、设置外置式刹车盘,然后增加外置的碟刹卡钳进行制动,制动效果好,通过带有限位卡爪的齿圈固定轴与齿圈固定连接,连接强度高,在转向壳体上加工安装刹车卡钳的卡钳安装座,将整个结构优化,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利用行星轮将动力进行输出,保证了动力输出的稳定性;5、将齿轮圈固定轴的端面上设置限位卡爪,齿轮圈上开设安装卡爪的卡爪槽,有效防止了在大扭矩的情况下传统螺钉和销轴产的变形、断裂风险,为了更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通过螺钉将齿轮圈固定轴与齿轮圈固定轴连接,防止齿轮圈固定座从齿轮圈固定轴上的轴向移动;6、该前桥动力传动系统可应用于拖拉机悬浮前桥动力的输出和拖拉机前作用的动力输出,将主变速箱输出的两个动力输入轴分别用于前作业动力输出和拖拉机前轮动力输出,利用多段式动力行走轴的结构设计,满足悬浮和转向过程中的角度变化,从而实现悬浮前桥的多角度调节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